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秩序转型中的国际组织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成功举办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0-12-09 09:55 浏览量: 3758
<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20年12月5日,</span><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国际秩序转型中的国际组织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span><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复旦大学文科楼成功举办。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外交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湘潭大学、云南大学等机构的30多名学者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加了本次研讨会。</span></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在会议致辞环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苏长和教授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与欢迎。苏院长指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有悠久的“大政治学”传统,强调政治学学科与公共管理学科的融合发展,目前国际组织的公共管理已经成为这种学科融合发展的“最佳增长点”之一。我国以往研究存在公共管理侧重国内、而国际政治侧重研究大国政治外交战略的特点,在当今国际组织公共管理的重要性逐步凸显的背景之下,国际政治和公共管理学科应该更加紧密地融合发展。</p> <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em;">【第一场】</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野教授考察了现有理论对国际秩序的分类,并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思考提出了国际秩序的“礼治”概念,认为礼治秩序可以与均势秩序、霸权秩序等不同国际秩序兼容,并可以通过与宪政秩序,即“法治”结合,为全球治理做出更大贡献。</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宏松教授以韩国和阿根廷的劳动市场*条件为例,考察了IMF对不同国家设置的劳动市场*条件的侵入程度存在差异的原因,认为劳工、政府与IMF的三方议价互动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劳工的议价能力大小将影响IMF设置的劳动市场*条件的侵入程度。</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熊爱宗副研究员介绍了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及其对中国国际金融地位的影响等内容,并对后疫情时代的IMF改革方向进行了展望。他提出中国可以通过加大对新借款安排的出资比例、推动特别提款权的分配方式调整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在IMF中的国际地位。</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孙芳露博士通过定量方法,研究了联合国辩论中各国发言呈现出的时空变化,对各国在不同议题上的发言活跃程度、各国在特定议题发言中体现出的情感倾向、各国惯于使用的特定词汇等内容进行了文本分析,主张作为观察各国外交政策重要窗口的联合国辩论发言应该在国际组织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重视。</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黄宗昊博士回顾了历史制度主义在国际关系领域的发展历程,提出历史制度主义的四大内涵:制度重要、权力途径、整体观点和过程意识,并认为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在国际制度研究领域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尤其是有望对国际制度变革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营养。</p> <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em;">【第二场】</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贾开副教授从数字技术全球治理入手,分析了数据跨境流动、数字税收、数字货币和人工智能等四个方面,并认为全球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进入“成熟期”与“摩擦期”,现有治理进程挑战与机遇并存,全球治理冲突将进一步复杂化。</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唐莉教授以中美关系恶化作为研究背景,探讨了中美关系恶化背景下的附带损害——科技脱钩,并通过双重-三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中国赴美求学人数以及国际航线等数据,分析认为中美关系恶化导致赴美人数下降,科技成果受到影响。</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张春研究员分析了国际发展政策的前沿形势,探讨了以人为本与非人关切,指标化治理与规范化治理,发展筹资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展筹资与全球发展治理私有化,国际团结与多边团结等五对关系,指出在当前全球发展伙伴关系面临冲击的情况下,中国若想有所作为,学界及政策界需要提前准备,呼吁学者们积极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过程。</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绍峰副教授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行了分析,指出了AIIB和RCEP的特点,即以流动性为核心的经济目标,以多边主义作为手段,认为中国创办AIIB和推动RCEP,是致力于为现有国际体系筑牢根基,而非是现有国际体系的修正行为。</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赵剑治副教授以新旧多边发展银行的关系为主题,运用定量方法对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亚洲开发银行(ADB)之间的关系——竞争还是补充——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来看,AIIB比ADB要成功,这部分得益于AIIB与世界银行、ADB的联合融资、人员的互动等,但两者的竞争态势未来难以难免。</p> <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em;">【第三场】</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漆海霞副教授通过借鉴前景理论并对联合国大会的投票进行了定量分析,考察了当前中美战略竞争的主要特点,认为当前美国更侧重主动出击,而中国则更多是稳妥应对,与之对应的分别是两者不同的风险偏好与风险厌恶的战略选择。</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毛瑞鹏副研究员分析了中国对联合国发展系统资助的特征,发现中国的资助偏重于与发展有关的活动且核心资源捐款的比例较高,指出中国可以通过增加多边发展援助在中国对外援助中的占比、充分利用集合基金和专题基金的投入等方式为联合国发展系统做出更大贡献。</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余博闻博士将国际组织变革相关理论归纳至“国家中心主义”和“国际组织中心主义”两个路径,并对各路径下的国际组织变革中层理论进行梳理,指出国际组织变革理论演进的驱动力在于处理国家主导性与国际组织能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国家维度和国际组织维度上扩展对具体变革机制的理解,并提出了综合性的国际组织变革分析框架及其实践启示。</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何奇松教授分析了国际太空治理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治理机构的各自为政缺乏协调、表决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工作的被动性等,并提出了机构改革可能的方向,如借鉴欧盟的双重表决机制、对太空治理机构进行扩容以增强代表性等。</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韦进深副教授从制度情境、关系情境、常人情境和集群情景四个维度考察了后疫情时代国际能源治理的制度变迁,分析OPEC成员国与非成员国、石油生产国与非生产国之间的政治博弈,并指出了中国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路径选择,即积极设置或参与设置能源治理的国际议程。</p> <p></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2em;">【第四场】</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张发林副教授对全球金融治理的体系分析框架与变革路径进行研究,提出了全球治理体系的三个要素,即主体、客体和载体,搭建起组织结构+体制互动的分析框架,并对体系变革的“统筹兼治”与“分而治之”选择及制度与权力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行了探讨。</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俞晗之研究员探讨了全球治理机制复合体的演变规律,提出同样是新兴技术的治理,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治理主体路径的研究问题。她认为全球公共产品可分为最终全球公共产品和中端公共产品,全球治理议题具有三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全球治理机制复合体的演变逻辑。</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曾向红教授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状态及其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现有研究路径及上合的发展状态,提出了成员国的国力分布、多边合作方式等观察指标,并认为上合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多轨状态,中国可以通过加强大国协调来推动上合组织发展。</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聂文娟副教授主要探讨了中美在东南亚地区秩序转型中的理念之争,认为在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中美两极竞争格局,中国提出的秩序理念为互惠合作的关系秩序,不同于美国提出的自由民主秩序,两者的内涵和构想互不相同。中国与美国在东南亚国际秩序转型中的理念竞争会进一步加剧。</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湘潭大学喻珍博士围绕着中东地区的国际组织展开分析,通过对中东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次区域组织——海合会的经济、安全等领域的概况进行实证探讨,认为中东地区存在螺旋上升的合作,中东地区并非完全是地区主义的“黑洞”。</p> <p></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em;">会议最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朱杰进副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朱老师指出,本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会议的主题——国际秩序转型中的国际组织与公共管理。各位学者的研究并没有局限于微观层次,而是能够从国际秩序转型的角度进行分析,充分展现了学者的能动性,也体现了国际政治和公共管理两个学科对国际组织开展联合研究的巨大潜力。</p> <p></p>
编辑:煊彧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