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70校庆】年焜:我在青海民大从教的二十五年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9-03-16 22:33 浏览量: 3640

【MBAChina网讯】我在青海民大从教的二十五年

年焜

我于1975年从甘肃师范大学数学系调到青海民族学院数学系任教,解决了我十五年夫妻分居的难题,也给自己提供了服务家乡民族教育事业的大好机会,到2000年退休。在这二十五年的时间内,参与和见证了青海民族大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积蓄力量、蓬勃发展的一段历程。在这积沙成塔、充实内涵、瓜熟蒂落,由专业学院发展为综合性民族大学的漫长过程中,值得回味的事情很多,现就亲身经历的史实略述一二。由于年代久远,记忆难免有谬误不周之处,还望读者见谅。

一是民院有着尊重知识、爱惜人才、放手用人的良好传统。这样的事例在我们数学系就有许多。例如我本人的调进就能说明问题。1973年“文革”进入后期,青海的高等教育事业开始复苏和兴起,青海工农学院(青海大学的前身)开始筹建,在全国招聘教师;青海师院、青海民院也在充实师资和设备,在内地工作的一些青海籍学子调回了西宁工作。在此形势下,我经过一年多的申请,原单位同意了我的调动要求,档案寄到了青海的高校联系安排工作,由于错误思潮的影响,有的单位却以我“成份不好、社会关系复杂”拒之门外。事隔两年,遇到一位开明的中层领导干部,知悉我的情况后他感到不可理解,认为“在兰州的大学里能当老师,在青海的高校当个教员有什么不可以!”于是把我推荐到青海民院,学院接受了我,安排到数学系任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巨变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幸福和新的历史机遇,科技和教育事业得到了重视和发展。由于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帮助,我的微薄才能得到了较好的施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日益成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得到了学校的肯定,职称由助教逐步晋升到教授,担任了系里的领导职务,省上授予我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4年国务院批准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这些成就的取得可以说与民院领导的正确执行政策和宽松的学术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对青年教师的调入和助教的选留,院领导一般也较尊重系里的意见,爱惜人才并尽力培养,解决系里在人才使用上的困难。如吴有祯老师当初是我系第一个调进的会计专业教师,有着较好的会计实践能力和基础理论知识。但来院后住房等问题得不到解决,思想动摇,想调到别的单位去,系里全力挽留并向马诚院长反映了情况,问题很快得到解决。由于他教学认真,进步很快,成为财务会计方面的教学骨干。现在是会计学的教授,校财务处处长。这样的事情还很多,许多青年教师的成长中不少都遇到过这种情形,不尽详述。

数学77级2班毕业合影

二是民院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有远见,肯下功夫持续不断地培训,严格要求,扎实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1977年恢复高考,民院数学系招收了两个本科数学班,专业课教师后继乏人。学院从长计议,从大三开始选派10名优秀学生送到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院代培,毕业后留校任教。按数学系当时不成文的规定,助教到位后要辅导听课数学系三大基础课(解析几何、高等代数、数学分析)之一,至少1至2个教学周期,才能独立或部分独立担任主讲任务,然后派出进修明确专业方向。严格的要求,扎实的训练,后续的进修,使这批助教顺利快速地成长。时至今日,其中许多人成为今日民大数学学院的骨干和精英。以后每年都是按这一模式培养和补充新的教师,使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壮大,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形成了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教师梯队。

历史造成了青海民院多文少理、文强理弱的局面,理科专业又局限于师范教育,缺少应用性的科技专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从80年代中期开始,民院数学系进行专业调整,增加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此,系里在教师培养上采取了一些前瞻性的措施:通过开门办学,试办应用性的专科专业,积累经验;培养师资的工作先行启动,奠定办学基础。为此一方面广揽人才,调进一些计算机专业、财务会计专业的教师,另一方面又选派数学专业出身的青年教师,短期去外校进修计算机科学、电算会计专业、经济数学、统计学等应用课程,从而为扩大办学规模、培养应用性专业人才做了充分的准备,实现了办学规模的初步扩展。到90年代初期,民院数学系已由单一的师范教育专业扩大为三个专业:数学本科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专科)、电算会计专业(自学考试专科),并扩大和增设了计算机中心、会计模拟实验室。这些工作为以后成立院计算机中心、财务会计、计算机信息等专业系科,做了一些有益的铺垫。

