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娃娃到资深教授,他说做学问最重要的是专注和勤奋!| 我的导师是学霸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021-07-15 11:19 浏览量: 4471
编者按

在浙师有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人他们传道授业,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知识的殿堂他们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他们无微不至,细心呵护学生的成长……而回望这些老师们的求学经历也是一段披荆斩棘的“学霸”进阶之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工作强调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即日起,浙江师范大学官微开设人物报道新栏目“我的导师是学霸”寻访浙师育人者,以师生互动的方式书写专属于“学霸”导师的回忆录

第一份回忆录已缓缓展开现就职于中央党校的李双套副教授为我们讲述他的学霸导师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郑祥福的故事

PROFILE

郑祥福

浙江师范大学

资深教授

曾担任浙江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常委。曾任教育部哲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

入选浙江省“151人才”梯队第二层次、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获评“全国曾宪梓教师奖”“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浙江省教学名师”;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1次。

学生手绘郑祥福老师

在追随导师学习的日子里

李双套走近郑祥福老师的生活

了解他的求学经历

并用自己的笔触写下他眼中的郑老师

我的导师郑祥福教,是一个高高的、胖胖的大叔,学校里很多教工子弟叫他胖伯伯”我常说,自己是被郑老师“捡”回来的学生。我本科就读于浙师大心理学专业,后又因考研失利,面临无学可上的窘境时,是郑老师收留了我。感恩于郑老师的收留,让我有幸遇见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诤友。不论是治学还是为人,郑老师始终是我心中的楷模。

寒窗苦读,“把丢失的时间补回来”

郑祥福老师出生在浙江衢州常山县青石镇桥亭村,一个贫穷的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里。

他11岁上小学五年级时,就得和同学一起每天跑五公里的山路去学校;冬天一旦有雨雪,由于穿的是布鞋,为了不让布鞋湿透,就光着脚走回家。山岙里经常有狐狸出没,狐狸有时也会攻击小孩,11岁的他除了躲避,可能真的无法抵御。母亲经常对他说“不识字是多么痛苦啊!”而他那时心里想的就是四个字“为了读书”

于是,为了解决路途远的问题,在寒冷的日子里,他和另外两个小伙伴一起住在老师临时安排的学校小房间里,自己烧饭;那时没有电灯,他就点着煤油灯看书……艰苦的条件让他从小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也锻造了他的勤奋品质。1967年,他小学毕业,由于初中未恢复招生,他只得在校外待了两年,白天砍柴、劳动,晚上则点着煤油灯看书、学习,无论严寒与酷暑,始终如一。

高中阶段,他是在常山第二中学度过的。受文革的影响,高中课程十分简单,他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对于教材的习题,他往往在开学后一个月内就做完了。高中毕业的第二年,郑老师成为了村里的代课教师,周一到周六上午教书,教的是初中数学、历史。周末则到生产队干活。他带领着那个班级,从小学五年级直到初中毕业。据他本人回忆,他在教学上虽然谈不上兢兢业业,但是在考高中时,这个班级的数学课成绩却获得了全乡第一名。也正是从那时起,成为教师的理想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他顺利考入杭州大学哲学系(1998年已并入浙江大学)。那一年全县共有2700名考生,最终只有15人被本科院校录取,他是乡里也是常山二中唯一被本科院校录取的人。

进入大学后,郑老师愈发努力,立志要把握宝贵的学习机会,“把丢失的时间补回来”。除了平时的上课,郑老师一有时间就去阅览室和图书馆看书,当时物资匮乏,连纸张都很难买到,一听说周边新华书店有新书到货,他和同学们就会起一个大早跑到书店门口排队等候。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了当教师的年代里,当每次拿到书的时候,郑老师便感到极大的满足,最多的一年他购入了100多册书。由于喜欢藏书看书,2018年,他被评为“金华市书香门第”。

大学期间,77级大学生都有着读书的“拼命三郞”称号,总觉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那种努力读书的劲头,现在回想起来都感觉有点难以想象。他形容自己“从睁眼就开始读书,一直学到晚上睡觉,就连吃饭排队、散步时也捧着书本”

