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MBA校友故事 | 博闻强识不寻常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2-08-05 11:57 浏览量: 2525

“不走寻常路!”曾经是一句国民度很高的广告语,但对2020级东师MBA学生邢博强来说,这句话某种程度上堪称是他的人生信条。因为不肯墨守成规,他逐梦天涯海角;学有所成后,他转战陌生领域;年少有为时,他选择重返校园······

01、一篇作文改变人生轨迹

“同学们,上周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最好的老师》,大家完成得普遍很好。在这里,我要重点表扬一下邢博强同学······”

小学三年级的一堂语文课上,小博强听老师点到自己的名字,坐得越发端正,竖起耳朵,不想错过接下来的每个字。

“他认为自己最好的老师就是妈妈,用非常生动语言讲述了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对他的言传身教,写得特别有感情。下面,我们请博强同学朗读一下这篇作文。”

老师的这番话让小博强兴奋不已,刚刚开始练习写作文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他开心极了,马上拿起作文本,大声读了起来:“我最好的老师。在我心中,最好的老师就是我的妈妈······”

“这篇作文今天看来可能不算什么,但对当时以及现在的我来说影响非常大。因为后来老师告诉我,全校所有三年级学生在写‘我最好的老师’时选择的主人公都是曾经教过他们的老师,只有我跳出了这个常规思路,所以给了我很高的评价。人生中第一次,我看到了与众不同产生的积极效果,有一种难以表达的自豪、光荣的感觉。”

从那以后,博强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时,总会下意识地想想会不会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因此有了很多独辟蹊径的细思妙想······

童年的这段经历不只让博强养成了敢于打破常规、多思多想的习惯,更让他对学习更有信心。小升初时,他以高分通过名校招生选拔进入了“尖子班”。中考前,他最好的模拟测试成绩排在全省第21位。“虽然真正中考的时候没太发挥好,但还是拿到了东北师大附中的奖学金,考入了这所学校。”没发挥好,依然进入长春乃至吉林省最好的高中,博强的发言尽管显得有些“凡尔赛”,却也为他后来的学业埋下不小“隐患”。

“因为中考没有达到预期,自信心有些受挫,加上高中知识体系跟初中截然不同,一下子很难适应,所以高中阶段的成绩比之前差了很多。”高考结束后,虽然博强的分数超过重本线40多分,但似乎依然无法将他带到那个最想去的地方。“男孩儿大都比较喜欢汽车,我最想去的就是国内汽车专业最牛的学校。虽然觉得分数不一定能够得上,可还是想为梦想拼一把。”

于是,博强义无反顾地将梦想中的专业填在了第一志愿,并拒绝调剂。“如果去不上汽车学院,其他专业对我而言就没啥吸引力了。当时我想的是要么在本地读汽车专业,要么就到离家最远的地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当录取结果揭晓时,博强与梦想失之交臂。对此,他虽感到遗憾,却并不沮丧。“人生有很多可能,这扇门关闭了,其他的门可能就敞开了。”放弃了第一志愿调剂的机会,博强被第二志愿——海南大学顺利录取。“在这所大学以我的成绩可以选择任何专业。放弃汽车专业主要因为它不是优势学科,最终选择的是海大当时比较强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

就这样,18岁的博强告别家乡亲人,远赴天涯海角。

“初到海南的日子非常难熬。夏天室外流火,宿舍内40多度的高温还没有空调,只能靠小风扇解暑。冬天则特别潮湿、阴冷,屋里没有暖气,每天早上都仿佛在水坑中醒来。”说起刚上大学时对当地气候、饮食的种种不适,博强至今依然满是苦水:“吃得也不习惯,太清淡了,菜做得没滋没味,我每天书包里都背着酱油和盐,自己调味儿。”

然而,与家乡南辕北辙的天气和饮食习惯相比,这所大学独特的气质让博强感到无比新奇。“什么比较有意思呢,就是我那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这里绝对是我人生中遇到最多外乡人的地方,因为同学里极少有海南当地人,而是全国各地哪儿都有。不同地域、习俗和文化的碰撞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开心,也有郁闷。而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非常美好的校园回忆。”

渐渐地,博强和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同学们适应了海南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开始享受这里与众不同的生活氛围。“海南的夜生活特别丰富,跟老家比好像有时差一样。一天中最重要的活动几乎都要在太阳下山后才刚刚开始,比如学习还有社交。晚上的十点到十二点之间是最热闹的时候,结束一天的课程,我们会接班去路边摊吃小吃,逛夜市。”