数学87届毕业合影

三是开展科学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了以图论和组合数学为主,老中青组合的科研梯队。改革开放初期,青海高校数学人才不多,力量单薄,对外交流信息不灵,经费不足,难以独立开展活动。为此,系领导很重视青海省数学学会的工作,依靠青海省科技协会的领导,数学学会的组织协调,加强系际联系,集聚兄弟院校同行的力量开展普及活动及科学研究,我省和我系图论和组合数学科研梯队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成长壮大的。我接触图论,源于1975年在甘肃师大找到的一本《图的理论及其应用》(李修睦译),这是当时全国唯一的一本图论专著,从实际应用引入,系统讲述图的基本问题,引人入胜。改革开放后,科学的春天来临,给开展科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1980年,我和吴全盈老师参加了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举办的美国专家图论讲习班,了解了当时国内外的信息及基本知识。1981年,我和青海师大孔庆新老师参加在兰州大学举办的“图论讲习班”,精读了专著《图论及其应用》,该书不仅系统地讲解基本理论,还罗列了当前图论研究中50个问题的研究现状,提供了前沿信息及研究方向。学习使我在图论的“拉姆齐问题”研究上有新收获,走出了第一步,其成果于1983年发表在《新疆大学学报》上。1981年在师大和民院举办了“图论读书班”,吸收了一批中青年教师参与学习和研究。1982年8月,第二届西北、华北、东北图论组合学术会议在西宁召开,近百名学者云集西宁交流讲学。1984年,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专家田丰、马仲蕃又来青海讲学。在这些活动的教育和促进下,在我院和青海高校数学界兴起了研究图论的热潮,很快推出了一些好的成果,发表在国内的核心期刊上,有的被世界三大数学文摘(美国的“数学评论”、俄罗斯的“文摘杂志数学类”、德国的“数学文摘”)摘评,有的成果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奖。1997年,我和左光纪、孙荣国(教育厅教研室研究员)及伊保林的科研成果《图的结构和有限群》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出成果的同时也培养了年轻的一批研究者。90年代初,左光纪教授在我院连续多年举办“读书讨论班”,对促进学习研究,培养人才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后起之秀冶成福、马海成、扈生彪等脱颖而出,使该梯队不断壮大充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数学研究生所长杨乐研究员来校学术讲座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其他数学分支的研究在我院也打开了新的局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例如代数群论、拓扑学、数学分析、经济数学、数学教育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学术交流活动逐渐增多。如1987年6月,新加坡大学李秉彝教授来我院讲学,介绍国际数学联盟教育委员会关于数学教学改革的情况,对我系进行的非绝对积分研究进行了专题指导。1992年6月底,中科院数学研究院院长杨乐院士,北大教授应隆安、邓永录来西宁讲学,给我系和师专数学科师生做了学术报告,并就比勃巴哈猜想、差分方程的稳定性、计算方法等专题做了讲解,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了好的学风。还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6月26日,在省科协、院领导及数学学会的支持下,“青海省系统工程及运筹学应用研讨会”在我院召开,省科委、区划所、农科院、统计局、水电勘测设计院及省内高校的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交流探讨系统工程及数学各分支在我省经济战线应用的可行性及现状,为推广数学的应用和培养应用性人才提供了经验,也为我系的专业调整提供了依据。

2008年,数学院举行建院50年庆典

进入新世纪后,民族学院进入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期,我为母校的发展感到高兴和自豪。祝愿青海民族大学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尊重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学,办出特色,锐意创新,培养更好更多的建设人才。

年焜,青海西宁市人,1936年9月13日生,195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学院数学系,后在甘肃教育学院、甘肃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1975年调入原青海民族学院数学系,2000年退休。长期从事高等数学专业教学工作,曾任数学系副主任、主任及党总支书记。科研方向是图论、运筹学及高等教育研究,主持参与省级科研项目《平方图的哈密顿性》、《图的强调标号》、《图的结构和有限群》、《矩阵的组合性质和图》、《青海教育卫生事业编制管理改革的设想和对策》等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获青海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图的结构和有限群》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任青海省数学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运筹学学会理事、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青海省科协委员等职。1993年省政府授予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994年批准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编辑:

(本文转载自青海民族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