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金融EMBA朱仕亮:披上金融“铠甲”,以“算法投资”实现技术普惠 | 同窗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23-08-10 10:13 浏览量: 2304

作为一名程序员,85后朱仕亮经历了互联网最波澜壮阔的20年,并做出了这个时代趁势而上、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探索——创业。渴望用技术改变世界的他,选定了互联网金融作为自己的主攻赛道。

以创业来亲历这个行业,朱仕亮见过太多希望背后的失望、奋斗背后的辛酸:许多创业者同行热血沸腾地闯入这片天地,却最终因为不懂金融业务铩羽而归。更不要说金融市场的各种波动,常常让整个行业都陷入危机。

正因为如此,朱仕亮不想重蹈他们的覆辙。他决定回到校园再度学习深造,为未来积蓄更多信心和底气。

朱仕亮‍

杭州长花龙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复旦金融EMBA2021级学生

“转码”程序员,埋下创业种子

20年前,互联网陆续进入门户网时代,驱散了2000年“互联网破裂”之后笼罩在美国硅谷上方的阴霾。大批留美技术人员回国创业,新浪、搜狐、百度、阿里、腾讯……大批耳熟能详的互联网公司在时代浪潮中崛起。

朱仕亮也是被这场浪潮影响的年轻人。2003年,18岁的朱仕亮进入安徽理工大学学应用物理专业就读,不出意外他会在大学毕业后保送至中科大继续深造,然后成为一名研究工作者。但预见到互联网变革的趋势之后,朱仕亮被前沿技术吸引,做出了一个看似疯狂的决定:“转码”,成为一名程序员。

“转码”意为转行写代码,这在20年前算得上是一个很“叛逆”的决定了。当时电脑普及率并不高,学习资源不像现在这样发达,而如今那些家喻户晓的互联网公司巨头还在生存线上挣扎。互联网是否是个好行业?程序员是否是个好方向?当时没人知道答案。

但怀抱一腔热血的朱仕亮却拿出了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决心,一头扎进了互联网的广阔天地:自学没有头绪,他就去计算机系旁听;没有电脑,就去机房或者网吧练习。而到了大三,朱仕亮更是放弃了保送至中科大物理硕博连读的机会,决定跨专业、跨地区、跨校考取计算机专业的硕士。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朱仕亮考入了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系。在朱仕亮入学的这一年,大洋彼岸也发生了一件大事。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作为金融为主导的国家,美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元气大伤,大量产业外迁,中国则凭借着强大的外汇储备和增速市场,乘上奥运会的东风,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一跃成为了最具活力的经济体。这也为后续中国成为移动互联网第一梯队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朱仕亮在互联网程序员中心-北京西二旗后厂村

2010年大学毕业后,朱仕亮如愿进入互联网公司做程序员。那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依托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网民数量和电脑普及率呈爆炸式增长。巨大的互联网体量,也催生了中国本土互联网从业者的激情——欧美将信息技术发展视为第四次产业革命,认为谁掌握了信息技术的话语权,谁就将在这场产业各种中胜出。因此不少中国创业视其为弯道超车的机会,寻找着互联网和产业契合的方向。

一颗创业的种子也就此在朱仕亮心中埋下,“那时候我决定,要做一个算法投资的产品,实现技术普惠的价值。”

到一线去,做好创业储备

2011年《乔布斯传》出版后风靡全球,乔布斯成为了一代人的偶像。很多程序员深受乔布斯的影响,将创办一家伟大的技术公司、通过技术改变世界,列为职业的终极梦想。朱仕亮同样如此。

朱仕亮在百度工作期间,恰好是移动互联网爆发时期。北京的中关村、深圳的南山科技园、武汉的关山大道里挤满了创业者……大家都想搭上这班创业的列车,通过技术改变世界。朱仕亮则希望通过做一个永续的产品,来改变行业。

但要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通过科技改变世界、创造价值,并不是打出一段代码就可以完成。从技术应用落地,公司经营、商业推广、再到普惠大众,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对于正在飞速发展、还没有形成规范管理的互联网行业来说,每一步更是险象环生。