与渐入佳境的生活相比,博强的专业课学习就显得不那么惬意了。“一开始选择这个专业是比较看好它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真正学习起来才发现它涉及面非常宽,是个相对综合学科,对我而言并不是就业的理想选择。”事实上,博强出身于金融之家。家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从事与金融相关的工作,偏偏他在高考时一门心思想要尝试未知事物。“大学期间越学越发觉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所以也就不得不面对现实。”

毕业时,博强没有考公和考研的打算,瞄准金融业开始投递简历。“读了这么多年书之后急于进入社会,检验自己,证明自己。招聘过程中先是去了一家银行在沈阳的分行,工作没几个月,又赶上一家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招人,经过几轮考核顺利入职,回到了长春。”

02、一次选择带来无限可能

兜兜转转,博强最终回到家乡,和家人一样进入了“金融圈”。“虽然跟一起入职的、很多科班出身的同事相比,我在金融专业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但从小耳濡目染,加上比较善于学习,所以我很快适应了新工作,新岗位。”刚入职时,博强被派到机关做外联工作,日常需要对接几十家金融机构对其进行授信、评级和准入等。“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两年,学了很多,也积累了很多。后来,总公司鼓励年轻人到基层一线锻炼业务,我当即决定报名。”

在成为吉林省分公司业务项目经理后,博强萌生了考研的念头。“之前确实没太想过,但是换了新的岗位感觉自己在管理能力和理论知识上有所欠缺,同时,作为体制内的一员,未来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学历是很重要的‘加分项’。第三个原因就是身边不少同事朋友都在报考,自己也不想落后。”因此,在2019年,博强工作满三年,符合在职研究生报考条件后,他开始了向东师MBA迈进的步伐。

“MBA不用说了,作为金融行业从业者,这个专业是考研首选。至于为什么想考东师?原因很多。不只是因为我曾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这所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非常认可,同时,还因为东师MBA在我们这个‘圈子’里的‘含金量’很高,非常受同行认可,身边很多从东师MBA毕业的朋友都向我推荐,所以考研首选东师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备考,博强如愿通过笔试和面试,拿到了东师MBA的“offer”。然而,正当他沉浸在梦想成真的喜悦中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儿发生了。“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不久,单位找我谈话,想要派我去刚刚成立的延边办事处主持工作,锻炼两年。”博强知道,这次调职机会难度。“到一个新的办事处开疆扩土既是领导对我的信任,同时也意味着如果干得好,就有了晋升的资本。”

面对摆在眼前的“鱼和熊掌”,博强咬咬牙,毅然决定都不放弃。“从此,我就过上了周五晚上从延吉坐高铁回长春,周六周日上课,周日晚上再乘高铁返回延吉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上学,那段日子,博强完全顾不上留守在长春的妻女,一边在陌生的城市拓展业务,一边如海绵般如饥似渴的吸收知识。

“身体上特别疲惫,但精神格外充实,而且觉得特别特别值得。”回想在东师的两年求学生涯,博强认为是自己目前人生中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首先这里各门功课对我来说都是非常新奇的,学起来特别有兴趣。老师们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讲解不仅带给我知识,更让我的思维不断发散。其次,如果说我在海南读本科时结识了最多地域的人,那么,我在东师读MBA则让我结识了最多行业的人,并且都是所在行业出类拔萃、非常优秀的人。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也让自己的朋友圈和人脉网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说起在东师MBA的收获,博强滔滔不绝。而两年间最让他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东师MBA中关于法律的课程。“这是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巧合的是,学习法律知识不久,我圆满完成了在延边的下派任务,重新调回长春,并被安排到了保全部门,开始与法务打起了交道。”令博强欣喜的不仅是这次调动后职务的提升,更是因为新接触的法律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这个东西越学越喜欢,越用越感兴趣。”如今,已经顺利拿到东师MBA学位的博强正在备战九月的司法从业资格证考试,希望未来能够开辟人生新的赛道。“在东师的学习对我而言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转变,它让我打破了过去徘徊在‘小圈子’里的‘固步自封’,重拾打破常规和‘宿命’的勇气与能力。我会像她教导我的那样,不断学习,让自己拥有更多改变的资本,也让我人生拥有更多可能!”

东北师范大学MBA教育中心

编辑|王焱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东北师范大学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