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暑期学校系列课程——吴晓求教授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07-21 22:19 浏览量: 3271

2021年7月21日上午,“2021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暑期学校”第五场报告暨思危大讲堂第三十七期由吴晓求教授开讲。

吴晓求教授是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一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委员、全国金融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本科)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副会长、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

吴晓求教授以“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学”为题进行授课。课程中,吴晓求教授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历程、中国经济发展理论视角的新变化、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学理分析——第三条道路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吴晓求教授授课

吴晓求教授首先从自己与成思危先生、汪寿阳教授、洪永淼院长的故事开始,讲述了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渊源。吴晓求教授指出,中国本土经济学的经验度较高但缺乏学理化,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学范式会有差异,应该系统性地梳理并构建中国的经济学原理及规则。

吴晓求教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历程,这一变革历程是从过去到现在的体制变革,包括: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化改革、从封闭循环为主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从资源依赖型到创新引领、从计划指令到宏观经济政策。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化改革是资源配置机制的变革,应坚持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从封闭循环为主到国际经济大循环是使得中国从贫困走向小康社会,并最终走向发达社会的重要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到创新引领的转变伴随着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从计划指令到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尤其是货币政策。

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理论视角的新变化,吴晓求教授从找出理论逻辑线索的角度进行讲解。他首先讲解了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指出和平发展是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动能,营造中国和平发展的外部环境非常重要。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趋势方面,吴晓求教授提出,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力量在不断提高,中国的内生性资本应该不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进而持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吴晓求教授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目标,不是脱贫也不是达到小康,而是要努力向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不断发展,为了达到这一新目标,要继续推进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并大力重视创新发展。

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学理分析方面,吴晓求教授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逻辑、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条道路这三个方面进行讲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例如,自由市场、交易、分工等,以及利用宏观调控机制来管控调节中国的经济,如货币政策。对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逻辑,吴晓求教授指出实现公平的前提是重视效率,效率的产生微观来自于激励,而宏观来自于竞争,必须解决创造财富的动能,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财富。

吴晓求教授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条道路,他指出中国没有走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发展道路,其体制机制不适合中国,但其精髓可被参考,这条道路是结合中国特色进行顶层设计的经济发展道路,应不断优化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边界,进而为经济学发展范式增加新的要素。

学员认真聆听

在与学员的互动环节,吴晓求教授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分享了他自己从研究计划经济向研究金融学的转变过程。吴晓求教授从研究中国的股票市场开始,研究中国的金融市场及相关政策,并最终成为了这方面的专家。

洪永淼院长为吴晓求教授颁发思危大讲堂演讲纪念牌

课程的最后,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洪永淼教授代表思危大讲堂对吴晓求教授的精彩讲授表示感谢,并为吴晓求教授颁发了思危大讲堂演讲纪念牌。洪永淼院长提出,吴晓求教授所讲授的内容具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其理念、思想、命题若能用现代经济学的规范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将会做出非常好的研究成果。

吴晓求教授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基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让学员们对中国经济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学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文/刘倚溪 图/阎古月)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