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南京大学专业学位硕士演说大赛最佳声音奖诞生

南京大学商学院
2020-06-23 15:29 浏览量: 2734

6月6日下午4时30分,首届南京大学专业学位硕士演说大赛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非常时期,线上举办丝毫没有影响大赛的效果和选手们的精彩演讲。本次大赛吸引了南京大学各专业硕士百余人参加,22名参赛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和精心准备,在决赛现场一展南京大学专业硕士的风采。

本次大赛由南京大学商学院 MBA倡议发起,邀请南京大学各专业硕士(MBA工商管理硕士、MEM工程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MPA公共管理硕士、MF金融硕士、MAud审计硕士等)同学们参与,共同探索与研究“创新助力城市竞争力”。本次大赛既是新形势下专业学位教育与校友事业发展的全新探索,更彰显南京大学“诚朴雄伟”校训与“敢于承担、服务地方、勇于创新、服务发展“精神追求。

让我们一起回顾选手们的比赛实况吧~

最佳声音奖

南京大学MPAcc 18级 刘晓艺

治理创新滋养城市之树

我演讲的题目是《治理创新滋养城市之树》,要从小周的故事说起——小周是今年我认识的一位新朋友,同龄人、长头发、喜欢易烊千玺。她是一名专职社工,也是联系我们小区的网格员,一个月打三次电话询问全家出行情况;后来遇见这个大嗓门的小姑娘在测温点据理力争,请不配合的行人戴上口罩,出来进去的大爷大妈们纷纷停下买菜、回家的脚步帮她说话……

小周的微信头像是一枚脚印,据她说因为自己是“铁脚板”,手持移动终端,日行两万步。一个网格280户居民,这家反映楼道一夜之间堆了建筑垃圾,那家举报隔壁居家隔离偷偷下楼跳绳……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我在党委部门工作,文件见得不少,可认识了小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才有了画面和温度。小周的男朋友是珠江路上的城管队员,听说这两天忙着对丹凤街夜市的摊位备案登记、巡逻提醒。虽然我俩唏嘘过,曾经的“北有中关村,南有珠江路”几乎成了“面馆一条街”,但是疫情之下面馆也要努力生存。今年路边摊不再列入文明城市测评,“地摊经济”“小店经济”这一治理创新不但体现了人文关怀,还为繁荣夜间经济增添了风景。我所在的玄武区立足培育夜间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打造长江路文化旅游集聚区,筹备“十一”黄金周开街,现阶段推动沿线文博场馆延时开放。这张照片是我夜晚偶遇一位区领导在推介长江路,当时还在微博感慨工作不易。

如果每一座城市都是一棵树,遮天蔽日的绿叶是城市的“硬实力”,GDP、研发支出、专利质量等等指标一目了然。然而在我看来,就如同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棵树造血输氧的枝干,才是展现城市发展潜力和后劲、提高竞争力的关键,也就是营商环境、治理能力、制度韧性等“软实力”。小周和她的男朋友、我和我的同事们,就是这“软实力”树干中的一个个小细胞。那么,一棵树的生长还有什么是不能忽视的呢?代表基础工作的土壤,比如教育。举一个反例,1860年面对工业化对大量有知识劳动者的需求,和传统科举取士、精英教育之间的矛盾,洋务运动之初放弃了从最基础的启蒙大众、学校教育做起,选择能省则省、直接发展同文馆等职业教育,结果“弯道超车”变成了欲速不达。

现在,小周和男朋友一个备考初级社工资格证、一个准备法考,因为想更专业;我参加这次演讲,因为想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基层治理创新;我的同事们五一没有休息,因为筹办“四新”行动……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城市是人的集聚,而个人也在为城市发展努力着。治理创新之下你我每一天的努力,才是一座城市在世界之林中傲然而挺立、木秀而风不可催的底气所在。

编辑:王冠

(本文转载自南京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