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寿阳做客国科大经管学院第10期青年学者论坛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09-23 23:07 浏览量: 2705

2021年9月17日,国科大经管学院第10期青年学者论坛如约而至。本次论坛迎来了重磅演讲嘉宾——汪寿阳院士,与大家进行学术交流。论坛由王曙明副教授主持,线上线下同时进行,参与人数众多,反响良好。

主讲嘉宾汪寿阳,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杰出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以及12种欧美学术期刊的主编、执行主编、副主编和编委。

汪寿阳院士本次分享的题目是《谈创新研究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内容主要包括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创新研究、创新研究的评价、中国需要怎样的创新人才以及如何培养几个方面。汪院士首先从创新研究说起,谈到了H. 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J. Nash的非合作型博弈以及G. Dantzig的线性规划模型并延伸到了原创性工作的重要概念;再从投入产出分析谈到投入占用产出分析的发展,同时强调了我国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还谈到了区间计量经济学学科的开创以及之后取得的成功应用。之后,汪院士讲到了自己的研究领域以及近期参与指导的两项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的研究工作,一是被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从碳排放研究比特币问题的文章,二是被Science以长文形式发表的关于1.5度温升限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文章,同时强调了选题角度和方向的重要性。谈及创新研究,汪院士特意指出现存的六大误区,例如:创新研究都是0到1的原始创新,顶刊的论文都是创新研究,论文比专著、比系统、比专利重要,研究兴趣比国家需要、比社会需求重要,创新研究都是大人物做出来的,创新研究都是著名大学/机构做出来的等等。针对每一条误区,汪院士都提出实例加以辩驳,并鼓励大家将研究兴趣跟国家需求联系起来,要有自信能够做出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工作。之后汪院士解释了“顶天立地”这四个字,其含义并非是我们寻常所想,而是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发展出自己的理论、方法、技术、标准或系统,(国际上)产生重要的影响。谈到对于创新研究的评价,汪院士指出,不能仅仅关注论文的发表,要从论著、专利、标准、系统、人才、影响这六个部分全面客观的做出评价。最后,在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部分,汪院士提出要从小培养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工作方式;创造好的创新研究的氛围和环境;给年轻人,特别是学生,创新研究的机会,同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与压力,探寻好领域、好方向、好问题、好思路、好角度。

在论坛的尾声,参会师生与汪院士进行了交流互动。学生和教师代表针对日常科研的教学方法及如何发现研究价值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汪寿阳院士对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对相关问题的未来拓展方向进行了深入阐释。最后, 主持人王曙明副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并对汪寿阳院士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论坛圆满结束。

(文、图/高丽珺)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