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22毕业典礼】胡佳胤:在个人与国家的交集中上下求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22-06-27 19:20 浏览量: 2953

题记:2022年6月25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暨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2022届毕业典礼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本文为国发院教师代表胡佳胤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我很荣幸作为教师代表发言。首先当然是祝贺大家毕业。今天的毕业典礼,是大家的一个高光时刻。你们会收获特别多的祝福和寄语,聆听富有智慧的人生建议,分享着毕业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是我们人生中值得珍视和回忆的重要时刻。

在今天典礼落幕之后,日常的生活继续,人生的新旅程开始。当你们毕业后,你们面对的难题将不再是作业和考试,而是人生带来的挑战。我们彼此祝愿着心想事成和一帆风顺,是因为我们知道现实之中实现理想目标有多么不容易,但是我们仍然抱着最美好的愿景。个人如此,国家如此,这些挑战有的是个人奋斗上的得失,有的是历史进程的轨迹。当现实充满挑战时,我们如何寻找有关人生意义和国家发展的答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许一个人终其一生也难以找到答案,但是我想我们也许可以从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实,个体与群体的维度拓展中获得一些启发。

六月是个很特别的时间,月初到月末,代表了从高考到大学毕业。短短十几天的间隔,一下就能让我们回顾过去的数年。四年前的2018年,第一批00后成年了。在这一年走入大学校园的你们,此刻正是参加本科毕业典礼的时候。四十年前的1982年,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批大学生毕业了,其中77级的学生经历了历史上唯一一次的冬季高考。77级和78级的学生入校时的年龄从16岁跨越到40多岁,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一百年前的1922年,时任北大教授的李大钊应上海的青年星期演讲会之邀在中华职业学校演讲青年问题。他提出,“我们青年所守的态度,既然是进步的,发展的,那末‘人’的未来事业,完全是我们青年的责任。”在更早的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就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里的责任,是对开拓未来的担当。

百年过去,时光流转至现在。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走在大国复兴的道路上,中国一日比一日繁荣富强。国力强大才能守护人民的安居乐业,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形成众志成城的力量。但这可能也是一个迷茫困惑的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我们面临最严峻的挑战。

往宏观处看,创历史新高的高校毕业生规模、疫情反复下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风云四起的国际局势,无一不对我们每个人产生着或即将产生着重大影响。往微观处看,买菜、出行、求医、问药、租金、房贷、生育、养育、教育、有尊严和安全感的生活……很多方面似乎都有一些现实与理想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我觉得困惑,这世界太多矛盾。从乐观的角度来说,解决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每个人都在追寻自己人生的价值,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希望能为祖国为社会贡献什么。然而个人的力量往往又是如此渺小,有时将自己的生活过好都不那么容易。超出自身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太多了,我们只能在有限的选择变量中,找到层层约束条件下给定参数的最优解。

矛盾,冲突,个人能力的不足,客观条件的限制,多重任务下的取舍,最终约束条件下的最优与理想可能相去甚远。挣扎,痛苦,焦虑,彷徨。太多要做的事被现实框住,太多想实现的目标被自己或他人击碎。我们今天的雄心壮志和某一刻的义愤填膺,似乎某一天终会让步给前行路上面临的生存压力和现实考量。到那时,我们该如何回忆起今天的这场毕业典礼,我们该如何回想起校园里书生意气激扬文字的自己,我们该如何回应祖国和人民对北大学子的殷切希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经历了奋斗中的挫折之后,我们可能才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坚守理想信念的不易。当碰壁时,当灰心时,也许我们可以做的,是从个人的角色中暂时抽离出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社会决策者的眼光去审视,用机制设计的思路去改进。无数微观个体的呼声汇聚成宏观的呐喊。作为北大的学子,我们是否能听见这些呼声,哪怕我们自己过得岁月静好?我们是否能从我们个体的经历延伸到更广大的群体,从个人面临的困境里看到深层次的问题?当有一天,我们具备了改革社会的力量,我们是否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我们是否能拿出解决方案?

现实也许一地鸡毛,学业事业压力和日常生活琐事都有可能让我们一瞬间意识到自己的脆弱渺小。但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力量都来自于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从现实的引力中挣脱抽离出来,超出个体的角色去观察这更大的世界,思考更深远的问题,抓住可能改变的契机,找寻到我们人生价值和国家发展的答案。

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太阳黑子均衡(sunspot equilibrium),讲述的是多重均衡下集体行动的协调,有着自我实现的力量。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大学的教育、大学的精神、大学的价值观,就是这样一个集体行动的号召,来汇聚成我们共同的力量。学校学院每年培养的不是一个人、几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代人。今天从这里毕业的你们,是被时代塑造、也将改变未来的一代人。当时代的聚光灯照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要呼吁什么?这是从这里毕业的年轻人应有的疑问和应当身体力行的追寻。

因为这里是国发院,从前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创立之初起就有着家国情怀、经世济民的理念,以探寻国家发展之路为己任。因为这里是北大,是觉醒年代的中心地,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先导,是“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所在。这里走出的图书管理员缔造出了一个伟大的人民共和国。因为这里是北京,是首都,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的所在,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矗立之所。因为这里是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文明的祖国,是我们每个人出生、成长和将要建设的地方。

回到今天的主题,毕业典礼既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同时也是人生新旅程的开始。从此,你们找寻回答的范围不再是课堂、作业、论文、考场,而是祖国和世界的广大天地。老师们不是答案的拥有者,我们自己也在思索中探寻解决方案。也许有一天你们会再回来,重回书籍文献中寻找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先哲大家的异同。学院和学校会静候在此处,一如过去百年走过数场风雨之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用思想的光芒点起一盏灯,照亮大家前行的路。

愿我们都找到关于自己人生意义和国家前途命运发展的答案。

胡佳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老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银行、公司金融和金融科技。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