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捷:美联储试图通过大幅加息控制通胀,代价有多大?| 媒体聚焦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2022-06-18 17:20 浏览量: 1783

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2时,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至1.50%-1.75%,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1994年11月以来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是通过全身减肥消除局部肿块。本轮通胀主要是由于石油和粮食供应短缺导致,压制通胀的最有效办法当是增大二者的供应量。但目前美国政府在缓解供应紧张方面尚无明确进展。

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2时,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至1.50%-1.75%,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1994年11月以来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

美联储大幅加息能否控制住通胀?通过加息“驯服”通胀,美国经济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晋斌对澎湃新闻表示,3月份以来,美国通胀连续3个月超过8%;美联储在这种高通胀的压力下,放弃了原来所谓比较缓和的、渐进主义的加息方式,反映出美联储现在控通胀的紧迫性。

“美联储是通过全身减肥消除局部肿块。”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对澎湃新闻表示,本轮通胀主要是由于石油和粮食供应短缺导致,压制通胀的最有效办法当是增大二者的供应量。但目前美国政府在缓解供应紧张方面尚无明确进展。

胡捷表示,美联储通过加息抑制供给短缺型通胀,属于“大炮打蚊子”,效率低。他认为,需求过剩导致的通胀对于加息较为敏感,而供给不足导致的通胀对于加息则不太敏感。不过,持续加息的效应,会从对总需求的抑制逐步外溢,最终对于能源和食品需求产生抑制。

下调经济增速,

或把抗通胀摆在了更重要位置

此次会议还发布了美联储官员对通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等关键经济指标的预期值。

相较于3月,美联储进一步下调今年美国经济增速至1.7%(3月预测值2.8%),2023年为1.7%(3月预测值2.2%)。

同时,美联储进一步大幅上调PCE(个人消费支出)通胀至5.2%(3月预测值4.3%,去年12月预测值2.6%),2023年将回落至2.6%(3月预测值为2.7%)。核心PCE通胀今年上调至4.3%(3月预测值为4.1%),2023年将为2.7%(3月预测值为2.6%)。

王晋斌表示,美联储大幅度下调了经济增长预期,实际上就是把抗通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货币政策的连续紧缩,对经济的总需求一定会造成冲击,整个经济的增速放缓是正常的。同时,俄乌地缘政治冲突,疫情反复,以及供应链断裂的问题,也会导致整经济增速的放缓。”

多位经济学家和机构保持美国已处顶部区域的判断。

王晋斌表示,3月以来美国通胀均位于8%以上,且相差很小,表明通胀属于高位运行,预计不会再有大幅上升。

“通胀如果还没有见顶,也应该快了。”胡捷也表示,通胀继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瑞士百达资产管理多元资产高级策略师赛雅伦(Arun Sai)对澎湃新闻表示,现在做出最终的加息预期可能为时过早,但若要确定“鹰派峰值”,需要看到通胀见顶的明确证据,预计将在2022年下半年出现。

展望未来,胡捷进一步表示,如果能源和粮食的供给得不到改善,通胀下降将是一个相对缓慢和代价较大的过程:降至2%左右的理想局面大概要到明年中,但今年底应该从现在的8.6%明显下降。同时,经济增长会下来,因为目前看到消费意愿已经明显下降;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也会有所上升。

“如此,最终局部肿块消了,全身减肥也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也就是说,加息对于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的副作用不可忽略,虽然今年美国大概率会维持2%左右的GDP增长率,但明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会明显放缓。“胡捷说道。

中航证券也表示,虽然通胀比预期的顽固,但不改目前已处顶部区域的判断,在利率快速抬升和美国经济已现转弱迹象的情况下,通胀进一步抬升的空间和概率较小,风险在于地缘冲突或疫情等是否会造成进一步的供给冲击。美联储加息主要通过抑制国内需求来缓解通胀,而针对供给冲击造成的通胀压力,加息作用十分有限,这就导致美联储加息对通胀的影响能力下降。

中航证券进一步指出,目前通胀问题更多在于,如果高通胀水平受供给问题的影响维持更长时间,美联储即便知道效果有限,也不得不将利率提高到更高的水平,通过“超额”压制需求来对冲掉供给端的通胀压力,那么对应的情景就是“滞胀”。

“驯服”通胀,需要怎样的紧缩政策?

