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聚才高地”!“双一流”高校王牌学院,邀您共赴跨越式发展

山东大学MBA/EMBA教育中心
2022-08-26 14:15 浏览量: 4286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拟于十月中下旬举办第七届齐鲁青年论坛-“智能自动化、电力电子、生物(智能)医学工程”论坛,诚挚邀请海内外学者于金秋十月相聚泉城济南。

一、学院概况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位于泉城济南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西临趵突泉、南眺千佛山、北望大明湖,风景旖旎,位置优越。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名电机工程系)是山东大学起源性电类工科学院,起源于私立青岛大学1925年设立的电机学科、原山东大学1946年设立的电机工程学系,主体则是1949年成立的山东工学院电机工程系(原山东大学电机工程学系于1952年整体并入),1989年电机工程系更名为自动化工程系,2000年7月新山东大学成立后自动化工程系更名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名誉教授宋健先生亲笔题写院名并揭牌。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84人,其中教授78人,博士生导师62人(2022年8月22日)。建有“新能源发电与高效节能优化控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新能源系统控制”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复杂工业系统节能与先进控制”教育部创新团队。

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重点人才计划特聘教授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6人。集聚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青年人才14人,泰山学者青年项目9人,齐鲁青年学者20人(其中11人已成长为国家级青年人才),学科队伍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学院切实贯彻“学术至上,学者优先”办院理念,学院主要负责人“全心全意为学者服务,宁肯委屈自己不能委屈人才,宁肯难为自己不能难为人才”,形成了扎实有效的“帮扶”制度和氛围,即老教师特别是杰出学者对青年学者的精心指导和支持、学院提前规划组织、管服团队全方位服务等。建立健全“伯乐奖”等制度,奖励人才引育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人员;改革人才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标准不降低,出口多元化;修订职称评聘和岗位晋升条件和流程,一次答辩多阶段评审,以德为先,设立标志性指标追求卓越;设立“国家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培养和扶持青年人才冲击国家级人才计划;成立人才工作委员会,加大人才引育力度。

学院上下形成了“人人爱人才、人人引人才、人人佑人才”的人才建设新局面,2021年学院1年新增8名国家级人才,截至目前,2022年已新增1名国家杰青、2名国家优青。

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山东省“高峰学科”、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一流学科培育项目”重点建设单位。学院建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山东省重点学科,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并共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

建有“新能源与高效节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电力电子节能技术与装备”、“智能无人系统”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新能源与储能控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智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程实验室”,以及“山东省特殊环境作业机器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0余项,复杂系统控制理论、智能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新能源系统优化与控制、智能感知与通信、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居于国内前列。科研经费连续快速增长,近年来,年度立项科研经费数以亿计。自2008年以来学院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6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另有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奖40余项。在国际顶级期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40余部,创办国际期刊“B.I.Robotics”由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与爱思唯尔联合出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

二、论坛详情

报名条件(以下两者满足其一)

1. 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或相当水平的青年学者;

2. 38岁以下、已有或即将取得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在本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潜力、学术水平居于本学科领域同年龄段学者前列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主要方向和领域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2.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及智能无人系统

3.能源系统与电力电子

4.生物/智能医学工程

5.智能通信与网络

6.智能感知与模式识别

7.其他相关交叉方向

特别说明:受全球疫情影响,本届论坛将使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最终组织方式视疫情防控要求和报名人员情况确定。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青塔人才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