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 @全体高考生,复学在即,你需要一套高考制胜法宝!浙师为你独家定制,拿走不谢!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020-04-11 23:42 浏览量: 3306

满屏“666”,交流火热,收获连连点赞这群人气主播非同一般学科重点怎么抓?解题思路怎么理?如何缓解备考焦虑?如何制定高效练习计划?复习方法,学科梳理,干货知识,解题技能……“高考云中对”栏目直播间这里都有!

微信、抖音、B站、QQ群

8位特级教师(其中5位正高级教师)

8场“云中对”,近500分钟,10万余人次参与

浙师王牌教师走进直播间加盟应援高考生来看看老师们的“锦囊妙计”何通海:回归课本,加强练习4月7日,正高级教师、化学特级教师、浙师大附中校长何通海做客“高考云中对”栏目,为距离高考仅有三个月的老师学生们“空中加油”。“高考生们需尽快适应从焦虑不安的练习到平静状态下冲刺的转变过程,任课老师责任重大,要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 何通海说。

“云中对”栏目中,何通海详细回答了学生们 “如何有效回归书本”“如何加强练习”两大问题。“回归课本可以带着原有知识框架回归课本;带着题型回归课本,追根溯源;带着错题回归课本,有的放矢。”他鼓励学生要勇于走出由老师输入知识框架的舒适圈,敢于打破并重构自己的知识框架。针对加强练习,何通海给出的建议是综合与专题练习结合、难题基础题搭配,形成个人专属的高效练习计划

陈报南:有问必答“私人订制”,物理选考独家预测

不会冷场吧?直播开始前,正高级教师、物理特级教师、浙师大婺州外国语学校校长陈报南有些担心。“没想到该愁的是人气太旺!都来不及回复。”陈报南回忆,不仅提问学生比较多,而且问题都比较专业。

陈报南坚持具体学生具体分析的原则,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私人订制”,有观点总结,也有具体操作建议。基础薄弱的学生怎么办?“分析教材,多进行记忆,用好错题集,注意解题规范、考试策略。”解题技巧掌握不好的同学如何快速提升?“在最后的3个月快速提升解题技巧,我们的主题方向为培养‘审题干——提取信息;顺思路——找突破口’的解题思路。”对二考生,陈报南则提出了查漏补缺、回归课本、综合训练三个方针,并提出了重点看教材中各式图形的部分,仿真练习要轻数量、重质量等细节。

陈报南还对大家最关心的今年物理选考热点、重点内容方向做出预测,概括出了立足教材、“联系实际,注重建模”、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三个特点。他表示,本次选考将在原来学考选考合卷的基础上平稳过渡,确保新选考的平稳实施。

陈亚利:“学霸”经验,视频“大礼”……这堂历史课“干货”满满!“老师好!”“纸笔已经备好!”……正高级教师、历史特级教师陈亚利的直播一开始,互动面板上的弹幕就快速滚动起来。不仅高三学生纷纷表示来“取取经”,许多高一高二学生也提前来汲取“高考经验”,甚至还有陈老师已毕业的学生来重温课堂。历史课“套娃”语文课?在讲到《诗经》时,陈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鉴赏诗歌《鹿鸣》,不少同学表示:“嗅出了一丝语文课的味道!”陈老师表示,文史不分家,对诗词的理解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解答历史题。同时,同学们在问答中展现的创新性的想法,让陈老师惊呼怀疑是自己的朋友同事“混”入了直播间。

除了多年教学总结出的经验,陈老师还带来了自己优秀学生梳理知识笔记的学习方法。清爽的字迹,整齐的排版,明朗的知识脉络,生动的手绘地图,让直播间的同学们惊叹不已,纷纷表示重新整理笔记。“疫情带来的特殊情况,对同学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历史书中就提到过,牛顿被鼠疫困在乡间家中,但在那段艰难岁月中,他却做出自己一生中最非凡的几大成就。”课堂最后,陈亚利老师用著名历史人物牛顿的事迹鼓舞大家。除了言语上的鼓励,陈老师还为来听讲的同学准备了一份“惊喜大礼”——历史重点知识讲解视频,用“真材实料”为高三学子助力!朱红彪:一起来尝尝作文干货盛宴

“同学们大家好!战疫不忘高考。我是朱红彪,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交流高考那些事。”3月28日下午四点,正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朱红彪的“高考云中对”答疑直播正式开始。

直播前,朱红彪老师在邮箱中向同学们征集问题留言,希望能在直播时“对症下药”。经过几天的收集整理,朱老师发现“高考作文”是同学们提问的热点,于是,一场朱老师“主厨”的“高考作文干货盛宴”来了!

