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安泰发布2024中国大城强城指数,深圳居首,长三角数量最多
2024年8月28日,第二届深圳产业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举办,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深圳校友会、上海交通大学安泰MBA深圳在校生联合会协办。论坛围绕城市产业科技创新,来自上海、深圳两地的学者专家及校友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编撰的《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及《创新之城:谁在引领强城时代》的正式发布,专家教授们就产业、创新与城市展开深度交流。
本次论坛获得多家知名媒体的关注报道。
深圳商报
深圳发布
全国59座城市上榜
深圳居首,长三角数量最多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于2022年6月15日正式发布,主要聚焦城市经济的效率、实力和潜力,以及民生状况,是观察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窗口”。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课题组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陈宪表示,中国大城强城指数是对城市GDP排行榜的一个补充和完善,一如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是对各国GDP排名的补充和完善一样。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2024》根据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做出更为完善的调整。一方面全面评价劳动、土地、资本等七个要素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增加“百亿元及以上市值企业个数”,反映企业家和管理要素的贡献;增加“城市数字化发展水平”,反映数据要素的贡献;另一方面,增加综合反映城市民生水平、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的指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替代“人均GDP”更直接地反映城市民生水平;增加“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反映城市环境质量;增加“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反映城市公共服务。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2024》指标体系
报告根据上述指标,选取了全国GDP在5000亿元以上的59座城市,在各指标上的排位相加即为指数值,指数值从低到高排序,得到《中国大城强城指数排行榜2024》。
根据报告,深圳在全国59个大城强城中,位列第一,在资本生产率、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百亿元及以上市值企业个数、城市数字化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指标方面排名前列。其中资本生产率位居第一。
在强城分布上呈现一定规律。首先,在GDP规模上,强城占据重要地位,且对全国GDP增长做出主要贡献,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增长极。从占比上看,2023年,59个强城GDP占全国GDP比重达到57.5%。从贡献率上来看,2023年,59座强城对全国GDP增长的贡献达到60.48%。这意味着一半以上的GDP增量在这些强城产生,强城发挥着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作用。从拉动率上看,相较于2021年,全国GDP增长9.69%,强城拉动了5.86个百分点。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强城时代。
在空间分布上,长三角城市群拥有强城数量最多,为19个。山东半岛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紧随其后,分别拥有6个、5个、5个强城。2023年城市群内强城GDP之和占全国GDP比重,排名最高的城市群分别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比重分别为18.23%、7.56%、6.12%。
《创新之城:谁在引领强城时代》
新书发布
论坛上,陈宪教授团队的最新力作《创新之城:谁在引领强城时代》新书发布。本次论坛邀请了新书的其中四位作者,分别进行主题分享。
1中国创新之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现代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钟世虎以《中国创新之城》为主题进行演讲。他提出,创新之城形成的逻辑根植于区位禀赋,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特色。首先,具有一定的地理区位优势是打造创新之城的必要条件。其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将与“人口”这一要素在城市的分布保持一致,而由于不同城市先天具备的和后天形成的创新禀赋有所差异,创新之城也会各有千秋。他还表示,要客观理性地看待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为代表的政府主导的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的作用,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城市有它的独特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原因,也可能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
2城市内创新的活力之源
南京审计大学联合研究院校聘教授彭冲作主题为《城市内创新的活力之源》的分享。他认为,在信息时代,面对面的交流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见面”可以点燃创新的火花,传递更加有效的软信息,强化信任与合作。多对多的交流还可以搭建共享创意的舞台,并由此引入到咖啡经济,咖啡馆如今已是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也是许多“创意之缘”的发生地。他表示,城市的中心城区作为人口密集区,其向心力便是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在分析了见面的魅力、咖啡馆的魔力、中心城区的向心力、空间品质的吸引力之后,他提到,创新要素的拼图还需要品质生活、智慧园区、第三空间和互动禀赋。
3中国城市的创新力:资本的视角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夏立军作了主题为《中国城市的创新力:资本的视角》演讲,他从资本视角观察城市创新,分析了资本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以及中国重要城市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排名。随后他将知识产权视角与资本视角作比较,分析了城市专利总数与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等数据,他认为,影响城市创新力的因素包括:地方的国有经济比重、政商关系健康程度、交通地理便携程度、大学数量和质量强度等。他以“大零号湾”为例,分享科创生态系统的成功案例,指出交大系企业和资本市场共生对“大零号湾”创新活力的驱动作用。
4从“产业创新”到“创新之城”
陈宪作了主题为《从“产业创新”到“创新之城”》的分享,他从“ 全球城市产业创新指数 ”的框架讲起,生动阐述了创新第一城的“雨林、基石和政府”的概念,并从企业家创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三个方面来分析产业创新的过程。他以深圳为例,向在场嘉宾展示了创新第一城的“天时、地利、人和”,结合深圳“20+8”产业集群、深圳都市圈和深中通道等,阐述了创新主体的特点、创新和产业生态的特征及其生态各组成部分的关系网络图,深度分析了深圳创新模式的特征与产业创新的密码。
随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丛书主编陆铭、《创新之城:谁在引领强城时代》作者陈宪、夏立军、钟世虎、彭冲及机械工业出版社经管图书第二事业部副经理章集香、编辑姜兴赫的见证下,《创新之城:谁在引领强城时代》正式发布。这本书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全球27个城市的创新画像。围绕中国城市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创新中获得增长新动能,书中重点探讨了城市创新力之源何在,大学、资本如何激活城市的创新力等鲜活话题。
△《创新之城:谁在引领强城时代》
主题演讲
陆铭作主题为《产业、创新与城市》的演讲。他向在场嘉宾分享了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用工数量、工价等数据,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景气先行指数和这个指数背后的故事,他向大家阐述了指数的累积性、集聚性、偶然性和未知性,并由此引入到创新的特征、城市与创新的关系、政府与创新的关系。他指出,在后工业化时代,地方政府应加大其推进创新的影响力,通过普惠式政策促进创新,同时对平台经济的演化要包容,以此激发基于数字的创新,营造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中国大城强城指数(第2版)报告2024》是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行业研究院)系列智库产品,《创新之城:谁在引领强城时代》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丛书之一。本次指数报告和新书的发布,充分发挥了上海交大国内顶尖高校的品牌优势和办学资源优势,进一步彰显了上海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行业研究院)行研成果的品牌影响力,研究院在行业研究、智库建设、人才培养、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开展务实高效工作,为深圳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扎实的决策依据,能够更好地为城市规划与发展建言献策,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大安泰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