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丨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让年轻人在创中学 学中创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023-06-06 15:12 浏览量: 4547

第二季上海科创教育经典导读活动第四期节目邀请到了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作为导读嘉宾,探讨青少年如何提高创新能力,成为创新人才。三十多年来,丁晓东坚守高教改革第一线,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他坚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才能助力国家科技强国之路。从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到科艺融合,他的探索也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思考。

“大学生要想把书读好,永远不能放轻松”。丁晓东校长在节目一开始,就提出了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本质变化——从高度关注的、被安排的学习,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探索式的学习。在他看来,年轻人需要在学校里塑造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参加各类科创活动,才能逐渐拥有走向社会独立工作的能力。

从事教育工作数十年的丁晓东校长,对于我国创新人才的共性特点也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创新类的人才都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精神体现在既能够承受挫折,还能够大胆突破;而创新意识则体现在对社会需求的敏锐性上,“很多创新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如今的教育也在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创新意识,从而适应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

“现在的大学学习,是一种项目驱动、任务驱动或者是问题驱动的学习。”丁校长认为除了课堂的学习之外,学校还应该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跨学科交叉融合”等多维度、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让年轻人不断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储备库,建构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知识谱系。

节目中,丁晓东校长以上海理工大学“医工交叉跨学科创新中心”和“机器智能研究院”为例,介绍了学校近年来推出的创新教学模式和取得的成果,强调了“在创中学,在学中创”的教学模式。在他看来,“这样的教育改革对孩子们有个好处,就是他在做的过程当中,他发觉社会需求这样的东西,在探索的过程中又有了很大的收获,就会发觉读书更有用,对读书也就会更加热爱”。

在去年举办的“向美而行·魅力校园”首届上海学校美育实践魅力系列的评选活动中,丁晓东曾被评选为“魅力校长”。在培养学生美育修养的重要性上,丁校长反复强调,“艺术教育对工科学生素养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更容易产生创新。”他推动落实“校园可漫步、建筑可阅读、文化可触摸”的理念,让学生徜徉于中西合璧、典雅美丽的海派校园,阅读每幢优秀历史建筑的照片、特色和人文故事,触摸历史的厚度与时代的温度。2019年,丁校长还依托上理工工程教育的特色,建立了“机械艺术博物馆”,用机械制造原理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让艺术和科技完美融合。

丁晓东校长在节目中为广大读者推荐了乔治·伽莫夫的科普经典名著《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一书。曾经是数学专业毕业的丁校长,非常认同这本书用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方式,把高深的数学问题讲清楚,让普通大众能够读懂蕴含其中的科学道理。他以书中章节为例,引导读者去思考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以及数字世界中三个“无穷大”的关联。他建议读者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读完一个章节以后,做一个总结归纳,给自己提几个问题,或者是做几点思考。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看待问题的全新视角。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网友们的问题五花八门:“现在有很多科技类的比赛,参加这样的竞赛,是不是真的会对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帮助?”“在学校我应该做哪些有价值的事情,才能和我未来的职业规划结合起来?”“孩子在未来投入科创领域一定会遇到很多挫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从小培养他们面对失败的能力,培养他的逆商?”丁晓东校长为大家一一做了解答。他特别强调要让孩子多多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因为通过竞赛组建起的团队中,会集聚比赛项目涉及的各类人才,而在这样的团队中,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还锻炼了合作能力,锻炼了胆气,锻炼了表达以及对学习价值的思考,非常有意义。

节目中丁校长寄语所有即将步入和已经步入高等学府的青少年,“永远抱着一种刻苦攻读、为国攻读的心态,用好大学这个平台,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学习,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走向社会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上理管院专业学位中心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