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在职金融MBA 2024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拟):唐锦炜——无所求必满载而归|FMBA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24-04-28 10:52 浏览量: 1937

古语有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其意指当一个人的心无物无尘、明亮澄澈时,他便会生出清净心、智慧心、平常心。

这是唐锦炜很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直以来相信并追寻的境界。

在金融行业浮沉十四载,作为信用风险管理从业者为其所在公司规避过大量损失,唐锦炜却没有让自己的心染上多少“班味儿”,他依旧真实地面对自己、对待他人,透过纷繁的表象看到纯粹的本心,“这可能和我从事的工作也有点关系,风险管理说穿了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唐锦炜笑道。

于他而言,重返校园、在复旦国金在职金融MBA项目就读,也是一段难得纯粹的时光。在这里,他通过课堂学习完善自身的金融认知体系,他与同窗好友组队拿下九鞅杯模拟实训全国第一,他奔赴英伦聆听大咖授课、领略艺术之美,他通过课内外交流拓宽金融视野……“但行好事”的唐锦炜,最终满载而归,奔向更加美好的前路。

人物介绍

唐锦炜

FMBA PT+ 2024届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拟)

就职于:

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风险管理部 高级风险经理

获得荣誉:

第三届“九鞅杯”全国高校FICC模拟实训大赛 一等奖

学业二等奖学金及特殊贡献奖学金

“非科班生”的进阶之路

唐锦炜并不是金融专业出身,事实上,他是个学习信息管理的理科生。毕业后,出于个人兴趣和能力,他毅然决然投身金融行业,先后经历银行、保险资管、基金三个不同领域的风险评估和信用评级相关工作,对于金融的认知也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而不断提升。

14年的职场历练让他对金融、特别是资管体系有了一个整体性、全面性、深度化的理解和掌握,但金融行业的快速迭代更新让他感受到一种“急迫”。他迫切地想要了解金融运作的底层逻辑,构建独属于自己的业务分析框架,完善自身的金融认知体系。于是,唐锦炜决定继续深造,通过系统性学习快速实现能力进阶,锤炼并增强自身在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唐锦炜所在的TechMark课程小组拔得头筹

作为强计划性的“J人”,唐锦炜在选择复旦国金在职金融MBA项目前也做了多方位的考察:该项目依托复旦大学这一底蕴深厚、国际知名的高校,所属学院年轻有活力、创新而进取,课程设计既有趣味又有干货,特别是通过综合实践进行体验式教学的LIVE课程(Learning through Integrated Vicarious Experience),授课老师大多兼具高学术造诣和强职场成就……这些对于希望增强职场竞争力、扩大金融知识储备的唐锦炜来说,很是具有吸引力。

两年的金融MBA学习时光也没有辜负他的期待。“老师基本上都是结合当下的金融实践或者自身的行业经历来进行分享,我倾向于这种模式。”让唐锦炜印象深刻、对他帮助颇多的课程有不少:王永钦教授的《宏观经济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吴文斌教授的《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现状》、何华教授的《固定收益》和蒋亮教授的《Python与金融市场》等等。他回忆道,理论课老师围绕宏观经济展开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像我这种没有相关知识背景、没有系统化学习过宏观分析方法”的同学建立起一套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数据的逻辑体系;而蒋亮老师的Python建模课程则“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特别是增强了我在处理一些重复性、基础性事项时的工作效能”。

唐锦炜与王遐昕教授合照

他还担任了王遐昕教授开设的论文课课代表,负责将同学们的疑惑搜集起来反馈给老师,方便老师有重点地讲解论文框架、写作注意事项、盲审考察重点等内容,协助论文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效果,同时尽自己所能解答同学们关于课程内容或者作业要求的问题。

是否会因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又挑起一份学生工作的责任而感到辛苦?唐锦炜摇摇头,笑道:“周末前往学院上课对我来说是一种‘解压’,我期待每周与老师和同学的会面,也希望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论文是顺利毕业的关键环节,我很乐意承担起论文课课代表的职责,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掘金矿工”捧起冠军奖杯

去年此时,受到何华老师讲授的《固定收益》课程的启发,唐锦炜与同级同项目的两位同学忻亦乐、余剑飞共同组队,参加了第三届“九鞅杯”高校FICC模拟实训大赛。他们战队最终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延续了复旦国金在职金融MBA学生队伍的冠军辉煌。

“掘金矿工”获得“九鞅杯”高校FICC模拟实训大赛一等奖

“固收”领域虽不是唐锦炜的主业,但日常工作也有所接触,何华老师的课程更是强化了他对该领域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理解。报名参赛后,他便将自己代入了“投资经理”这一角色,有事没事就打开软件盯盯盘、分析市场走势,找寻投资机会。“我本身的工作角色更偏向中台,比较少有这种操盘手的体验。在这近四个月的时间里,我密切关心市场的最新动向,重视每一笔下单和交易,最终也获得认可,这真的是一次难得的、充满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尝试。”

当然,能够收获这场比赛的最高荣誉也离不开唐锦炜日积月累的沉淀,它既是一场成果汇报,充分应用了唐锦炜从业十余年的工作经验;也是一次实战演练,将在复旦国金课堂上学到的内容投入到实践中来。

