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书讯:《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第26辑出版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0-10-20 14:04 浏览量: 5502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第26辑于2020年7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黄河教授、美国研究中心汪晓风副研究员担任本辑共同主编,主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改革》。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深刻调整。一是在贸易领域,民族主义、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冲击了多边贸易体制。二是世界贸易组织自身存在着争端机制不畅、例外条款被滥用以及应对单边措施无力等问题。三是数字贸易等新贸易形态也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提出新挑战。针对上述问题,主要大国、国际组织和国际论坛相继提出应对方案和议程,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走向和大国博弈的重要议题。

《中国与世贸组织改革》一书主要围绕世贸组织改革的动力、领域、共识和议程等领域展开,具体包括: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根源和动力;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所涉及的领域和问题;中国的立场和主张如何成为各方共识进而有序推进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各项议程;促进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的路径等。

依据上述思路,编辑部将《中国与世贸组织改革》一书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从“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互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动力和议题”和“区域合作与发展”加以深入阐释,编者力求从全局角度、运用多层视角为读者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启发。每一个板块都包含数篇文章,由对相关领域有专门研究的学者执笔,反映了有关研究的前沿观点。

这一组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突破了以往对于世贸组织改革研究的传统经济学框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为有关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考路径。同时突破了以往研究单纯聚焦于世贸组织改革具体议题研究的思路,对各国国内、国外的政治、经济等形势进行全面考察,深入发掘影响世贸组织各成员国对改革路径产生不同偏好的深层原因所在。

两位编者希望引起读者对世贸组织改革问题的重视,进而推动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同时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建设,也能提供相应的借鉴与启发。

目 录

编前语 /黄河 汪晓风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互动

中国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变革——兼论中国与国际贸易规则改革 /孙溯源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国际公共产品的视角 /黄 河 何家萱 纪昊楠

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互动机制研究 /刘新智 张鹏飞

税收竞争与合作背景下国际税收规则的重构与中国选择 /杨海燕

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动力和议题

中资跨国公司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生存环境:一个政治学的分析框架 /沈明杰

美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战略考量与潜在影响 /王联合 张 翔

日本对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政策取向 /丛琬晶 贺 平

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失灵与重构——基于博弈分析视角 /钟惟东

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国际投资规则演变与展望 /郝宇彪 鲍丙朋

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背景下数字贸易规则的构建 /汪晓风 王正珺

区域合作与发展

中俄印三角互动与扩员后上合组织区域公共产品供给 /陈小鼎 王翠梅

澜湄次区域合作与大国关系 /罗圣荣 杨 飞

“一带一路”交通设施联通对贸易增长的影响——现实进展与研究路径 /马 斌

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及其贸易动力研究 /陈亚州 罗 金

越南中央高地山地少数民族问题的由来、演进及影响 /李 涛

中亚与南亚经贸联通的进展及评析 /李 亮

国际水道一般性原则与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 /吕 星

中亚阿姆河水资源管理机制探讨 /惠 军 李依萱

黄 河

教 授

黄河,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域性公共产品、跨国公司与国际关系、海外投资风险、公共产品与全球治理和国际经济规则等。

汪晓风

副研究员

汪晓风,国际政治博士。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政治与外交、网络安全与网络外交等。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国际与公共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