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方法”讲座火热举行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2-12-04 16:56 浏览量: 2743

11月26日晚,“复行”公共管理讲座第二期正式举行。本期由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原院长、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童星教授主讲,主题是“应急管理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方法”。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熊易寒副院长出席欢迎,院长苏长和教授、竺乾威教授提前表示欢迎。公共行政系主任李瑞昌教授主持本次讲座,国务学院陈水生教授、张平副教授、孙磊青年副研究员等多位师生以及外校师生代表参加,腾讯虚拟会议室座无虚席,仍有百余人在线等候。

针对案例研究中“事件-过程”方法的“软肋”,童星教授及其团队倡导使用“过程-结构”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四类:

1、“两维四分”类型学研究,即按照某些标准对纷繁复杂的研究对象异中求同,分门别类,化繁为简。

2、“循环往复”过程论研究,基于学界和事务部门的传统,采用“风险-灾害(突发事件)-危机”连续统框架解释应急管理过程。

3、“对立统一互动”的矛盾分析法。作为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之首,矛盾分析法具备普遍客观性,适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几乎所有领域,同样,对立统一的矛盾分析法在风险灾害危机领域也大有用武之地。

4、“三国演义”式的多主体结构研究,通常情况下,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不同程度能动性的“主体”,且其数量众多,需要研究多方关系;例如,“国家-市场-社会”的“三分法”就是常见的“三国演义”式的方法;再如,管理学领域中的“多元合作治理”理论也是这种方法的典型代表;

5、类比式的模型建构,即用具体形象的图形类比国家治理结构;例如,结合“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模式,童老师提出了“彗星”结构来概括我国的应急管理结构,分析我国政府纵横向结构关系。除上述五种方法之外,应急管理研究的理论建模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当下的大数据建模,情境建模,沙盘推演,情景模拟等方法。

提问交流环节,公共行政系孙磊青年副研究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提出了问题,即如何用矛盾统一法去分析和理解二十大报告中的“大安全、大应急”的内涵,以及应急管理研究如何开展跨学科研究的问题。童星教授认为,第一个问题,可以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来统领大应急、大安全,抽象层面上,可以将其看成一般与特殊、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第二个问题,要加强学科知识群建设。针对陈水生教授的超大城市风险治理问题,童星教授提出,“目前我们的超大城市本身存在很多风险隐患,统筹发展与安全等主题都可以作为城市治理的研究课题和兴趣点。”另外,童星教授一一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并勉励博士硕士研究生和青年学者,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加强新技术工具学习,深入开展实践调研等,持续提升自我和推进科学研究。

最后,李瑞昌教授用了三个“未想到”:未想到中青年学者学生对童老师如此热爱,未想到对应急管理理论建模如此之需要,未想到童老师报告知识如此之广、思考如此之深和提炼如之精,并表示与大家一道多向前辈学习、多进行理论思考,为应急管理研究添砖加瓦!

新闻撰稿人 | 张新丽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