四川大学 | 浑身散发文化魅力的川大老师了解一下

四川大学商学院
2019-01-25 09:11 浏览量: 6824

MBAChina网讯】在四川大学人文气氛最浓厚的学院之一——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有一位名叫王晓路的老师,深受学生欢迎。

有学生说,这位文化研究领域的老师“简直就是‘文化本化’,他由内而外,从言语到思想都散发着文化的魅力。”

王晓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文化批评专业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英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儒雅、幽默、有气场;博学、内敛、平易近人……这些都是学生和同事在提到王晓路时给出的形容词。

因为出色的教学表现,他不久前还获得了四川大学第五届卓越教学奖,这一奖项用以奖励学校里对教学做出了突出贡献的老师。然而,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位被学生推崇的老师,我们还要从他的课堂着装开始。

咖啡与西服

向王晓路约访时,他将见面地点定在了学校附近的一家西餐厅。初见面,一身藏黑色西装、米色围巾的王晓路充满了绅士感:“你好,他们家今天咖啡机坏了,做不了咖啡了,红茶可以吗?”

王晓路在瑞士日内瓦大学讲座

生活中,王晓路喜欢咖啡,这跟他丰富的海外求学、教学经历不无关系:他曾获得加拿大政府学术关系部基金(FDP)担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麦吉尔大学(McGill)、多伦多大学 (U of T)高访学者,获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基金(NEH)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UChicago)、杜克大学 (Duke) 的访问教授以及获欧盟研究基金担任比利时根特大学高访学者等。2007年起,又应邀担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客座教授。

从事文学和文化理论研究的王晓路在饮品上喜欢咖啡,在穿着上则偏好西服——上课几乎都会穿西服,从不马虎。

“穿什么衣服上班,不是一件小事,背后是有文化意涵的。”在王晓路看来,服装有功能上的区分,单位、家庭、户外等场合应该有所区别,而西服作为正装首选,不仅便于搭配,也富于变化。

王晓路说:“服饰是一种文化修养、生活方式和工作态度,体现着老师对职业的重视,也是对学生或听众的基本尊重。”

话剧与期末考试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王晓路对自己教学的要求。

有同学说,上王老师的课,就像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他广博的知识面和丰富的海外经验能够很好地与授课内容相结合,同时,幽默并深入浅出的表达更能让学生很好地接受,所以,课堂内总是欢笑不断。

最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是王晓路和易丹老师所教授的外国文学这门课的期末考试。考试中,没有学生埋头答题,甚至没有考题,没有考卷。学生们在考试时间内,要进行的是一场根据指定阅读书目进行自导自演的话剧表演和问答环节。

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位同学给大川描述了她所经历的这场考试:“有小组选择将奥威尔的小说《1984》改编成话剧。教室的投影屏上,一只硕大的眼睛被展示出来。同学们化身小说中的角色,有的站在台上,有的穿插坐在教室中,脸上表情随着情节变化,口中说着小说中的经典台词。大家尽兴地表演着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而获得的成果,感觉酣畅淋漓。”

外国文学课程期末考试,学生表演《1984》

这种独特的考试形式,是王晓路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的同事们探索、实践了多年的成果,他的创新课堂曾吸引了多所高校同仁旁听,大家听完后不禁感慨:“川大简直太牛了!”、“川大文科确实是好!”

设计一门课程、对课程进行创新,王晓路在教学上非常花功夫。他曾对我们的教育进行反思:“中小学是按照科目学,小学、中学各个年级的不同阶段中,很少评估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点和能力,老师教授的是给定的知识,同学们是被动接受的,也少有质疑。大学则是按照学科来学,老师应该为同学们形成自主学习、挑战性学习的氛围创造条件。”

在如此反思的引导下,他和易丹教授一起设计了新的课程考核方式。“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其分为若干阅读小组,将书面笔试的考试形式改为各个小组将阅读的作品改编成剧作演出的形式,并辅之答辩环节。”通过这种创新,王晓路发现:“如果学生自主进入一个领域,会爆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王晓路在研究生跨学科知行者读书会上的讲座

王晓路非常强调专业基础、相关知识面、想象力和创造力,他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艰深的论著和阅读原文的能力、注意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能力,所以在教学和指导工作中倡导同学们多阅读原著、多进行自我表达、多发挥创意。

王晓路说:“随着时代的进步,老师也面临着挑战,在人工智能日渐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很多职业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创意和想象则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必备,这也是我们要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重点。”

电子邮件与科研

王晓路有一个习惯,让初接触他的学生有些不解——他很少使用微信,与学生的远程沟通几乎全部通过电子邮件进行。

“王老师不常使用微信,但发邮件他回复得更快。”王晓路的硕士研究生王迪告诉大川。

王晓路很少使用微信的原因,竟与他对自己科研的要求有关。

在王晓路看来,微信拥有改进日常生活和交流的好处,但对于学生而言,由于“微信每条消息都很短,很少用整句,也很少用标点,因而对于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利,对于思维习惯也不利。”

此外,王晓路对于许多同学上课不做笔记,只是用手机拍老师课件的现象也持保留看法。他认为,听懂某一专业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再还原成一个知识框架,是十分有利于思维的。随便拍课件不仅没有版权意识,也是对老师工作的不尊重。

王晓路和研究生讨论研究方法

至于为何钟情于电子邮件,王晓路表示,除了邮件在书写上对连贯思维和顺畅表达的要求有利于科研外,“电子邮件更多了一份仪式感,更让人认真对待。”

王晓路的这一作风也影响着他的学生。现为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的徐沛是王晓路2004级的博士。与王晓路一样,徐沛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很少使用社交媒体。“社交媒体占用时间,让阅读变得零散,影响思维方式。”徐沛表达了与王晓路相似的观点。

王晓路的学术上影响,让徐沛一直感怀。徐沛说,自己到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王晓路曾说过的那句话:“对于最新内容的把握是可以讨论的,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把源头搞清楚,至少要试图梳理它的源头,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讨论它如何发展变化,以及将来如何呈现。”

王晓路所给予的这种方向性的指导,直接影响了徐沛的毕业论文和日后的学术研究,他后来获得哈佛大学燕京项目资助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多次到其他院校开展研究。“如果没有这种指导,我的博士论文和主要研究的视觉文化领域可能都不会以现在这种方式展开。”徐沛表示。

王晓路在校园科学课读书会讲座

虽然只爱用电子邮件,但王晓路绝不是个“老派”的人,特别是在教学上。已经从教30余年的王晓路在面对今天的学生时,依旧强调“再出发”——不断变换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不断了解年轻人的生活与学习方式,积极与他的孩子们有效沟通。

“我们的学生现在特别聪明,他们有很多优秀的品质和很好的潜质,老师应该与他们沟通,发掘他们的潜力,学生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品格若没有形成,也就谈不上具有真正意义的创新力。”王晓路说。

王晓路在教育部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峰论坛做主旨发言

不仅醉心于川大课堂,王晓路也不断走上国外的演讲台。为外国友人讲述中国故事,是王晓路工作的一部分。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法国、瑞士、德国、斐济、菲律宾……他的身影出现在许多国家,他用自己的学者身份为海外人士提供一个多重视角来理解当代中国和中国学术。

王晓路说,对他而言,大学老师工作的性质,就是将传承、培育、研究、服务有机地关联在一起,而把这一切都做好的起点,就是无以伦比的敬业。

在中美建交30周年人文论坛发表主旨演讲

编辑:

(本文转载自四川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