“理论积累和对行业的了解同样重要。”尽管当时朱仕亮已有创业的念头和算法产品雏形,他还是决定“稳妥一点”,选择去到金融行业继续摸索深耕,希望以此更深入了解这个领域。为此,他选择加入了一家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公司,从头学起。

当时的“互联网金融”和2010年的互联网一样,是不折不扣的新鲜事物。但正是这份工作让朱仕亮意识到“创业是要和业务紧密结合的”,也验证了他创业方向的可行性。

进入金融行业之后,朱仕亮发现整个行业使用的建模算法平台都依托于SAS的产品,这个产品由美国开发、技术封闭且价格昂贵,但因为没有其他的可选方案,国内互联网对其依赖性极强。于是朱仕亮尝试将自己的算法模型构想,结合互联网领域的开源算法平台引入了金融行业,一举实现了降本增效。后来这个模式也成了许多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通用解决方案。

这也是朱仕亮首次验证自己的算法模型,远超预期的结果让他意识到金融行业大有可为。另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工作的这段经历,也让朱仕亮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业务经验。

直到现在,他回忆起这段经历还是感慨万千:“创业是一场漫长的旅途,做好准备、慢一些出发才是对自己和公司的负责。”这一准备就是将近5年的时间,朱仕亮也从金融新人变成了领域内的专业人才。

2020年,感觉一切准备就绪的朱仕亮,终于迈出了创业这一步。他和朋友成立了杭州长花龙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做出了自研系统,决定以创新方式来助力行业发展。

重返课堂,以学习“开路”

正式踏上创业征途时,朱仕亮35岁。35岁也是互联网行业里面认定的“高危”年龄:这个“高危”不仅体现在体能瓶颈上,更体现在外界的要求和自身心态变化上。

在朱仕亮决定创业时,恰逢黑天鹅事件频发之时,动荡不安的外部环境带来的不确定,给了他远胜以往创业者的压力。面对外部诸多不可控因素,朱仕亮还是决定“慢”下来,去做一些可以把握、可控的事情,比如系统性地学习金融课程。

朱仕亮在复旦泛海国金EMBA项目开启一段蜕变之旅

在选择学校的过程中,朱仕亮同样拿出十二分的耐心。他了解到复旦泛海国金是国内金融教育的佼佼者,授课团队多是具有海外背景的学者,普遍拥有丰富实战与理论经验。这一点深深打动了朱仕亮。

对于此时的朱仕亮而言,他更想通过在金融领域的深度求学,来判断自己此前选定的方向“能不能做、有多大空间”;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方向同海外市场联系紧密,而中概股在美国市场拦腰斩、国际形势变化莫测,更需要专业的金融知识和国际视野做支撑。这也成为他选择复旦金融EMBA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依托于百年复旦的人文资源,复旦金融EMBA还开设了探索人性、心理的相关课程,这也深深吸引了朱仕亮。在他看来,市面上大多数金融课程只有理论、缺乏对创业者的人文关怀;而创业者背负了远超常人的心理压力,更需要关注其心理层面的变化。

就这样,朱仕亮成为了2021级复旦金融EMBA的一名学生。复旦金融EMBA的课程和实践结合紧密,老师们从顶层设计和底层逻辑出发展示,揭示了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演变的过程及未来趋势,让朱仕亮创业之初的所有疑问都找到了答案。“我认识到自己的创业大方向是没问题的,大有可为的,由此更加坚定了深耕股票市场投资赛道的决心”。

而来自金融各行各业同学们则给予了朱仕亮业务上的有力支持,比如在券商工作的同学为他提供了量化研究相关内容,从事基金业的同学则为他提供了合规基金运作等非技术层面的支持。这些支持也让朱仕亮这家成立仅两年的公司,在2022年达到了年1亿元的销售额,也让朱仕亮自己在朝着“做一个改变行业的产品”目标的征途上迈出了一大步。

朱仕亮很喜欢洪伟力教授那句话:“在金融投资领域,你无论是擅长社交的人,还是不擅长社交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投资位置。”一边学习更新,一边推动企业成长,接下来朱仕亮计划投入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这项新业务算法投资的系统开发,他相信:在未来的行业蓝图上,“一定能有我的位置”。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