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汇丰:3步帮你把目标达成率提高15%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2018-12-07 13:12 浏览量: 3634

MBAChina网讯】美国一位社区医院的首席执行官分享过一个关于设定目标的例子。新任CEO大卫刚来到医院,想趁着员工还不认识他,假装成一名勤杂工,用一天时间深入体验医院的前线工作。大卫忙着把病人从急诊室推到病房,又从病房推到手术台,每一步都让他更加了解这个医院。这时候,大卫碰到了一个正用螺丝刀摆弄弹簧门的人,他就问这个勤杂工在做什么。那人抬起头说,"我在调合页,让门能很容易就被打开。现在合页太紧了,你推着病人经过门时总会被很烦人地碰一下。这可不利于病人恢复,对吧?"

勤杂工的老板肯定给他布置了一天的任务,他也在一步步完成。可能那些任务既没乐趣又很熬人,但在勤杂工心里,目标不仅是修好门,而是减少对病人的伤害。把工作任务和他在意的事情联系起来,可以促使他把工作更多地当成自己的内在目标,带给他更多满足感,而且所有证据都表明,这样做还可以提高工作表现。

今天我们分享一些有科学依据的诀窍,能在每天设定目标时真正帮助到你。首先,我会解释如何用一些行为目标来支撑你的意图设定。其次,科学家发现,目标的表达方式对是否能达成目标具有惊人的功效,所以我会提出四个小建议帮你提高达成率。最后,如果你采用大脑喜欢的方式管理任务清单,大脑就会学着爰上任务清单,帮助你极大地提高成效。

一、设定行为目标

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温•洛克(Edwin Locke)和罗特曼管理学院心理学家加里•莱瑟姆(Gary Latham)经过40年的研究发现,用心表达好一个具体目标能让人的表现显著提升,在可被量化的任务上的表现一般能提升15%!

在一次会议中我的真正优先事项是凝聚新团队,为了寻找大家的共识,我花时间为团队会议设定更积极的意图,并确定了两个具体的行为目标来支撑这个意图。其一是要在会议中向每个人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其二是每当某人的观点很好地呼应了前面一个人的话时,我一定要指出来。(这对任何会议而言都是很好的目标)

考虑一天的优先事项时,我们不仅要设定完成任务的目标,还要设定至少一到两个自身行为的目标,让目标尽可能具体,提高你拥有高质量一天的概率。

二、找到成功表达目标的方式

要想提高成功概率,就需要为我们的目标找到最佳的表达方式。研究表明,我们描述目标的方式应该是积极的、对个人有意义的、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制定。接下来我们就逐一探讨这四个特点。

01

要制定接近型目标

我们制定目标的方式一般有两种,要么多做好事,要么少做坏事。一系列研究显示,在促成更好的表现方面,第一种“接近型”目标(“我想要做好”)要优于第二种“回避型”目标(“我不想表现得糟糕”),即使两种目标追求的结果大致一样。事实上,心理学家安德鲁•艾略特(Andrew Elliot)和马西•彻奇(Marcy Church)在罗切斯特大学与一群学生开展了一项合作,追踪不同的个人目标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他们发现回避型目标对表现的抑制作用和接近型目标对表现的改善作用几乎相当。

如何在工作场所运用这条规律?如果你想集中精力在一次会议中形成具有建设性的关系,你可能告诉自己两件事:

1.回避型目标“如果事情脱离正轨,我不会失去冷静,我不会纠结于对方小气琐碎的评论;我会尽全力来防止会议出错。”

2.接近型目标"如果事情脱离了正轨,我会提醒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会记得保持微笑,提出优质的问题,让对方觉得有人倾听他的意见。"

两种方式都描述了你的期望,但仅从字面看,这两种方式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氛围,对吗?坦白说,第一种让我有点儿担心你,第二种则让我对会议能够顺利进行更为乐观。这种直觉是对的。

如果你的目标是要避免某件事情,可以反过来问,如果要达成同样的结果,你需要多做哪些积极的事情?比如,不说"想办法防止客户流失",试试用"想办法让客户对我们的提案无法抗拒"这种表达方式。

02

目标对我有什么意义?

在"科学理论基础"一节里,我提到研究人员发现自主感是激励人类行为不可少的要素。用心理学术语概括就是:我们做事是因为事情本身让自己感到有意义或满足,这种内在动机相比为满足别人预期的外在动机能带来更好的表现。

事实上,别人的要求激活的是与自控和自律联系紧密的大脑区域;与此相对,我们自己设定的目标调动的是与欲望和需求相关的区域。这会让人觉得是我们想要去做,而不是不得不做。在本期内容开始时,我们分享的为了病人康复而修理弹簧门的勤杂工的事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

03

拆分目标,化整为零

我们在为新的一天制订计划时,很容易想出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待办事项。但研究表明,当目标明确、可达成时,我们能实现得更多。

所以,最好把宏大的目标拆分成一系列你能实现的小步骤目标。如此,大脑奖励系统里的神经化学物质才会激励你继续推进,而不是用失望和挫败感给你浇一盆冷水。

比如,把"学习法语"当成目标不太可能让你今天就取得很大进展;这个目标太大、太模糊。但你可以把这个目标拆分成今天实际可行的小模块,比如 "花15分钟在网上搜索本地评价最高的法语课程"或"打电话给大学好友,向她咨询学习法语的建议"。这样化整为零是做成事的好办法。

04

采用“如果-那就”计划

最后,为保证完成目标,需要细致地理清我们要做什么,以及何时做。举例来说,比较下面两个版本的目标:

第一个:我要在今天的谈话中表现得更配合。

第二个:如果对方皱眉或提出问题,那我就要停下来仔细倾听,然后通过提问来了解更多情况。

你觉得哪一个版本能让你更明确地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呢?显然,第二个更确切、更容易做到,对吗?因为这个版本包含了明确的“如果-那就”规则,即“如果X发生了,那么我就做Y”。 我们的大脑在处理这种科学家所谓的执行意图规则,比处理"表现得更配合" 这种抽象概念省力得多,因为这一规则清晰地告知了我们什么时候做什么事。通过在大脑里给抽象希望和具体步骤之间牵线搭桥,“如果-那就”公式为我们达成目标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办法。

三、制定对大脑友好的待办事项清单

据我观察,人们并不常用对大脑友好的那些基本原理,因此列出如下清单供参考:

1.一想到就写下来

不要浪费大脑宝贵的工作内存用于记住你想到的任务和点子。将聪明才智用于完成任务而不要浪费在记住你该做什么。

2.只保持今天的任务可见

你可能有一个未来几周或几个月要完成的任务大清单,但只要你定下了今天的任务,就请专注于今天这张清单。只要你长期清单上的事项可见,它们就会消耗大脑的一小部分处理能力——如果长清单太长,还可能让你觉得压力过大。

3.确保做完的事项能划掉

如果用纸质清单,让自己享受在清单中已经完成的事项上从头到尾画一条大粗线的满足感。电子清单也是同理,追踪事项进展时体会到的奖励越多,大脑就越会刺激你朝着完成任务的方向进发。

4.要制定一天能完成的任务量

事项获得进展能让大脑的奖励系统感觉良好,失败则不然。若你今天有五件事要解决,但你知道时间只够完成三件。如果你做到了并且发现还有时间盈余,你就会充满斗志地再多完成一两件任务。

5.把“精神-身体保养”列入其中

把锻炼、休息和其他身体健康方面的目标列在清单上,和其他任务并列。如果花时间在清单里写上“散步”,你就更有可能把散步融入你一天的任务中,也更可能完成这一目标。

编辑: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