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酉民:数智时代的工商管理未来形态
内容来源:12月11日,席酉民校长出席由MBAChina和经理人杂志联合主办的“2023年度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发表《数智时代的工商管理未来形态》主旨演讲。
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席酉民出席教育盛典,发表了题为《数智时代的工商管理未来形态》的主旨演讲,讲述了数智时代工商管理教育的三种模式,并分享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工商管理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
以下为演讲内容整理:
“在企业向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背景下,工商管理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责任,那便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在数智时代。”
——席酉民
数字智能时代,工商管理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新范式革命的兴起,各行各业进一步融合,新生态系统不断涌现,进而催生出新型领导者。新时代、新范式和新管理等词汇在当下已屡见不鲜,我们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什么是新、为什么要新,以及新在哪里。但审视当前的工商管理教育,我们却发现人们过度关注于各种学术GDP,关注各种各样的名头和认证文章。工商管理教育迫切需要从关注学术GDP转向对新范式和新革命的关注。
新范式的出现是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推动。其背后是三种机制的改变:共享、共生和人机融合。人机融合已成为未来社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新范式下,工商管理活动正在经历剧烈的变化。数字化、网络化、物联网等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使我们能够跨越组织边界,整合资源,实现合作与共生,从而催生了各种新型企业模式、商业模式、平台和生态。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管理者,他们能够跨越组织边界进行资源整合,创造新商业模式,引领企业甚至产业发展,这将产生新的管理方式——生态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活动,但生态管理难以完全通过自上而下的控制和管控来实现。生态管理更加强调治理,更注重在环境孕育的基础上而形成,即从底层到高层的涌现和喷发过程。
在此背景下,当我们讨论工商管理的问题时,就必须升级我们的心智,在新范式、新形态、新角色、新管理的环境中进行工商管理研究。
从实体企业过渡到产业生态的过程,大致会经历内部价值链重塑、供应链穿越组织边界、形成产业互联、形成生态等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未来的企业将面临两种的选择,一是加入某种产业生态,另一种是自主创造新的生态,这需要企业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基础。
在整个过程中,生态的不断涌现将促使着管理方式的转变。企业必须重视数字化智能底座的建设,如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等,所有业务都应该实现数字化。虽然有很多商业软件可以提供助力,但企业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需要数字化工具,而是如何解决各种数字孤岛,如何促进数字与业务的结合。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将业务和管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数字化转型。
虽然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但其难点在于业务流程与数字化过程不同步。这会导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各种挑战和问题,只有转型成功,才可能实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联,进而形成产业生态。
为了实现上述流程,企业必然会出现对新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例如,在数字化转型和穿越组织边界的整合过程中,需要产业生态项目官。同时,企业还需要产业生态流程官、产业生态耦合官、产业生态数字官等角色,才能更好地实现不同项目、不同企业之间的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标准、协调机制和规则。
实体企业要想真正实现产业生态化转型,需具备五大基础:一是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也就是交互治理;二是业务数据化、分布式协同,也就是信息治理;三是需求定制供给、客户导向整合,也就是组织治理;四是商业伙伴关系、链接协同共生,也就是规则治理;五是组织生态化、生活社群化,也就是生态治理。在转型的过程中,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或获得生态红利,这就是为什么要新、新在哪里的表现。
同时,企业向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过程充满了复杂性,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探究,这也将为工商管理教育和研究提供肥沃的土壤,很可能会涌现出新的理论、新的人才、新的机制。希望未来的工商管理教育能够从学术GDP转向对新问题、新机制、新人才的关注和研究。
在企业向产业生态化转型的背景下,工商管理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责任,那便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生活在数智时代。
面对丰富多彩的各种现象,绝大部分人类很难理解其背后的基本逻辑和机制。为了真正认知这种现象,并更加自如地生存,我们必须深入理解现象背后的各种模式和认知范式。再进一步深究,我们还需要了解社会思潮的本质。再深入则是探讨哲学和心智。工商管理研究就是要帮助人们认知和更理性地生活于数智时代。
研究分为测量、观测、猜想、验证,分别对应变量层、情境层、机制层、真理层。目前,绝大部分研究停留在变量层和情境层。通过观测和测量,研究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理论,但这些理论并没有深刻触及更为深入的机制层和真理层。因此,工商管理研究需深入理解机制层背后的共生机理、网络组织和演化干预,进一步深入则是元理论所谓的生态管理,这里的“管理”指的是治理,而不是传统的权力管控。同时,和谐管理也是一种较好的管理范式,它将管理、治理或诱导性的随机应变结合起来,有助于我们进行生态管理。
在这一时期,工商管理教育将会面临关键的教育管理问题。一是重构学生的管理心智。二是要培养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专业的管理人才;具备管理能力的行业精英;能够跨越组织边界进行资源整合、构建各种生态,并最终获取生态红利的新型管理人才。然而,当前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第一个层次,即根据专业培养人才。虽然EMBA和MBA在某种意义上是基于行业精英的培养方向进行人才培养,但仍然缺乏一种教育模式,即培养产业家的能力。
基于现实需求,工商管理教育需基于以下六个层面快速推进变革:
一是人才资历结构调整。要针对三种不同的人才结构和需求,研究其素养和能力体系,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其提供更有效、更实用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管理人才。
目前,我们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认知还远远不够,没有对未来产业界的人才需求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也没有对人才的能力结构、素养结构进行深入探讨。这需要各院校的管理教育重新树立和定义。
二是新技术的应用。随着ChatGPT等新技术工具的使用,如何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工商管理教育,是各大学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同时,新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例如在进行案例研究时,如何判断学生的研究报告是由自己完成还是人工智能完成的。所以,我们需要改变教育的过程,让学生在人机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机制。在未来人机合作的背景下,学校要更多地关注于人自身的能力提升和能力行为方式研究。
