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三下乡,奋斗正当时丨泊里之行——与红席的第一次碰撞

青岛大学商学院
2021-08-14 10:31 浏览量: 2073

“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的说法盛行于泊里。泊里的家家户户都在炕上铺红席。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红席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重拾这一技艺,使红席获得新的传承和新生。

图 编制红席的材料高粱秸

2021年7月21日,我们从崂山区出发,辗转三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红席的发源地——泊里。

我们探访了红席的传承人肖长全爷爷。肖长全爷爷今年已经71岁,年逾古稀,他从六岁开始学习编织红席,和红席朝夕相处了将近60年。

这次前去,我们看到了红席原料的准备过程,破蔑、刮篾。想要编细点就破细点,想要编粗点就破粗点,破蔑一般会将高粱秆破成4~5片。最难的步骤就是刮篾,想要将篾里的瓤刮出,就要手脚配合默契,用好刮刀,一遍一遍的将瓤刮出。这一步难在瓤在高粱秸里面分布的并不均匀,节点上的瓤会比其他地方的厚,所以要将整个篾刮的干净,需要在节点处刮的次数多于其他地方,需要处理的人精准把握,这也是红席为什么不能机械化生产的原因。机器无法处理厚薄不一的瓤使整个篾完全被刮出,极易使篾被刮断。

编席60年的肖长全爷爷也觉得刮篾是最难的步骤,需要几年的学习才能精确掌握。随队探访的队员也尝试了刮篾,尝试完后表示刮篾真的是一个精细活,而且要长期保持刮刀拿平,脚固定刮刀的刮篾姿势会导致腰十分酸痛。我们的队员也亲身实践,切实体会了刮篾过程的不易,“保持这种姿势才十几分钟,我的腰就已经酸到不行,更何况爷爷一坐就是一整天,给爷爷点赞!

无论是潮湿的编织环境,还是繁琐的工艺,抑或是对身体的损伤,但是红席这一门技艺总要有人传承,于是就有越来越多的匠人站出来,编织红席,传承红席。他们得知我们来到泊里想要了解红席、宣传红席时,眼睛里是有光的,肖长全爷爷这次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授红席,他是真的很想让红席传承下去。

最后我们与爷爷拍了合照结束了这次红席之旅,期待下一次的泊里之行,红席能再次焕发青春。

编辑丨王新元

图文丨传承一席泊里红公益实践团

审核丨赖晓芸 陈成 郭倩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会计学系

扫码关注我们

青大商院会计学系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