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任鹏:每一堂课都要成为“精彩一课”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18-07-03 17:02 浏览量: 5721

日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任鹏荣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称号

11年

上万名学生

多次被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

……

还认为“思政课”都是枯燥无趣的么?那你可错了。他的课堂,偌大的教室早早就座无虚席了……

到底是怎样的教师,居然能让这么多学生充满期待?

到底是怎样的教法,竟然可以让相对枯燥的理论课充满活力?

快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明星教师”吧!

1

没有人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

“讲马列”,必须要“懂马列、信马列”,只有真懂,才会真信,才能真讲。

2015年8月,任鹏的妻子即将临产。而马克思主义学院正处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申报的关键时期。

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五天,任鹏来不及充分享受升格为父亲的喜悦,又带着申报书前往课题申报的合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汇报申报情况,联络合作签章事宜。早上5点多坐上火车赶往哈尔滨,回到沈阳的时候已是深夜。

“这是东北大学建校以来获批的第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标志着我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历史性突破。在这次的项目申报过程中,任鹏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鹏颖说,“任鹏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最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之一,他讲马列、懂马列、信马列,是一名出色的马克思主义者。”

然而,没有人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

2000年,任鹏参加高考,本以为能考入东北大学的自动化或者计算机专业,却因机缘巧合被调剂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任鹏也曾一度担心过就业问题,在课余时间辅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第二学位,并在业余时间到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杂志社去做主笔、去东软集团企划部做文案工作的兼职。

在面临职业的选择时,任鹏也犹豫过,是选择在计算机、企划行业打拼,还是学好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一堂名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课上,任鹏确立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当时上课的是现在已经退休的石俊田教授。石老师在课上介绍了“中国经济时报”报道的一则新闻:一位农民工小伙子竟然花30元的高价在旧书摊上买了三卷我们当时觉得有些过时的《资本论》,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要买这些书,小伙子神情严肃地回答“我就想知道,我们的劳动对社会到底有什么价值?”

这个故事让任鹏非常震惊!任鹏没想到马克思主义能够穿越时空,在社会群众中有如此强大的认同!

于是,任鹏开始认真地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并最终把它作为自己的职业方式和事业追求。

2

真诚讲“理” 不断钻研求彻底

学生的肯定是最好的奖励,也是最大的鞭策。

2006年,任鹏开始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工作,授课对象是本科二年级学生。

然而,踏上讲坛伊始,他却发现,这份工作显然不像他想得那么简单。

“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乏味,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古板无趣”几乎成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印象。任鹏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在任鹏看来,立德树人是大事,教育教学“可以不成熟,但决不允许不认真”。他这样想,更是这样去做的。

为了弥补授课经验不足,任鹏采取了“听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他认真去听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随时向他们请教。在向他人“听学”的同时,任鹏坚持“自学”,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广泛大量查找备课资料,在此基础上,把听学的内容消化、吸收从而整合形成自己的授课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继续完善原有的授课知识体系,根据新的形势调整相关课程内容外,任鹏还进行了一些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

文法学院2016级硕士秦森:任老师讲课思维严谨,逻辑清晰,任何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都能被他生动地讲述明白。他不仅讲授知识,更倡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思政课教学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理论视野,需要有课题研究作为支撑。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任鹏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主持省部级基金课题7项,并获得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思想教育研究》CSS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社会科学报·学术看台》《学术界》全文或论点转载。

扎实的理论研究,使得他能够说有深度的理、讲有温度的话、论有高度的道,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征服学生的灵魂。有位材冶学院的学生在任鹏的“概论”课结业演讲时,动情地说,“起初,我以为思政课就是单向灌输的,理论脱离实际,很反感。但是现在,我很喜欢,因为它让我超越现实的雾霾,看到了更高、更远的晴空。”

3

真心爱教” 不断创新搞教改

思政课教师教学任务十分繁重,课时多、强度大,任鹏年均要承担1600多学时的课程,最多时达到了2000多学时。这意味着白天是满课,晚上也会经常上到九十点钟。从早到晚,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

尽管如此,任鹏仍坚持对青年学生的活动“来者不拒”。白天在浑南校区上满一天课后,晚上继续参加学生的活动,对于任鹏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而这种坚持,正是出于一名思政课教师对于职业的坚守和真心喜爱。

