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暨财政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2022-10-15 21:38 浏览量: 4095

10月3日下午,第十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暨财政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召开。本次活动是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5周年系列活动——“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学术论坛的分论坛之一,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出席活动,副校长杜鹏宣读获奖名单及颁奖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负责同志、学术委员,第十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评委会委员部分代表,以及财政金融相关领域的教授参加活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主持活动。

张东刚在致辞中表示,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并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论断,在党的二十大召开前夕,学校围绕“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举办学术论坛和专题研讨会,并结合具体学科建设召开学术分论坛,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庆祝建校85周年的重要举措,对于我们加快研究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张东刚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优势。财政金融学院始终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一流学科引领作用,为中国财政金融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十几年来,“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激励了一大批视野宽阔、锐意进取、潜心学术的青年学者,为博士生教育综合改革、经济学理论研究深化、财政金融事业发展均做出了重要贡献。

张东刚对财政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工作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党的创新理论引领贯穿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全过程。二是扎根中国大地,聚焦新时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站在时代的前沿”,立足中国实践,回答时代问题。三是加强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学术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努力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

杜鹏宣读获奖名单及颁奖辞,张东刚为获奖学生及导师颁奖。北京大学齐谦的博士论文《异质性投资的TOBIN’S Q理论》、中国人民大学秦聪的博士论文《多元治理、财政政策与乡村振兴》获第十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两位获奖者的导师金李教授、贾俊雪教授获第十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导师荣誉奖。

两名获奖学生及导师先后发表感言。齐谦表示,想要做出建设性学术贡献,就不能怕“坐冷板凳”,要秉承“敢于做大问题、难问题、有影响力的问题”的研究精神,勇于超越前人,做出理论创新。“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激励着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年轻人抓住时代机遇,潜心于理论创新,为增强中国学术影响力做出贡献。

秦聪表示,“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做到了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激励更多的杰出青年学者为新时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青年学者在见证传承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承的使命。未来,他将始终牢记财政金融学院的殷切教诲,继续在财税领域深耕,将母校的所传所授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金李表示,当前Web3.0、元宇宙等新兴概念蓬勃发展,在人工智能与金融学交叉开创性领域深入进行经济金融学研究是十分有益的,当今的中国需要计算机技术与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于中国的金融学家和经济学家而言是挑战,也是开展理论创新的大好时机。

贾俊雪表示,学术和育人的薪火相传以及一代又一代人大人的努力铺就了中国人民大学85年的辉煌历程,铸就了如今独树一帜、勇走新路的中国人民大学。自己将继续秉承老一辈人大人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心口相传的精神,不懈追求“经师”和“人师”的统一,为财政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贡献力量。

颁奖仪式后,财政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召开。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讨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成思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朱孟楠,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吴晓球先后作主题发言。

李扬认为建构自主知识体系,首先要提出自主知识体系的概念,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取出能凸显本质的关键点;其次要“讲好中国故事,讲真故事”,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最后要进行专业化研究,符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标准。

黄益平从中国金融体系的特征、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匹配和现阶段中国大科技信贷方面,阐释了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可能路径。他表示,国内有很多国际前沿的金融创新,基于中国实践,把这些很重要的问题形成一个比较科学细致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个自主知识理论体系,而且很可能形成世界范围内一般性的知识体系。

朱孟楠提出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要坚持“四个相融合”的原则,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相融合,二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相融合,三是促进中国改革开放具体实践同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相融合,四是鼓励中西方学术交流与促进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相结合。

吴晓球表示,建设中国自主金融理论体系是伟大的目标,也是艰难的过程。中国金融进行市场化改革,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是建设中国自主金融理论体系的前提。首先,要以严谨的态度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研究;其次要尊重常识,不要做出过多完全否定现有认知、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创新;最后要明确并顺应中国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整体把握金融学科发展中的中国元素。

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研讨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贾俊雪主持。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郭庆旺先后作主题发言。

鲁昕谈到,在建构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方面,财政金融学院有着卓越的历史贡献和崇高的历史使命。对于建设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她认为首先要厘清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方向;二是要找准方位,揭示规律,确立主线;三是要拿出真本事,取出真成果,让世界读懂中国的财政理论。

高培勇表示,财政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成果要落脚到《中国财政学》教材上。他认为,写好《中国财政学》要明确中国财政学是一门科学,是关于中国公共部门的政治经济学,要立足中国现实、把握中国规律、解决中国问题。特别要厘清三个关系的变化,一是财政和国家治理的关系,二是财税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系,三是市场经济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刘尚希表示,要从底层入手建构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态,而构建底层架构有三个不能规避的基本问题。一是清晰的世界观,要面对不确定的世界去构建确定性;二是合理的发展观,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标才能实现公平和效率的融合。三是正确的国家观,财政是多元治理的平台。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讲,财政学科和金融学科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郭庆旺提出,做好财政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真正理解西方的理论,明确同一理论在中西方不同制度背景下的应用差异;二是真正了解中国的实际,准确把握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期的财政实践;三是真正树立起“四个自信”,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把中国的故事讲得更加精彩。他结合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支数据,深入阐释了中国制度背景下的财政分权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瞿强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建构财政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判断标准,需要采取点滴、渐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各界要加强实践积累,加强研究,稳步推动,最终的成果要包容开放,要能经过时间的检验。最后,他对获奖的青年学者及其指导教师表示了祝贺,对线上和线下参会的嘉宾与学者表达了感谢。

“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由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A•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教授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黄达教授共同冠名,2002年12月创设,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项原为“黄达-蒙代尔优秀博士论文奖”,后更名为“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设立“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旨在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经济学科研究,搭建经济学特别是财政金融学科领域博士培养的国际交流平台,倡导兼容并蓄、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激励更多的杰出青年学者为新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来源:人大新闻网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