唐锦炜和其他两位组员将战队命名为“掘金矿工”,希望透过纷繁的金融市场讯息挖掘到金子般珍贵的投资机会。对于他个人而言,唐锦炜做到了进一步挖掘自身潜能、增强自身实力,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他将始终保持不断学习进步的“黄金心态”。

镌刻于心的英伦时光

“肯定是英国海外学习模块啊!能够暂时抛开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和熟悉的同学们一道儿聆听大咖讲授前沿课程,一起行走在伦敦充满艺术气息的街道上,很纯粹,很美好。”

当被问及在复旦就读的两年时光里,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时,唐锦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英国伦敦的学习经历。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

为大家颁发证书(唐锦炜 左一)

去年金秋十月,他与学院老师、同学们一起前往伦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沉浸式学习交流和参访游玩,这是复旦国金在职金融MBA项目特色的海外模块课程。犹记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伦敦政经学院(LSE)经济学教授Christopher Pissarides带来的“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解读”专题分享,从整体经济恢复情况到人工智能的应用与冲击,再到未来金融人才的技能画像……三个小时的分享与交流让唐锦炜对全球经济的现状与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由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焦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唐锦炜近期的兴趣点——AI的实际应用与发展程度也在本次海外学习中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帝国理工学院终身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郭毅可教授创立的大数据研究中心(DSI),他真切地体验和感受到前沿技术赋能未来的魅力。

与郭教授在帝国理工学院大数据研究中心的合影

除了与顶尖高校的重量级教授学者展开学习交流,唐锦炜还走进沉淀着满满历史与艺术气息的大英博物馆进行深度游览。在伦敦的一周时间里,他去了三趟大英博物馆,第一次是跟随学院大部队进行了半天的整体参观,得知新开了“中国晚清时期的文物”展后,他与几位好友一起购票又去了一次。

很巧的是,在英国学习的这一周内,每年只固定对外展出6周的《女史箴图》再次向公众开放,这是中国流落出的最珍贵的文物之一,对文史哲颇有兴趣的唐锦炜怎么会错过,于是便又去了一趟。“尽管最后还是没能全部看完整个博物馆,但也没留下什么遗憾了。”他如是说道。

一个好奇心比较重的“守门员”

身为信用风险高级经理,唐锦炜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所处基金公司的持仓债券和主体进行风险排查、评估和预警,用他的话来说,自己起到一个“守门”的作用。但这个“守”并不意味着保守,而是发挥自身的专业判断力来守卫公司的财产安全。事实上,唐锦炜不论是在事业发展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是一个“好奇心比较重”、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人。

事业上,唐锦炜从一个金融“门外汉”一脚踏入银行,自此开始他的“打怪升级”之路。从最基础的大堂经理做起,慢慢接触到信贷,开始了解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先后进入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后,他又进一步触达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不断拓宽自己对各行各业的运作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认知;在信用风险领域越走越精深的他,逐步放眼全球宏观经济,思考国内外金融体系的运作。

从业十余年,金融带给他的挑战和新鲜感从未消减,对金融行业持续的好奇更是激励他重返校园深造,加入复旦国金在职金融MBA2022级大家庭。

生活中,他的爱好就更加广泛了,看起来甚至有些“跳脱”。最近他购置了一台无人机,打算“换个视角看世界”。信管出身的他,对python这类提升工作效率的编程技术也很喜欢,闲时便通过互联网资源进行自学和提升。工作日上下班、周末上下学的路上,他习惯戴上耳机,利用这一段碎片时间沉浸在各种各样的播客里,让思维超越时空的限制,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日谈公园”、“大内密谈”、“东亚观察局”、“梁文道·八分”等都是他热衷的宝藏电台。自大学时期,唐锦炜就对中国传统文化很感兴趣,并且接触了中国哲学思想和传统武术的学习。

从人文艺术到编程技术,从传统文化到摄影播客,看似跨度很大,但都是出于唐锦炜当时内心真实的渴望,并且他颇具执行力地将这些爱好都尝试了一遍。

近两年,唐锦炜的“解压”爱好就是来学院上课,对他来说,这是一项既有意义又有趣味的实践。

尾声

在唐锦炜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读到了一本书,叫《相约星期二》。书中谈论着死亡、生活、家庭与爱,这好像对尚在读初中的唐锦炜来说有点超过,但这本书就像一枚烙铁般印在了他的成长进程中,甚至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建构。

在本书临近结尾的一章中,学生米奇向不久于人世的恩师莫里提问到,“如果你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做什么?”他原以为老师会说一些奇异奢侈的体验,但老师只想在晨练、甜面包、游泳、和朋友共进午餐、公园散步、跳舞到精疲力竭的普通一天中完成这份难能可贵的“完美一天”。

这份平和、从容,贯穿唐锦炜的整个青春,直到今天仍深深影响着他。他希望自己在面对无论怎样的困境或压力时,都能以平常心去应对,外界纷纷扰扰,我自打马春风笑。

毕业的晚钟即将敲响,唐锦炜将这段时光打包进行囊,带着精进的实力、珍贵的情谊和一颗历经修炼后更加平和的心,向下一段旅程,起航!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