三是素质教育的加强。在未来的人机融合社会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人工智能无疑会变得更为强大。然而,即使拥有再强大的工具,如果人类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不足,这些工具的能力也难以充分发挥。因此,要想真正释放人工智能工具的能量,就必须不断提升人类自身的素养和能力。人文教育、素养教育、各种格局和智慧的训练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是育人过程变革。仅仅依靠以教学、考试、训练为基础的传统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新的育人过程需要在素养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熏陶和刺激养育,以激发学生的潜能。
五是育人场景重塑。不同的能力结构需要不同的场景进行训练。如果没有多元文化、国际文化的熏陶,没有跨文化场景的训练,学生的综合素养很难得到提升。
六是国际化。当前,尽管全球化面临极大的挑战,但数字化、全球互联的趋势已是不可逆转。未来,我们将与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面对黑暗和障碍。所以,国际化也是重中之重。
基于对工商管理教育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的判断,工商管理教育将有三种模式:
在工商管理教育的1.0阶段,院校需明确自身的定位和培养模式。与全球大多数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类似,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工商管理教育模式同样基于各种各样的专业,如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然而,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种教育模式在本科管理层次的定位是什么?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在哪些工作场景中发挥作用?他们是否会受到当前迭代式通用人工智能的挑战?以前我们在考虑问题时,总是考虑机器人对人类的替代,但通用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让我们意识到,被通用人工智能替代的人,恰恰是受了一定知识训练且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
在这一背景下,高校需要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特别是针对本科生培养的模式。学生毕业后是否会面临被取代的风险?工商管理类各种专业教育的未来走向如何?我们是否需要大规模的专业工商管理本科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未来是否会存在,我个人认为会存在。工商管理类基于专业精英教育模式,其存在的空间是为工商管理教育各专业培养未来的专业精英。工商管理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成为未来专业精英的后备人才。因为无论未来是什么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依赖专业精英人才,但其培养过程和方式皆需改变。
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工商管理类教育中注重专业教育、教育方式、应用场景的融合,重视行业背景、现场实践、兴趣驱动、问题解决和研究导向型教育,以培养有竞争力的未来专业精英管理后备人才。而其面临的挑战相对较小,因为有80%的本科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而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这些工商管理专业精英教育将出现分化,学生有机会跨专业发展,可能成为专业精英,也有可能成为跨专业的人才。
在工商管理教育的2.0阶段,以MBA教育为代表的行业精英教育应注重与行业整合,聚焦融合创新与创业家培养。西交利物浦大学采取融合式教育,将工商管理教育融入行业教育。目前已在太仓建设了西浦创业家学院,并成立了7个行业学院,这些行业学院通过整合专业知识,使学生更容易融入未来的行业和企业发展过程,从而实现网络、创造和分享相结合的价值创造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交利物浦大学创建了一系列平台,如学习超市和数据资源中心、创新工厂等。这些平台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下,形成了共享平台和研究闭环,形成了研究和研发群落,形成了标准、知识产权、质量和认证平台,还特别创建了创业与创业港,实现了产业和社会的互联。
这种以行业为导向的学院不再仅仅是简单地培养专业精英,而是在培养行业精英,而且这些行业精英是围绕着不同行业进行培养的。在这个体系中,工商管理教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而是成为所有行业教育中的必要构成部分,融入行业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内。
学校可以通过学习超市和数据中心进行普适教育,行业管理操作、创业家精神、跨文化领导和管理的教育是所有行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这种方式不仅仅是教育,还可以为学员创造场景和机会,进行创业管理的实践。
在工商管理教育的3.0阶段,院校可通过“专家会诊”和“临床治疗”的方式,帮助企业提升产业生态、升级管理体系并培养各类人才。在产业生态体系建设过程中,业管融合、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互联等问题是最难解决的。这需要能够跨越产业边界、企业边界,进行产业融合的人才,即新型管理者人才——产业家。
基于培养产业家的目标,西交利物浦大学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通过整合专家资源,形成专家团队并进入企业,与企业一同研究解决方案。通过“专家会诊”,与企业共同应对生态体系建设中的技术、转型和业管融合问题,并进行临床治疗,形成产业的提升、升级管理体系,培养相应的人才。
为了实现这种教育模式,西交利物浦大学专门成立了产业家学院,利用生态营造平台,吸引社会各界资源,支持战略性产业转型升级、生态营造、持续创新、和谐传承与产业家孕育。目前,产业家学院已在11月份正式成立,并已开始进入相关的产业领域进行发展。
为了真正实现教育模式的定位和转型,产业家的培养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平台上,培养未来的世界级产业家,通常需要关注其品格、素养、心智和格局,而且比一般企业家的要求更高。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造诣、深入的行业知识,以及强大的跨文化领导力和创业精神,这样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产业家。
产业家的核心能力是价值创造,他们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精神,具备整合能力和融合智慧。因此,各类工商管理教育的院校需关注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一个人的人生,整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学习、成长、为人,这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而不是某一阶段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有两种方式:一是规划设计;二是能动性地创新应变,尤其是在模糊多变的情况下。这两种机制是生态管理必须关注的。
为适应这两种机制进行学习,人类必须有素养、有境界、有格局、有智慧。为此,人类需要五种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即继承性学习、反思性认知、探索性整合、兴趣驱动性积累、心智升级性进步。
在这五种学习之间,一定贯穿着工商管理教育,它可以帮助人们提升学习的效果,帮助人们生活得更有质量,满足人生追求。可见,工商管理教育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
图文 | MBAChina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