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洪永淼:讲好“中国故事”,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2-09-05 13:45 浏览量: 5722

讲好“中国故事”,把课程思政落到实处

洪永淼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在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活动留下的痕迹构成了海量经济社会大数据,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正在成为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共同的研究范式。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最主要方法论是计量经济学,它以观测数据或实验数据为基础,以统计推断方法为主要手段,定量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因果关系,在解释经济现象、检验经济理论、评估经济政策、预测经济走向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因为涉及很多数学工具和统计软件程序,计量经济学呈现出数学化、技术性的显著特点,给不少学生留下了“课程难度高、内容抽象难懂”的印象。

我经济学博士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UCSD),也是到了UCSD才第一次接触到计量经济学。该学科是UCSD的优势学科,享有很高的国际盛誉,我入学后不久便把攻读这个专业的博士学位作为自己的目标。当时,UCSD有三位经济学教授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合作,正在研究中国国企改革,需要一位有中国背景并熟悉SAS统计软件的研究助手。在此之前,我对SAS统计软件一窍不通,但因为当时急需一份工作来贴补学习和生活费用,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了面试。一路过关斩将,我最终幸运地得到了这个机会。在两年的研究助理生涯中,美国教授与我一起研究了两个与中国经济改革有关的课题:一个是“中国国企改革成效”,另一个是“演变中的中国国企经理市场”。其时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10年,两个研究课题都备受关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两篇论文最终发表在两家全球排名前五的经济学顶级期刊上。作为合作者之一,我第一次感受到学术成果带来的喜悦,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必须站在中国人的立场,用现代方法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才能让中国经济学更易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同。目前,这两篇论文的引用总次数超过1500次,也是我所有论文中引用率最高的。

1993年博士毕业后,我便到美国常春藤盟校康奈尔大学任教,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计量经济学系列课程。在课程讲义的基础上,我整理出版了《高级计量经济学》和《概率论与统计学》两部英文教材,并分别译为中文教材出版。在中文教材中,我特意将许多例子替换成中国场景和中国数据,还增加了许多中国文化元素。例如,以厦门中秋博饼习俗为例介绍概率知识,以我国企业联合担保贷款为例介绍弱大数定律,等等。目前,国内很多高校使用的计量经济学教科书大多是国外流行的计量经济学教科书的中译本或英文原版,这些教科书的实证研究例子大多基于国外数据,很有启发性,但对中国学生来说,总存在一种距离感。因此,在编写教材或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反映中国数据的实证案例,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食“洋”不化。事实上,在教材或教学中增加中国元素,不仅有利于国际比较,而且有利于树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独创性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道路自信”。

2020年底,我辞去康奈尔大学经济学与国际研究讲席教授,全职加盟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回国后,我仍旧从事自己擅长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也更加关注课程思政。在探索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我多次尝试通过各种具体典型案例,阐述如何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以期做到生动活泼,让广大学生喜闻乐见,避免强制灌输,流于空洞说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课程思政需要做到专业性和思政教育的统一。作为一门方法论学科,计量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密切相关。例如,计量经济学的因果推断与马克思主义论述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计量经济学的因果推断可应用于定量评估各种经济与公共政策,从而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例如,利用工具变量法评估中国国有企业渐进式改革的成效,发现中国渐进式改革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生产率,这与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按照西方主流经济理论而提出的“休克疗法”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形成鲜明对比。渐进性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方法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独创性经验之一,只有利用实证方法进行科学的政策评估,才能论证我们选择渐进性改革路径的正确性,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再如,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法评估香港回国后与内地经济的融合效应,发现香港经济增长率在1997年后并没有受到回归的显著影响,这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一国两制”收回香港的大政方针实现了香港回归的平稳过渡。实证研究还表明,2003年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使香港经济增长率显著提高了约4%,表明香港与内地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对香港经济具有正面溢出效应。由此可见,在融入思政元素方面,计量经济学不仅毫不逊色,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基于多年教学的心得体会,我在中囯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的“2022年全国高校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的“初心使命大讲堂”上做了“如何讲好《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报告,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特别是毛泽东《实践论》的视角出发,结合典型的中国经济案例,讨论如何讲好《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思政,并尝试提供一个统一的认识论分析框架来构建计量经济学课程思政的体系,包括思想、案例、教学方法等,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今后,我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创新发展,讲好“中国故事”,让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计量经济学课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提升中国经济学的国际话语权。

(作者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教育部经济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计量经济学报》联合主编。)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