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拖延了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1-11-02 22:18 浏览量: 2383

今天,你拖延了吗?

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人的日常

早安,拖延人!

拖延人们每天早上往往有多个闹钟,隔几分钟响一次,响完一次关一次,不睡到最后一个闹钟绝不起床。

晚安,拖延人!

拖延人们每天立志早睡,按照传统睡前开一把游戏,他们要求并不高,再赢一把就睡觉,队友送头还在笑,窗外太阳当空照,搞了半天又通宵。

拖延人,拖延魂!(拖到最后不像人!)

当然,除了“晚睡晚起(或者不睡)”外,拖延人们的症状还体现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

明明打起精神三分钟就能干完的事,“打起精神”就花了三个小时,计划下午两点学习,时间一晃两点零一,更改计划三点学习,心安理得拿起手机,我去怎么三点零一,那就等到四点学习!

(咋滴,整数时间学习是有经验加成嘛??)

拖到最后终于放弃,反正时间所剩无几,不如今晚休息,打会游戏。

学习??提不上日程的!

快递一来你就拆,干饭干的比谁都快。

拖延拖得一时爽,爽到开学火葬场,一盏灯,一支笔,一个晚上,一个奇迹,一具shi ti

结果越拖越焦虑,越焦虑越拖。最后在幻想中捏造出一个强大的自己,妄想着未来的TA能解决一切问题。

于是心安理得的选择了自我逃避,在那些廉价的娱乐中不断沉溺,直到被deadline拖回现实的那一刹那,肝出一个人类奇迹,有时甚至还沾沾自喜,夸赞自己特有效率。

直到下一个恶性循环,愧疚、不安、自我怀疑的情绪,始终让你避无可避,

垂死病中惊坐起,小丑竟是我自己!

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拖延现象如此普遍,拖延症有时也会给我们身心带来不良影响。

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所以,我们需要且必要杜绝或改善我们的拖延症。

改变拖延的小tips:

  1. 被动为主动,明确目标

  2. 时刻提醒,给自己设个最后期限

  3. 旁人监管,养成习惯

  4. 计划不要变来变去,完成目标进行奖励

嘻嘻哈哈笑过之后,我们需要认识到适当拖延可以,但需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同时也应把控好拖延的程度。“小拖怡情,大拖伤身”。

新的一个月里经管菌希望能与大家共勉,改掉拖延的小毛病,做一个自律且积极的经管er吖!

素材来源:网络

网络编辑:邵淑敏

责任编辑:杨芳

指导老师:吴龙刚 罗微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