郑老师曾与学生们分享,在就读本科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当时哲学系的陈村富教授。陈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研究古代希腊哲学。一次,陈教授在国内顶级刊物《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哲学系领导纷纷宣传陈教授的学术。那时,作为本科生的郑老师就在想,应当以陈教授为榜样,潜心做学问,以后也要像他一样,争取在我国哲学界最好的最高级别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成为一个思想者,成为一名教授,乃至国内知名教授。

郑祥福老师发表论文的部分样刊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值国内最轻视知识的年代,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许多公务员和教师纷纷“下海”,在商海中拼博。然而,守得住寂寞的郑老师却带着潜精研思的决心,考上了国内研究外国哲学的名家夏基松先生的博士生。夏老师指导研究生的风格不像现在要学习课程,而是每周做读书报告,他只是在旁边听,同时提问。正是由于夏老师的这种训练,郑老师才培养了自己寻找研究课题,努力撰写论文的个性。

郑祥福老师早年间复印、整理的研究资料

在读博士的第一年,他辅助夏老师整理著作。第二年便开始了自己的写作,那时,虽然他拿的是一百多元的工资,但到了第三年,每次回学校都会有几张稿费的汇款单,尽管工资收入连一个工人都不如,但每当拿到稿费时总是兴高采烈的,钱不在多少,而在于他的文章为编辑所认可。

研究西方哲学需要搜集大量文献,尤其是外文资料。他总是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北京图书馆、中国社科院图书馆等地复印所需的研究资料。郑老师犹记自己1992年去北京筹钱买资料时,他夫人洪伟老师的同学陈爱菲对着洪伟说,叫郑老师别再穿身上的衣服了,太难看了!可是郑老师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感觉啊!他头脑中也许想的就是一个信念,做好学问,当好教师,一切都会改变的。中国需要思想者,需要科学技术,需要大学培养人才。郑老师把吃、穿上节省的钱都用来买资料,至今家里还存留着当年复印的一沓一沓的外文资料。

郑祥福老师早年间复印、整理的研究资料

从事哲学领域的科研是很辛苦的,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他常说:“哲学就是这样,看越多书,写越多文章,你就对它‘爱得越深沉’。”正是这样,郑老师后来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等国内一流期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在破格晋升教授时,当时的校长朱玉教授就说,我们学校到目前为止,从未见过有这么优秀的申报材料,他的文章许多都是放在一期杂志的前一二篇。

“郑”在浙师,跨越三十九载的情怀

1982年,老师从杭州大学哲学系毕业,被分配到浙江师范大学任教,主要研究当代西方哲学领域,开始他与浙师长达39年的情谊。

1992年夏,已是杭州大学外国哲学博士研究生的郑老师住在原浙师大23幢顶楼的小房子里。虽然条件艰苦,但他和同事们丝毫没有怨言,常常结伴到教研室看书、做研究,孜孜不倦地耕读与写作。

郑祥福老师的阅读笔记

“当时我正在写一篇论文,光思考论文的题目,就花了半年的时间。”老师说,“那一年夏天,非常炎热,我只好趴在地上写作,一趴就是一天,那之后膝盖积水,理疗了一周才好。”

后来,他把这篇《实践标准与元标准》发给杂志社,却遭到对方拒绝。他没有放弃,又修改多次。1993年,这篇论文终于发表在《浙江社会科学》上,并被《新华文摘》转载7000余字。

郑祥福老师的论文手稿

《新华文摘》的转载给了他鼓励和信心,在博士毕业前,他又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辨证法通讯》《世界哲学》等期刊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之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创作高峰。当时,他的论文大多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哲学动态》等转载。

郑祥福老师与爱人洪伟老师

郑老师的生活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就是他的夫人——法政学院的洪伟老师。二人相识于浙师,受郑老师的影响,恋爱期间,他给洪伟老师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黑格尔的《小逻辑》,可以说,郑老师是洪伟老师学习研究西方哲学的引路人。洪老师阅读了很多哲学相关书籍,也渐渐产生了对哲学的兴趣,在研究生时期选择攻读西方哲学史专业,毕业后改学法学,并留在浙师大任教至今。

