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冰冷输液体验:上海理工大学MBA学子开发可移动输液加热器

上海理工大学
2025-03-13 17:03 浏览量: 1810
 智能总结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响应时代号召,培养众多创新创业人才。近期同科数科杯第一届“志远+”创新创业项目大赛举行,管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推出获奖团队系列专访,本期为可移动输液加热器获奖团队专访。该团队由王彬、赵蒋奇组成,其项目解决传统输液加热痛点,研发智能温控装置,已完成样机研发并计划申请发明专利。团队分享了创业想法萌生契机、比赛收获与挑战应对等,还谈及上理管院学习氛围、学术资源的作用。未来团队计划成立公司,且“志远+”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发布、基地成立,将助力上理学子创新创业。

关联问题: 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如何?团队如何推进商业方案?上理校训对团队有何影响?

“百年沪江,思学志远”。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积极把握中国与全球发展的历史机遇,响应时代号召,鼓励上理学子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近期,同科数科杯第一届“志远+”创新创业项目大赛顺利举行,参赛选手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上理管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策划推出“志远+”创新创业项目大赛获奖团队系列专访,深入探寻他们的心路历程和背后故事。本期推出三等奖项目——可移动输液加热器获奖团队专访。

三等奖项目

可移动输液加热器(王彬 赵蒋奇)

奖金:¥50,000

Q可以对团队成员和获奖项目进行一下介绍吗?

“可移动输液加热器”项目团队由王彬和赵蒋奇两位研究生组成,跨学科背景涵盖医疗器械、工业设计与市场营销。该项目旨在解决传统输液加热方式在温度控制不稳定和移动性差等方面的痛点,创新性研发内置锂电池的智能温控装置,能提供±0.5℃的高精度恒温控制,确保液体温度的稳定性。通过与专业制造商的ODM合作,团队已成功完成第一代样机研发,并计划申请两项发明专利。该产品不仅适用于输液加热,还可广泛应用于鼻饲、肠内营养等医疗场景。市场调研显示,其潜在用户规模超过800万人次,展现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应用潜力。

Q你们是如何萌生这个项目的创业想法的?又是怎样的契机让你们决定共同开启这次创新创业之旅?

我们均从事医疗器械企业的研发工作,期间王彬注意到手术室中的温毯仪在温控技术上的优势,意识到这一技术可以延伸应用至民用领域。去年,在参与某三甲医院温毯仪设备调试时,王彬亲眼目睹输液患者因液体温度过低而产生不适,突然想到:这种温控技术不仅能有效缓解手术中的温度问题,而且也能解决输液过程中温度不稳定给患者带来的困扰。正是在这一刻,他意识到将这技术进行创新改造的社会价值。恰逢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推出“创新创业”系列活动,在张峥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团队将最初的技术构想落实成具体的商业方案,并顺利转化为参赛项目,最终赢得比赛认可。

Q参加这次创新创业比赛,团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

在创业过程中,团队成员间的互助和合作起到了关键作用。每位成员的专长和贡献,确保团队能够在不同阶段克服困难。此外,导师的学术背景和专业指导帮助团队在决策时做出理性选择;往届学长的经验与分享为团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特别是秦健学长的演讲对团队产生深刻影响。他的战略视角和对行业趋势的分析,使团队受益匪浅。

创业过程中,税收、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政策不稳定性对团队构成极大挑战。为应对这些风险,团队决定从小规模开始逐步扩展,不盲目追求短期规模,着重确保产品质量,通过持续改进,稳步推进战略目标实现。

Q上理管院的学习氛围和学术资源,对你们团队的组建和发展起到了哪些关键作用?有没有哪位老师或者课程给你们的创业想法带来重要启发?

感谢上理管院提供此次比赛机会。学院的务实作风、鼓励创新的氛围以及“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均为团队参与和项目发展提供持续支持。课程中的精益创业理论帮助团队在生产流程上进行优化,降低了制造成本。张峥教授的课程通过系统讲解创新的本质及当前热点话题,帮助团队从战略层面思考并迅速建立发展框架和方向。

Q当时在备考时为什么会选择上海理工大学?

选择上海理工大学是基于理性分析和职业发展的考虑。作为全国唯一设立独立医疗器械学院的高校,上海理工大学在医工交叉领域的积淀为学生提供了独特的学习平台。在学习过程中,“校外导师”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使团队能够系统掌握管理知识,并通过实践积累丰富经验。这种“实践+管理”的双重培养模式,为我们从工程师向创业者转型提供关键支持。

Q在上理度过的研究生学习生涯,有哪些收获?

回顾研究生生涯,团队深感上理“信义勤爱 思学志远”校训精神的影响和传承。在这两年里,团队系统学习工商管理知识,掌握严谨的科研方法,在拓宽视野的同时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在创新创业课上,师生们对于“技术温度”的讨论,促使团队坚持“以仁心铸器”的创新理念。展望未来,团队计划成立医疗科技公司,首期目标是完成产品认证并推动上市。

2023年度论坛暨上海理工大学MBA二十周年盛典上,“志远+”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发布。该项基金来自校友和校友企业的捐赠,学校和学院冀望以此孵化出一批创新型项目企业,以促进教育与创新、产业、资源、人才深度融合,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长期蓬勃发展;2024年度论坛现场,“志远+”创新创业基地正式成立。作为一个集创业孵化、技能培育、经验共享及成果展览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基地旨在为青年上理学子创业道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在此,特别感谢上海理工大学2006级MBA校友李文龙先生的慷慨捐赠,给予学院发展的大力支持。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进一步点燃上理学子创新创业热情,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辉煌!

编辑:许力文

(本文转载自上海理工大学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