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数据,让员工上班更开心

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2022-11-11 14:24 浏览量: 3469

职业倦怠是员工辞职的首要因素。根据人力资源技术公司Limeade 202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大约有40%的员工因为该原因选择离职。远程工作、社交孤立、疫情隔离以及混乱的工作与生活给员工带来了巨大压力。对于企业来说,职业倦怠带来了越来越高的人才流失率,员工的生产力也下降了35%。

员工的身心状况越来越糟糕,“心理问题”就像一种流行病,随时准备爆发。

企业的觉醒

毋庸置疑,当这场疾病席卷而来时,企业并没有预测到这种情况,也没有为此做好准备。根据Lyra Health的数据,2021年,只有22%的人力资源主管意识到了工作倦怠是影响企业人才的一个问题。然而,2022年这一状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22年,大多数企业(57%)为心理课题首次开展去污名化运动,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为员工提供更易获得的心理健康服务(76%)。显然,今年有很多公司都开始实施起了企业员工身心健康计划。

但是我们又能如何确保这些健康计划行之有效呢?数据将会为我们揭晓答案。

利用数据定制健康计划

在2021年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的人力资源调查中,82%的员工表示,他们希望企业能将他们视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仅仅是员工。但是,只有45%的员工认为他们的公司做到了这一点。如今,“微时刻”对个性化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也许我们可以从数据化的方式入手。

数据可以帮助人力资源团队制定可持续的健康计划,满足员工的特殊需求,找到他们的痛点。尽管时间和资源有限,企业也能利用数据化方法表明切实结果,让企业在运营中保持灵活性。公司可以制定有效的健康计划,但他们也需要在正确的时间里用正确的方式向员工传达他们的想法。

旧的钥匙无法打开新大门。当提升员工幸福感的旧方法陷入停滞时,数据就会成为突破困境的一种必要方式,它为员工的福利战略打开了新的大门,并通过灵活的方式来扩大和实施。

下一步,我们就要积极利用可靠的数据来源来识别那些承担较高心理健康风险的员工。与缺勤、绩效管理、生产力和企业网络分析(organisational network analysis, ONA)等有关的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见解。

事实上,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利用Microsoft Viva Dashboard来查看员工在会议、电子邮件、交流和电话上花费的有效时间,他们的目的是识别那些超负荷工作的员工并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

然而,故事没有就此结束。在使用正确数据之后,人力资源团队应该制定恰当的指标来衡量健康计划是否实施成功。如果结果不理想,他们也可以相应地调整计划。对于新手来说,以下人力资源指标可以帮助他们衡量员工的幸福感:

员工满意度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工具倾听员工心声,以此来判断他们对工作的喜爱程度以及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是否平衡。

服务时间

与福利服务相关,这一指标显示了员工从请求帮助到获得帮助的时间,可以用来判断企业为员工推出的举措是否有效。

缺勤率

公司可以监测实施身心健康计划后员工在病假天数和缺勤率上发生的变化。如果发生积极变化,就表明该计划获得了成功,但如果发生消极变化,就说明企业有必要重新对该计划或其实施方式进行修改。

数据驱动方式带来的福利

与那些很少或没有为员工制定健康计划的企业相比,制定健康计划的企业的人才流失率要少11%。除了员工流动率较低外,健康计划带来的好处还包括以下几点:

更高的参与率:

对于健康计划来说,人力资源团队抱怨最多的一点就是员工参与率太低。通过利用数据驱动的方法,企业可以精确地识别员工的需求,并定制方案,提高参与率,这将大大降低每个员工的成本,让这种计划更加可行。

准确计算投资回报率

(Return on Investment, ROI)。

通过计算和分析具体的参与和结果指标,企业可以确定这些健康计划是否真正有效。未来企业在决定是否推出相关措施时,这些数据驱动方法也更能说服管理层,并为员工福祉活动带来更强的问责制、成本效益和生产力。

利用实时数据吸引、留住人才。

获得实时数据和可执行的建议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做出决定,优先考虑最有影响力的福利计划,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和留在公司。

为了将员工福祉放在优先位置,人力资源团队可以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来获取有利结果,防范影响业务的不利因素,实现企业目标。常言道:“只要不停止前进的步伐,走多慢都无所谓。”

文章英文版首发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官网BIZBeat

原文标题为Don’t Let the “Mental Health Pandemic” Strike; Data Can Help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作者:Sriram Iyer,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管理与组织系客座高级讲师。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观点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