“老师,怎样增强文章的思辨性?”朱老师在直播中为同学们提出了多个解决方案,比如,以哲学观点入文,运用对立统一等原理;适当承认自己观点的不足,“把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

“现在,我更加意识到了逻辑顺序的重要性。”直播中,朱老师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为例,讲解的“先破后立法”给高三年级的小雷留下了深刻印象。“老师,选用素材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写作文‘没话说’该怎么办?”“怎样才能避免作文偏题?”朱老师耐心解答,倒出了不少“干货”,“写作十八般武艺”让同学们大呼“过瘾”。

“朱老师的这场直播真是为我的高考语文加了一把劲儿!”观看这场直播的不仅有高三的同学,也有不少高一高二的“小将”。小林今年高一,他在任课老师的鼓励下进入了直播间,还大胆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他表示,老师传授的方法对他今后的写作十分有帮助。刘晓:过高考战“疫”桥,细心耐心戮力同心亲切的开场,熟悉的对白,正高级教师、英语特级教师刘晓准时上线开启直播。3月26日,这场在哔哩哔哩平台直播的网课《从高考命题看备考策略》广受同学们喜爱,“一键三连”——点赞、投币、收藏是在B站冲浪的00后们习惯的支持方式。

“线上授课确实与线下授课相比较师生互动方面受到很多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做了很多的探索。”刘晓老师坦言。在课前,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增强授课针对性,她特意增加了课前排疑环节。对于词汇、语法等相对知识量较大的专题,她与备课组一起提前编写导学案,让学生做好预习,这样老师在作业反馈中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要想课上不“翻车”,就得探索新举措。针对打字交流耗时比较长的问题,刘晓想了一些线上交流语言,比如使用数字1或字母Y代表是,数字2或者N代表否。在题目的设置上,也尽量使用一些选择类问题代替开放式问题,便于学生线上回答。偶尔,老师也会采用连麦,或者邀请同学担任小助教课前安排回答问题,课上直接呈现答案的方式。这既能反映学生问题,又节省了时间,给线上课堂带来更多的生机。

“总之,线上授课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老师心里更要装着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学习需求,并做到课前主动沟通,而不是心里只有教材,课上自言自语,忽视学生感受。”刘晓老师总结道。周建峰:备战高考的“闭关秘籍”“以前从没听说过‘数列人’这个概念,没想到知识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归纳!”上完高考直播课的同学们纷纷为数学特级教师、浙师大附中副校长周建峰点赞,刷满了“666”!

还没到晚上七点,就有很多同学守在屏幕前等待周老师的直播。数学是很多同学最畏惧害怕的学科,而它往往又是决定高考的关键。同学们做了很多题,但在遇到同一类型问题时依旧没有头绪。而周建峰老师的课就是这样“对症下药”,“这堂课不是为了解题,而是以数列单元复习为例,理解数学知识的建构和生长。”周老师说,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不变的,变的是考题的素材和命题的视角,只有从变化中寻找不变的规律,才能触类旁通。整堂课学生们思维的碰撞很激烈,从周老师提出的第一个任务开始,同学们纷纷用线条、文字、符号、式子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上传各式各样的知识画像和递推关系。“好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平时浆糊一般的数列知识瞬间被理清楚了。”画完知识画像

的璐璐说。

从知识画像,到问题演变、寻“源”问“流”,再到最后很新鲜的“数列人”,每一个环节都有别出心裁的安排,而这离不开周建峰老师及其团队对知识的精准把握、对过程的精心设计,一个小小的形式变化的框架图就花费了很多心思去研磨。很多同学担心的复习进度问题,在周建峰老师看来却不是最重要的,“一轮复习已经涵盖了高考的所有知识点,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握知识的脉络结构、试题的来源和问题的发展。”为了建立信心,周老师也提出建议,不要死钻难题,要把基础打牢。“这个阶段,题目是数学信心的基础,做的多了会的多了,信心自然就有了!”陈永芳:三条“锦囊妙计”,助力高考“过关”“这堂课效果很不错,学生不仅听课积极,问题回答也非常妥帖得当......”对于刚刚结束的“高考云中对”课堂,英语特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常务副校长陈永芳笑着评价道。“战士是不知道灰心与绝望的。”在课堂开始,陈老师引用了巴金先生的话作为对高三学生的鼓励。在她眼中,每一位高考生都是战士,而高考就如同过关斩将。作为老师,她能做的就是提供一个个“锦囊妙计”,帮助学生成功“过关”。

