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举办湖畔思享汇之“美国城市‘乌托邦’——郊区新城镇漫谈”线上主题讲座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2020-05-26 00:00 浏览量: 4199

5月21日,山东师范大学由校团委、历史文化学院团委联合举办的“湖畔思享汇”主题学术讲座线上开讲。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年教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李娟以“美国城市‘乌托邦’——郊区新城镇漫谈”为主题进行学术分享。学院2018级部分同学、2019级全体同学参与此次学术讨论。

此次讲座,李娟以“乌托邦”入手,从美国城市发展简史、郊区发展状况、美国新城镇解读、城市规划发展四方面来阐释美国郊区新城镇的发展历程。首先,李娟以历史分期为节点,分析美国城市发展简史。她指出1920年是美国由传统城市化迈向新型城市化的转折点。传统城市化以城市为空间载体向城市集中型发展,而新兴城市化以大都市区为空间载体向多中心格局和城乡统筹发展,并引用不同学者对“郊区”概念的不同定义,阐释郊区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解释“郊区”与“郊区化”的异同。之后,李娟介绍了二战后郊区爆炸式蔓延的原因,即战后生育高峰、城市生活质量下降、城市病蔓延等,并分析了由莱维特父子开发的流水线式房地产建造方式及其重要作用。

李娟指出战后郊区的共同特点为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密度较低、建筑样式雷同、易获得但不具保值意义和收入阶层及种族构成方面的同质性,并总结了战后美国郊区蔓延的三大破坏性影响——郊区生活太过均质化,缺乏多样性与色彩;个人主义泛滥;过度消费和过度浪费主义盛行。在此基础上,李娟从私人开发商和联邦政府两个角度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新城镇进行解读,分别介绍了以罗伯特·西蒙为代表的私人开发商对于郊区地位保持的观点及美国联邦政府在新城镇开发过程中的作用,并对其给予肯定。

最后,李娟以城市规划学者彼得·卡尔索普等人的观点引入新城市规划理论,强调新城市主义是对田园城市等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和扬弃,并指出美国新城镇的20余年开发运动提出许多值得肯定的方法和原则,但如何定位和评价美国的创新城镇开发运动仍需研究。

在讲座提问环节,对同学提问题李娟进行了详细解答。首先,对于“中国城市区域规划是否与美国相似”的问题,她认为,城市是发展的有机体。在美国新城镇发展过程中存在与中国不同之处,中国城市区域规划应结合具体国情,因地制宜,不应一味模仿,流于形式。之后,对于“中国作为后发的城市化国家,能否放开土地产权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她认为在中国,土地产权私有化不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发挥政府和市场合作效应,另一方面应与国民素质提升,法律制度及市场机制完善相结合,立足自身发展城市化。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此次湖畔思想汇作为学院本年度首场线上学术交流讲座,其成功举办为后期多样化学术活动开展做出初步有益探索;有效开拓了学生史学研究的视野,对美国郊区新城镇的发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

编辑:刘晔

(本文转载自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