美联储在决议声明中表示,坚定致力于将通胀率恢复至2%这一目标。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决心将通胀锚定在2%。

胡捷表示:

通胀率1-2%是美联储的理想目标。从目前的8.6%降到2.0%,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判断,美联储的大约把基准利率的最终目标设为3-3.5%。从当前的1.5-1.75%逐步调整到3.0-3.5%区间,大概还需要4-6次加息,也就是说大约在明年第一季度结束加息过程。

再给与两个季度的效果滞后期,理想情况下,明年年中会达成通胀率2%这个目标。如果辅以缩表行动,通胀的降低速度还会更快一些。

“就目前的通胀而言,尽快想办法改善能源的供应,降低其价格,是最大化加息效果的关键。否则单靠货币政策,见效慢,副作用大。改善能源供应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外交手段说服产油国加大产量。”胡捷说道。

王晋斌表示,鲍威尔“坚守”的措辞,实际上是要“锚定”长期通胀预期。目前,十年期国债隐含的通胀率从4月份的3.1%-3.25%,下降到现在的2.7%左右,表明长期通胀预期还没有“脱锚”。

美联储会给市场“意外”吗

值得注意的是,与加息前大幅下跌不同,加息落地后,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1.00%,纳指涨2.50%,标普500指数涨1.46%。

中航证券表示,本次加息75BP符合市场预期,但这是由于6月10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5月CPI同比环比超预期后,市场急速上调了加息预期。市场在会前主要担忧美联储是否会较市场预期更加激进,但结果是美联储依然是走在市场预期之后,没有释放超预期收紧的信号对市场来说就是阶段性利好,因此美联储宣布加息75BP之后,出现美股反弹,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回落。

胡捷表示,多数市场参与者在加息前预期提息75个基点,与美联储实际落地的政策一致,反应了市场与联储在一定程度上对前景形成了共识。这是美联储实施金融政策时力求的一种状态,即避免给市场“意外”。对美联储而言,达成这种“共识”需要一定的沟通技巧,既不能事前泄密,也不能让市场预期与联储考量完全脱节,各种微妙有赖美联储的经验积累。

“昨天突然加大单次提息的幅度,不意味着美联储对于总体形势的判断和行动计划有大的调整,更多是为了向市场释放压制通胀的决心,安抚市场对于通胀的恐惧。即,美联储逐步将基础利率提升到3.0-3.5%,目前看仍是既定目标,没有大的变化。”胡捷说到。

王晋斌表示,这次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紧缩,跟以往的“前瞻性”指引有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是通胀的环境和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异。这次美国通胀首先是财政政策刺激的通胀,随着财政刺激的退出,美联储认为通胀会自行消退;然而随着失业率的不断下降,工资水平不断的上升,再叠加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供应链瓶颈、疫情反复等问题,最终推动了物价维持高位。美联储希望提供前瞻性指引,但要在切实的通胀数据出来后再采取措施。

中航证券则表示,对于后续加息路径,本次美联储声明中提出FOMC委员会强烈承诺,将让通胀率回落至2%这一目标。这意味着加息继续紧盯通胀,事实上,本次加息75BP也不是美联储早有打算,而是在5月通胀超预期,市场预期大幅走高情况下的顺势而为。

“从今年通胀表现和美联储的应对来看,美联储并未表现出比市场更强的针对通胀的预判能力,其政策走向也基本是跟随通胀形势,并未体现出明显的‘前瞻性’。因此,对于后续加息路径,市场盯紧的是通胀,美联储现阶段已经难以引领市场预期,而更多是跟随,这导致其点阵图等指引信息的参考价值下降。” 中航证券表示。

来源 |澎湃新闻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