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课”是怎样炼成的?

2018-12-26 20:08 浏览量: 2440

庆幸的是在华农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在路上,而且正越来越多……... hzau_news_center
有这样一些课程:既让同学们怕、又让同学们爱;过了几十年之后,校友们回忆起来都会想到这门课、这个老师。日前,记者走进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采写期中教学检查中涌现出的“金课”故事,记录践行课堂神圣的师生群像。“上课比其他任何工作都重要”“如果你1点50走进教室,你会发现,严建兵老师已经在教室,正和同学们交流”,生技1502班的左家辉说,“很多时候,我没有老师来得早。”严建兵是生物技术基地班专业基础课《遗传学》课程的任课老师,还是生科院和植科院《学术道德和规范》必修课的任课老师。同时还担任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副主任。在繁忙的科研、指导研究生和公务活动的同时,严建兵更加在意课堂的教学,72个学时的《遗传学》理论教学,他极少请假或者调课。“上课比其他任何工作都重要”,他的遗传学课堂除了期中和期末考试之外,还有多达10次的课外作业和数次平时测验,“我们现在就是要给学生‘加负’”。“我从不在课堂上讨好学生!”严建兵的课堂,除了给自己立规矩,也给同学们立规矩,比如不准玩手机。看到有同学听课玩手机,他会毫不留情的批评制止,要求学生把手机关机装袋暂存。在他的课堂,曾经有过一个“暂别手机”的约定,如果有同学能将手机连续关机24小时,就请他们“下馆子吃大餐”。他用提问代替点名,一堂课连珠炮的提问,并随机让同学起来回答,让课堂既紧张又活泼,也让同学们不敢轻易逃课,因为提问不到,就意味着总成绩会减少3分。一堂好课,讲授的专业知识一定要系统、前沿。上周《科学》杂志最新的遗传学发现,可能就是本周遗传学课堂的示例。“一个对最新科技前沿保持敏感的老师才能准备出高质量的课堂!”一堂好课,受益的不止是专业知识。生技1601班的雷茹静记得,严建兵和同学们开放式的探讨,如“既然人是猴子进化而来的,那现在的猴子能不能再进化成人?”常常引起同学们激烈的争论;他会不时推荐课外书籍并加上自己的评论,总能吸引部分同学的兴趣。“这些超出遗传学专业知识之外的教育,让这门课更有温度,也更有生命力”。从“约法三章”到“肯定教育”问到涂礼莉老师,如何讲好一堂课?涂老师的回答很简短:“严慈相济”。每学年《基础生物化学》的第一节课上,她就和同学们约法三章:上课不准迟到、不玩手机,预习每一章时画一份思维导图,按时完成每一章习题集。很简单的三则“规矩”,执行下来了就会不简单。有一次上课铃声响起后,一位同学匆匆忙忙地从后门溜进教室,涂礼莉看到了便把他叫到第一排听课。课上有同学打瞌睡,她就会点他们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时,被点到的同学会有些难堪;慢慢地,课堂风气就好了起来”,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涂礼莉还推行“肯定教育”。课堂上,同学们经常听到类似于“这个思路很不错”的鼓励。课间,她会来到同学们中间,聊一聊学习、生活近况。涂礼莉说,“和同学们逐渐熟悉起来了,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我就知道他们是否听懂了,是否感兴趣,以便及时调整讲述的内容。”一门课凝聚30余届校友的共同记忆1983年,28岁的雷朝亮第一次登上了《普通昆虫学》这门课的讲台。这一站,就是30多年。2018年,他正式退休。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朝亮奖学金基金”在植科院成立。基金首批接收了96笔捐助,全部来自雷朝亮教过的学生。在基金成立仪式上,很多上过雷老师课的校友都表示,大学里最难忘的回忆之一就是《普通昆虫学》的暑假野外课程实习。在两周的时间里,每位同学都要采集20个目、100个科以上,至少300只昆虫。从设施简陋的城际大巴车到宽敞的校车,从桌板和稻草拼成的床铺到舒适的农家旅舍,不同时期的实习条件差别很大。但雷朝亮老师严谨、勤勉,专业上要求功夫到家、生活上关心细致入微的形象却成为了同学们共同的回忆。如今,雷朝亮的学生周兴苗接力承担了《普通昆虫学》的教学。除了接下教学任务,还有数十年坚守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小到某两步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大到授课范围与方式,课程组的老师们都会通过集体备课来及时优化完善。大三的同学们抢着选这门课“我大二的时候学长学姐们就极力推荐这门课。”在回忆起自己选修《食用菌栽培学》的初衷时植物保护1504班的马琼可这样说道。在植保专业,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都选修了这门课。这门课的特点在于课程与产业紧密结合。正因为如此,在大三上学期开设的这门选修课,被同学们抢着修。课程中,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同学们可以把菌类种植过程中必经的环节全部实操一遍。“有些操作过程技巧性高,边老师就亲自给我们演示。”边银丙弯腰挥舞铁锹拌料的场景至今还印在马琼可的脑海里。除此之外,边银丙还组织同学们到武汉周边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基地调研。如何批量化种植菌类,怎样在外界环境不同的情况下保证加工品质,产品上市要经过哪些标准严苛的检验。通过课程调研,从种植、加工,到包装、上市,一个完整的现代食用菌生产与加工产业链构建在同学们脑海中,同学们也经常震憾于全自动化的现代生产体系,对即将到来的就业应聘受益良多。“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用心上好一门“金课”,为同学们打开探索世界的窗户,播下兴趣的种子,未来必定收获满满。庆幸的是在华农有很多这样的老师在路上,而且正越来越多……文字|学通社记者 王鑫月封面图|李欣钰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2022年度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6/04 从医药研发到运营管理,交大TFMBA如何助力学姐职场转型升级?招生开放日与你相约!
- 06/05 活动预告|香港大学在职制MBA课程宣讲
- 06/06 活动报名丨2025北大光华EMBA公开课——合肥站
- 06/06 走进歌尔股份| 2026人大商学院MBA“创变者”系列公开课(第三站·潍坊)开启
- 06/07 华东政法大学MPA校园开放日 | 6月7日,约你来逛“百年圣约翰”!限定好礼、苏河漫步、招考解读……速速报名!
- 06/07 6月7日@深圳,揭示新经济形态下科技企业估值的逻辑
- 06/07 重磅活动 | 6月7日蒋炜教授深圳全真试听课堂抢位中,带你解析AI Agent驱动的组织变革密码!
- 06/07 西安交大MBA/EMBA项目2026年招生政策发布会报名!
- 06/08 活动 | 中欧Global EMBA校园开放日,6月8日,上海
- 06/08 重磅活动上新 | 一堂改变职场思维的的商科课程!交大安泰MBA授课师资路琳教授带来全真试听课堂,解码AI重塑的职场生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