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张世俊:追梦散记

青海民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8-12-08 10:20 浏览量: 5273

MBAChina网讯】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有自己的梦,“追梦——圆梦”周而复始,贯穿着整个人生,我亦如此。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怀揣一纸调令来到民族学院。刚进校门,只见迎面有一座孤零零的教学楼,左边是一片杂草丛生的麦地,右边有几排青灰色学生宿舍楼,从外面还能清晰地看见一些斑斑点点的弹痕,那还是“文革”武斗的见证。

3号楼弹孔

当时全校只有政治、汉文、少语、数学四个系,我被分配到汉文系任写作课教师。那时选送来的工农兵学员虽然基础较差,但学习态度非常踏实,勤奋努力。我既上课又担任班主任,与学员年龄相仿,朝夕相处,十分密切。两年后恢复高考,这些经过上山下乡锻炼的“老三届”走进大学校园,生气勃勃,个个铆足了劲,决心“把十年动乱的损失夺回来”。他们争分夺秒,上课认真听课,做笔记;课下及时复习,做作业。遇有课堂讨论更是争先恐后,踊跃发言,相互补充,气氛热烈。我完全被这种浓厚的学习风气深深地感染着,于是更加努力地备课、讲课,并且暗自庆幸选对了教师这份工作,因为我已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当时,我唯一的梦想就是:备好课、教好课,一定要做个受学生喜欢的教师。为此,我经常废寝忘食,任劳任怨,认真备课、试讲,反复修改教案,虚心听取学生意见。终于在80年代末期,全校举办了优质课大赛,我积极报名参赛,并且如愿以偿地荣获了文科组“一等奖”,圆了最初的梦。

获奖后,我又有了新的梦想:渴望能有机会到内地的名牌大学去进修充电。梦寐以求的机会终于盼来了,领导同意我先后去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脱产两年进修文艺和秘书学。在这两年中,我边听课,边读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遨游书海,还抽空经常去复旦大学听名家讲座,不断地获取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新信息。与此同时,我也结识了一些专家、教授和学者朋友。这对我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拓展思路,以及对以后更好地展开教学与科研都大有帮助。因此,回校以后,更信心十足。中国是个散文大国,我除了继续教好原有的基础写作、新闻写作、秘书写作等基础课外,又把散文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列出散文的艺术特征、散文的审美属性、散文的艺术鉴赏、散文的艺术创作、散文的振兴与发展等十几个专题作为高年级选修的提高课。讲完之后,再把这些专题讲稿加以充实修改,便成为科研成果,随后在校内外、省内外的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了,有些还被中央报刊转载并收入专集。这使我尝到了“以教学带科研”的甜头,同时也大大增添了我的底气。于是,我又开始萌生了一个新的更为大胆的梦,那就是做为一个摇笔杆的知识分子,最好能有几本亲手写成的书。

有了这个新梦,还必须付诸行动。于是在以后的几年里,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我又和校内外的同事、朋友,精心策划、凝聚共识、分工合作、殚精竭虑,共同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一套《写作学》,随后又编写出《普通写作学》、《中国实用写作全书》(上、下册)、《写作艺术论集》、《写作纵横谈》以及小说散文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部教材和文集。当我抚摸着这一本本凝聚着自己的心血的书时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心中充满着难以名状的欣喜,这时总算圆了我的“出书梦”。

当然,比这更为欣喜的是我曾经教过的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他们一个个都很有出息,有些在省市州县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有些成为编辑、教授、记者、学者,有些成为著名的作家、诗人、律师、法官,还有的成为公司老板……我想他们的成功,必定都有更为生动曲折的追梦历程。

最让人难忘的是,2012年暑假,迎来了原中文系78级(82年毕业)(二)班学生毕业30周年的大聚会。作为该班的授课教师胡安良先生、李景隆和我,均被邀请。那一天,这些当年的毕业生,每人都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坐飞机、乘火车,或开着自己的宝马、奔驰为了参加这次聚会,辗转数千里,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专程赶到母校的教学楼前。当天上午9点,这些久别重逢的老同学们,无论男男女女、职务高低,大家一见面,个个喜出望外,紧紧地握手,热烈地拥抱,还有的互相呼叫着外号,还要捶打着双肩……那亲热的话语,热烈的场景已是多年所未见。然而,更让我感动的是会务组的第一项安排:要求全班同学都走进30年前上课的教室,仍然坐在原来桌椅的位置上。待清脆的铃声响过之后,老班长尹龙拿着当年的点名册,像过去一样郑重其事地进行点名。当班长点到每位同学的名字时,首先要站起来答“到”,然后还要向母校的老师和同学们汇报自己现在从事的工作和职务。

30年后的相聚,仿佛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因此,点名开始后,师生的目光追随着班长的声音在整个教室内不停地转动,忽左忽右,一会儿向前,一会儿向右,共同追寻着、辨认着那一个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待大家如梦初醒之时,再报以热烈的掌声和笑声。这个节目实在太有创意了,它把30年的时空在此“对接”。每个人的脑海中,顿时会浮现出那一幕幕的往昔镜头,就好像在“过电影”。我和大家坐在一起,边听、边看、边想、边忆,巨大的反差使人一会儿恍惚,一会儿莫名,一会儿惊喜,一会儿激动……此情此景如梦如幻,怎不令人感慨万千,心潮起伏。

30年啊,人生几个30年。30年岁月如歌,30年同窗之情,30年讲台之恋。多么难得的聚会,多么难忘的相见!

在这30年里,国家经历了改革开放,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大的发展变化更有目共睹。想想看,原来只有4个系,而今已发展到具有15个学院5个系部的综合性民族大学;30年前春华正茂的青年学子,而今正年富力强,梦想成真,事业有成,但是他们并不满足,仍在继续追梦,创造辉煌。喜看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民族的未来,复兴的希望。30年我已两鬓染霜,但却非常幸福,心中甘甜,因为我们都为共同实现“中国梦”呕心沥血,做着贡献!

忽然,窗外传来的校园广播电台动人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你听,这鼓舞人心的歌声恰好唱出了人们的心声:

多少追梦的身影,

奔跑着拥抱希望。

一路同行的人们,

心中暖洋洋。

阳光路上,旗帜飞扬。

科学发展为和谐的中国,

指引方向!

编辑:

(本文转载自青海民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