这种真心喜爱可以让任鹏不惜跑到辽图又上国图只为求得“以人为本”的源头所在,这种真心喜爱也可以让任鹏在上了八节课后来不及吃一口饭又从浑南校区赶到南湖校区,站在“青马工程”的讲坛论道“青年价值观的变迁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而乐此不疲,醉心于发现真理的趣味、分享思想的快乐。

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任鹏能够得心应手地将科学的理论、生动的事例、精辟的评论引入课堂之中,成为学生们心目中博闻强识、通材达识的“明星教师”,连续三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测评中排名第一。

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任鹏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多渠道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比如“软实力”何以成为硬道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何以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的理论逻辑究竟是什么?课堂上,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理论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教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本科生杨铠溪:任老师给我们上过几节党课,形式生动活泼,语言深入浅出,立足社会热点,富有理论深度,充满人文关怀,闪烁睿智思想,引人无限深思。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能够得到学生如此的认同,或者已经足以骄傲,但任鹏并不自满。他把学生的肯定看作是最好的奖励,也是最大的鞭策。

10多年来,任鹏始终如一地在像上新课一样去备课,不断对课件进行丰富和完善,使每一堂课都成为“精彩一课”。

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品读教学体系

基于教学中的思考和经验,任鹏还在《思想教育研究》撰文积极探讨马克思主义经典品读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改进和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如何良性互构。他总结提出了东北大学经典品读的“五层次模式”,形成了“一主体双结合三环节四保障”的经典品读教学体系,即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教师参加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上导读与课下精读相结合,实现品读内容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嵌入+学生自组织研读+集体交流提升,强化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组织研读,体系更科学完整;管理制度化、课程体系规范化、教学模式多样化、考核评价过程化,保障经典品读教学实施的质量。搭建了“个人品读感悟报告+小组课堂演讲+班级交流互鉴+全校经典诵读”的多样化品读成果展示平台,创设了“全过程嵌入、全课程覆盖、全员性参与”的经典品读教学设计,实现了教与学、教与研、教与传的互促共进,促进了文本体系、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有效转化,配合田鹏颖教授打造了“经典品读”的东大品牌。

对待教学从不放松、对待创新永不止步。从理论之光社会实践在全国的率先探索,到“经典品读”教学品牌的打造,从开卷考试的实行到期末网络上机考试与期中过程考查并重的复合式考核体系的完善,从专兼职结合教学队伍的组建到专题式教学改革的推动,再到线上与线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任鹏和课程组的教师用真心热爱、创新教改书写着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初心。

4

是老师,更是导师

“理论之光”思政课社会实践,是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实践的重要机会。任鹏连续11年指导学生社会实践,并多次荣获省市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2012年暑期,正值南方高温期,顶着酷暑、冒着热浪,在任鹏的带队指导之下,东北大学赴长沙社会实践考察队圆满完成了所有预定考察任务,并受到袁隆平院士的亲切接见。为了保证队员的安全,任鹏放弃了教师可以享受的卧铺,而选择了和学生一起坐32个小时的硬座。

工商管理学院石天:任鹏老师作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教给了我们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理论,他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了我之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015年,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的实践教学,实现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任鹏又承担起了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围绕社会重大问题进行实践调研,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思想的成长。

任鹏的办公室里,总会有他曾经教过的学生的身影,他们有的是工作上遇到了挫折,有的是人际关系出现裂痕,有的是在考研方向方面陷入迷惘……

或许在学生中,有问题去求助任老师,已经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他们更愿意与任老师促膝长谈,与这位像“大哥”般的老师分享青春的困惑。

转眼间,任鹏已经在思政课教师的道路上走过十一年,一路风雨、一路甘苦。传道、授业、解惑十一载,但在任鹏的心里,他仍然是那个初登讲台的少年。他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的热爱依然如初,从未改变。只是更加坚定,更加明澈而从容。

信仰的讲坛上,他是马克思主义虔诚的传播者;求真的道路中,他带领学生游弋在理论之光的海洋。照亮灵魂,打开心窗,嗓子已嘶哑,真情却滚烫。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