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观点《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报告》:三季度小微经营者融资需求强势上行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22-11-18 17:38 浏览量: 3228

近期,《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2022年三季度报告暨2022年四季度中国小微经营者信心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小微经营者的营业额保持增长,经营信心总指数有所下滑,融资需求强势,融资需求比例整体大幅扩张,融资需求额度的平均规模也有所扩大。该研究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网商银行开展并发布。

本次报告是研究团队第九次报告。课题组自2020年9月起连续九个季度向我国小微经营者投放调研问卷,通过对使用支付宝收款服务的活跃小微经营者随机发放问卷,回收有效答卷7400份,2022年三季度样本中小微经营者平均创造就业岗位约5.8个。通过调研小微经营者的经营、融资需求以及对未来的预期等情况,研究团队有如下发现:

小微营业额保持增长,各类扶持举措覆盖小幅上升

调研显示,三季度小微经营者营业额较上季度小幅增长0.6%,以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作为比较基准,小微经营自述的恢复比例较上一季度有所提高。小微经营者现金可维持时间依然吃紧,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超过6个月的比例从上季度21.3%增至22.6%,但近半数维持时间在一个月之内。

与此同时,各类扶持举措对小微经营者的覆盖小幅上升,享受到至少一项扶持政策的小微经营者已超过近四成,各类扶持举措中,成本减免、稳岗稳就业两方面政策的覆盖面提升较为显著。在小微经营者群体内部,公司制小微较个体户小微被政策惠及的比例更高。

疫情扰动冲击明显,小微经营者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应对

报告显示,成本压力和市场需求不足持续困扰小微经营,疫情也对小微经营者也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消费服务业和规模较小的小微经营者受疫情影响更为明显。从营业时长、营收状况、恢复程度及利润率等维度来对比,受疫情影响较轻、防疫政策更为灵活的地区表现更佳。

面对疫情扰动,不同规模的小微经营者由自身情况出发,采取多种不同方式积极应对。小微经营者在定价营销、经营生产、个人就业及雇员调整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其中规模较小者多选择短期停产、转产、减产,规模较大者通过聘用更多灵活就业者和增加工资等维持经营。

小微经营者融资需求强势上行,“自证”成为金融普惠新趋势

调研显示,小微经营者融资需求比例整体大幅扩张,从二季度的59.1%增长至68.5%,同时融资额度提升,51%的小微经营者期待更高贷款额度。小微经营者预期,四季度平均融资需求金额为22.8万元,相比上一季度的预期上升1.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预期也上升2.1万元,处在有调研记录以来的高位。线上线下贷款利率均有所下降。

本期报告特别增设了电商金融相关研究,近7成电商在两个及以上的电商平台开店。75%以上的电商商家信贷需求增加,并呈现出“周期短”、“借款频繁”、“额度偏小”等特征。因为普遍无担保、少抵押、缺风控数据,中小电商商家要获得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难度较高。在金融体系中,以网商银行为代表的互联网银行在服务电商群体中,扮演起了重要的“补充者”角色。

此次调研还新增了小微经营者向金融机构提供自证经营以便了解自身经营状况的评估,调研发现,由“他证”转向“自证”是大势所趋,58.2%的小微经营者希望互联网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提供让其自主提交电子材料/自证经营状况的机会,从而使得经营者对经营状况有更好把握。

小微经营者经营信心指数下滑,公司制企业稍显乐观

报告显示,三季度小微经营者的经营信心总指数有所下滑,对经营成本的预期有小幅缓和,对于市场需求、营业收入和雇员规模的预期值出现回落。小微经营者内部对未来的预期存在差异,在受疫情影响较轻的地区,经营者预期较高。对比个体户小微经营者,公司制企业对下一季度的预期稍显乐观。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小微经营者经营状况,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举办了“小微经营者,霜冷萼艳暨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报告发布”闭门沙龙,针对小微经营者当前面临的挑战、信心下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研讨。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波,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李振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马源,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张志学,网商银行行长助理彭博、深圳市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出席并发言(以上嘉宾排序按照发言顺序排列)。发布会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研究部副研究员孔涛主持。

嘉宾们为小微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在本次发布会上,针对中国经济与小微企业的发展,与会嘉宾们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刘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刘俏首先强调了小微经营者的重要性和对小微经营者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市场主体对有效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数量庞大的小微经营者,其信心本身是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小微企业对中国就业问题的解决有重要作用,是中国经济中最需要关注、政策倾斜力度最大的群体之一。关于小微经营者调查的报告已经坚持做了九个季度,大量扎根底层的发现对政策制定和调整有重要作用。

刘俏结合过去的研究和发现提出,现阶段小微经营者最大的痛点是信心问题,信心不足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因此刘俏建议,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指引,对宏观政策的目标体系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调整。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挑战是如何使小微经营者保持信心,应当将保持这1.6亿个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作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最重要的施力点,在未来的政策制定中更加积极,例如可以将中央政府发行债券得到的资金向市场主体倾斜。从具体政策角度,刘俏认为大规模的消费券或者现金发放短期效果会非常显著,能够在增加消费需求的同时更大程度上增强小微经营者的信心。

张晓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

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张晓波对《报告》的研究与发现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表示,本季度小微经营者实际表现较上季度略有提高,但是利润率依然走低,现金流维持情况只有2.7个月,比较艰难,群体内部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近半数维持不足一个月,现在需求不足成为主要的压力,政策不均等作用连续两三个季度在加大,税费负担也有所增加。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后,落地比例在过去两季度有所提升,疫情对小微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家庭消费都出现了负面的影响,一方面小微经营者采取各种措施积极的应对,另一方面也盼望防疫政策的优化。

李振华 蚂蚁集团研究院院长

李振华对小微经营者信心指数情况进行了讲解,并表示,小微经营者在2022年四季度整体经营信心上有所下降,对市场需求和营业收入的信心由乐观转悲观,对运营成本的顾虑方面还不错,和上季度相比略微有所提升,在雇员规模方面的信心略微下降,当前来看,维护小微的经营环境,特别是稳定他们的信心和热情,是至关重要的。这时也需要对小微经营者环境做积极的引导,帮助小微经营者寻找出路,让他们内心心火不灭。

马 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马源表示,当前小微企业的运行情况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看:供给侧面临着租金、原材料、融资、人力、税费等成本压力,而需求侧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拓展,都面临着消费不振的情况。

马源建议,对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要从多方面进行统筹考虑、精准施策。在税费方面要考虑社保费负担对企业的压力,也要关注涉及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在就业方面需要留住市场主体保就业,完善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融资方面要用好金融科技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关注企业营销费用快速上涨带来的转型成本抬升,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在增加市场需求方面可发挥消费券和相关的财政政策作用,激发和提振消费需求。此外,马源还就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政策覆盖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圆桌讨论环节,张志学、向松祚、彭博、马源与张晓波就小微经营者当前最大的挑战、如何看待本季度小微信心下滑,以及应对小微经营者采取哪些纾困措施等问题展开讨论。几位专家一致认为优化疫情防控,减少政策不确定性将恢复小微经营者的信心,同时也会给小微经营活动带来较为长期的改变。专家们建议进一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大对小微经营者的政策支持力度。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