就现在高三学子“宅家复习”的特殊情况,陈永芳老师指出:“首先最重要的是心理关,在疫情影响下,高三学生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心理压力,这个时候就更要学会放平心态。”针对英语高考备战,陈老师就“单词关、书写关、阅读关”三方面给出了三条“锦囊妙计”。“在单词方面,词典是最好的老师。而书写更多会影响印象分,一手清爽的英文字会让改卷老师更加舒心。”简短的话语,一下子道出了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和细节。英语阅读,是陈永芳老师眼中至关重要的一关,她说道:“得阅读者得天下,不仅是因为其本身占比大,更因为它能成为其他题目的基础。”在直播课堂中,陈老师细致地解说了阅读策略,还用“Why、How、What”这三个英语单词生动诠释了阅读方法,同学们反响热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张俊美:“四部曲”“五看法”,精准出击助力高考

“老师,直播课程有回放吗?”生物特级教师张俊美的直播可谓“干货满满”,学生直呼听不够。除了高三的学生,还有很多毕业生慕名而来,重温张老师的课程。“要不是时间不够,我真想再多讲点。”张老师笑称。

此次直播的主要内容是生物选考中实验题的答题策略。关于这个答题策略,张老师总结了“四部曲”答题策略和“五看”评价法。所谓“四部曲”,指的是实验思路书写的四部曲。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前测)、第二步变量的设置与控制、第三步检测因变量并记录、第四步数据分析处理“五看”评价法指的是实验分析与评价的答题策略。一看对照,二看步骤,三看验证,四看材料,五看条件

“复习节奏不能乱,先把教材中相关知识掌握好,解决掉目前还存在的问题。通过建模,掌握相应的答题策略,把不会变会、变全面。从而在7月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张老师寄语毕业生。

除了浙师“王炸组合”准备的各科“独门秘籍”何通海老师还给同学和老师提出贴心建议

1

距离高考还有近三个月时间,高考考生需尽快找到“后疫情”时代的学习节奏,快速实现从居家学习与高考延期所叠加的焦虑不安到师生合力备考冲刺的转变。建议考生从三个层面入手:宏观层面要根据自己的首考成绩、学习基础与提升空间来确定高考目标,做到定位准确、取舍合理;中观层面要打造高考冲刺的软环境,把自己备考的信心、状态与节奏调整到最佳;微观层面则要把每一天学习的任务清单、实施过程与反思总结落实落细。

2

对二考科目要特别重视回归课本。要带着原有知识框架回归课本,重视从输入知识框架到自行输出知识框架;要带着各类题型回归课本,强调从知识点到知识块的追根溯源;要带着错题回归课本,着力错题的归类分析和整体分析,从课本中体悟出自身的不足。

3

高质量练习是高三后期复习的重要抓手,要特别重视发挥各类练习考试的功能。综合练习要从分数定位、时间把握、策略选择来提升应试能力,专题练习要重在查漏补缺,基础题要强调学科语言和答题规范,少量的难题与新题用来训练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4

老师要重视“后疫情”时代学生的学习品质的变化。居家学习、线上学习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但学生的学习习惯、时间观念、课堂效能均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围绕学生的个性需求与教师课堂的整体推进,要寻找最佳结合点,用分层、分类、分项的学科复习课程来实现多样而有选择,就学生而言,适合的才是有效的。

正如老师们提出这样的美好期望“坚定信心,稳定心态,向着既定目标冲刺!”“大好春光我不负,美好前程不负我。祝同学们好梦成真!”春光明媚,复学在即愿学子们都能获得志在必得的辉煌我们浙师见!

(直播现场花絮)记者丨甘素凡 罗颖倩 林慧贞 叶梦瑶施潇肴 田晨晨 张冰今日编辑丨徐润喆责任编辑丨赵菡婧

浙师防疫在行动

编辑:赵培灼

(本文转载自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