在洪老师的眼里,郑老师是一个全能的人。无论是上学时修自行车,还是结婚后家具刷油漆,做纱窗等,都是他一个人做的。洪老师还说,郑老师是一个节俭的人,一双5块钱的拖鞋修修补补可以穿好久。两人恋爱期间,虽有磕磕绊绊,但是甜蜜和幸福永远是他们之间的主题。

郑祥福老师与他的学生

在浙师度过的39个春秋里,不分节假日,郑老师始终埋首案头,看书、思考、工作,对他而言,这早已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郑老师经常对我们说,他到了浙师大,直到60岁,不论冬夏与春秋,从来没有所谓的节假日和周末,一直默默地在书海耕耘,从未真正地放下书卷和笔墨休息过。

爱浙师,所以难相舍。自浙师大1980年开办政教专业以来,郑老师一直留在政教系任教,期间南开大学等高校都曾向他抛出橄榄枝,年过60岁,省内的一些高校也试图邀请他去工作,可郑老师却说,我在浙师大工作30多年了,不想再做与浙师大无关的事了,更不想使自己的清誉受影响。从研究生导师到学科负责人,郑老师一路见证着浙师政教专业的发展,支持着浙师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发展。他的浙师情结坚如磐石,历久弥坚。

诲人不倦,书写拳拳育人心

作为育人者,郑老师更是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常对我们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记得郑老师经常说起陈来仪师姐,她是在本科时的老师推荐下进来的。起初,因为陈师姐是学新闻专业的,写出来的文章很像新闻稿。后来在郑老师的指导下研究当代文化学的空间理论,每每有论文,郑老师都孜孜不倦地叫她一遍遍地改,一次在引文查证时发现有错误,遭到了郑老师当即批评。结果三年下来进步神速,其发表在《浙江社会科学》杂志上的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她的毕业论文后来获得了省优。

郑祥福老师与他的学生

郑老师是一个能够因材施教的老师,从不强求学生们研究他所专攻的科学技术哲学领域,而是引导研究生发掘自己的兴趣,每当新生进入马克思主义专业学习,他都会让学生把本科所做的论文给他看,从中发现学生究竟能做什么。学生们每次写作论文都要经他反复指导,一次次地修改。

其中考取复旦大学博士生的卢烁乐师妹在写一篇文章时先后改了8次,他仍然不满意,还亲自操刀进行修改。甚至在学生毕业后,仍然关心备至,在写作论文时也仍然会求助于郑老师的指导。我在读博期间以及工作以后,也经常将论文拿给郑老师过目,征求他的建议。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术,他仍然保持着与我们的联系。连在隔壁的赵老师也经常说起,你的学生怎么都这么好的啊!

至今,郑老师已经培养了61名硕士,其中已经毕业的58位或选择留校工作,或在大中专业院校任教,或活跃在党政机关,在各自岗位上贡献着自身力量。其指导的毕业生中有多人在参加全国或省教学比赛时获得特等奖、一等奖。

郑祥福老师六十岁生日时与研究生们的合影

郑老师还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申请助研经费,为他们的学术之路“保驾护航”。当学生碰到生活困难时,他也会解囊相助。有的研究生曾说,除了我爸爸对我这么好外,第二个就数郑老师了。我买房子时,郑老师还主动提出借钱给我。

每每谈及未来发展,郑老师总是鼓励学生们继续考博深造,不断开发潜力。在郑老师指导下,有多人考上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做学问最重要的是专注和勤奋。一个人的发展就是在于不断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如果年轻时不努力,那就无法知道自己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郑老师虽然年过六旬,但他仍然还在从事科学研究,近年来,他在国外马克思主义领域另辟新研究领域,特别是在非洲马克思主义、拉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带领团队,不断培养新人。恩师的教诲每每鼓励、感召着我。

作者档案

李双套

浙江师范大学

2007届硕士

师从郑祥福教授。现为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校项目多项。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天津社会科学》《光明日报》(哲学版)等杂志、报刊发表论文20多篇,多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转摘,出版专著2本。

祝福恩师平安喜乐健康常伴

“总书记金句”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金句共鸣

资料整理|冯佳佳

漫画|朱超鹏

今日编辑 | 施卓儿

责任编辑 | 朱慧

往期回顾

为浙师的“宝藏”导师点个赞,再点个在看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