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学子在首届合成生物学竞赛-创业赛SYNBIO HIVE中获“技术突破奖”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心
2022-07-27 13:48 浏览量: 2102

在这个7月,华东师大博士生孙越洋携“基于Dorimer技术的精准免疫监测”项目,在首届合成生物学竞赛-创业赛SYNBIO HIVE上,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最终获得“技术突破奖”。该项目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及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联合创建。

  

跨领域参赛,“技术”得分第一

  “哆瑞咪女孩儿”孙越洋是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析化学专业2019级博士生,跟随指导老师裴昊教授从事科学研究。“哆瑞咪”是他们开发的“Dorimer”技术的音译,而“Dorimer”即“DNA origami based-pMHC multimer”,意思是基于DNA折纸结构的pMHC多聚体技术。

  作为Dorimer技术的发明人,孙越洋被裴昊教授亲切地称呼为“哆瑞咪女孩儿”,她就读分析化学专业,却跨学科、跨领域参加合成生物学大赛并一举拿下重要奖项。

  首届合成生物学竞赛-创业赛SYNBIO HIVE是在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分会的指导下举办的重要赛事,邀请了合成生物领域行业顶级专家作为评审团,致力于打造立足中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学赛事和创新孵化平台。

  本次创业大赛以“新生”为主题,面向较成熟的合成生物学项目,以其研究成熟度、落地商业化潜力、规模化应用潜力等因素作为主要评判维度,挖掘项目的未来价值。创业赛分为融资组和未融资组。现场,7 个未融资组项目、8 个融资组项目分别现场进行路演和 Q&A 环节,学术、产业、资本评委经过线上线下实时参与路演、讨论及评审。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报名和选拔,Dorimer团队所参加的未融资组共有7个项目组进入决赛,分别现场进行10分钟路演和5分钟的即兴问答环节。随后由学术、产业、资本评委对项目进行团队、技术、产业化、社会效益等数个维度在内的全面评估,评出在技术、产业化等所有维度皆具有最佳表现的项目为创业赛金奖。

  Dorimer团队所获得的技术突破奖则是为了表彰在专业技术上有突破性创新的项目,是除了获得创业赛金奖项目外,“技术”得分第一的项目。

“误入”决赛,做足准备

  首次参赛便交出了亮眼成绩单,然而回顾参赛历程,裴昊教授认为,用“误入”来形容此次闯入决赛可能更合适些。他坦言,团队所面对的最大难度不是从化学到生物的跨学科差异,而是从科学研究到产业化生产的跨领域差异。

  裴昊教授说:“创业大赛除了技术上的优越性,其市场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如市场容量、市场竞争、社会效益等,这对于一直专注科学研究的我们而言,是具有难度的。我们不再是仅仅关注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产品的商业价值和竞争力。”

  由于大赛是在平台初筛和线上评选后,筛选出决赛项目,所以直到决赛现场,孙越洋才发现一起同台竞演的选手都是具有优秀成果的博士、教授,且参赛项目基本属于已经成立的公司,有较为完整的运作体系和团队,而她作为一名在读的博士生,在这个比赛中则显得有些“误入”。

  然而面对大场面和实力强劲的对手,孙越洋毫不怯场、沉着应对,“她在进行PPT演讲时,声音洪亮,气势足,整个过程十分流畅;在回答评委的问题时条理清晰,有理有据,最终获得众多评委好评。”一同前往决赛现场的裴昊教授赞许地说道:“当然这也得益于她为比赛做了充足的准备,包括PPT的不断修改、演讲的模拟训练,以及评委可能提问的预演等等。”

“哆瑞咪女孩儿”谈获奖

  Q1.“基于Dorimer技术的精准免疫监测”这项研究获得技术突破奖有何过人之处?

  A:Dorimer技术是基于DNA折纸结构发展的一种价态调控的pMHC多聚体技术,可用于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超灵敏检测,聚焦挑战免疫监测的极限。

  Dorimer可容纳大量的pMHC分子,相较于以蛋白质Avidin和柔性链式Dextran为支架的商业化产品Tetramer和Dextramer,以DNA折纸结构为支架的Dorimer可实现pMHC分子数目和朝向的精确调控,促进了其与T细胞表面受体的多重结合以大幅增强其亲和力,并且大直径平面结构促进了支架上pMHC分子与T细表面受体二维结合动力学,克服了因价态升高而导致背景信号增强的问题。

  此外,Dorimer可检测出商业化多聚体难以检测的罕见的或低亲和力T细胞。Dorimer不仅可以应用于传染病和癌症疫苗领域,还能广泛应用于细胞免疫疗法、移植免疫、自身免疫疾病等基础研究和临床领域开发中,为临床前和临床免疫学研究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

  Q2.为什么会从事这项研究,你是如何踏上科研这条道路的?

  A:我是2017年以硕士生的身份进入华东师大学习,在2019年申请硕博连读。如何踏上科研这条道路,我只能说是顺应本心。当裴昊教授在肯定我的能力后询问我是否愿意转为博士生时,我犹豫了。我当时的想法便是,既然犹豫,既然不愿果断地拒绝,说明在经过硕士的一年多学习后我内心不想拒绝,既然如此那就接受吧。或许当初的决定有些任性、有些突然,但那时时间确实告诉我答案是“Yes”。

  到如今,我很感激裴昊教授对我鼓励和肯定型的教导方式,在科研上给予我足够自由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当我自我怀疑或者否定的时候,裴昊教授则会给予我极大的肯定和鼓舞,让我能够坚定地朝着既定目标走下去。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樊春海院士也对这一项目给予了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探讨Dorimer技术的先进性和潜在的产业化可能性等方面。这项工作也在今年7月份作为我学习阶段的第一篇代表作正式发表在了Nature Commination上。

  Q3.这项赛事的举办致力于打通产、学、研、创、投通道,此次获得技术突破奖,有何具体奖励措施吗,比如项目会转化落地吗?你如何看待此次获奖?

  A:能获得技术突破奖已经是对我们团队极大的支持和肯定了,借助创业大赛这个平台,也让我们接触到了产业界、科学界、投资界等许多杰出的人物,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公司创始人、资本代表等等,让专注于科学研究的我们,向产业化发展跨出了一小步。

  项目的转化落地目前还面临许多的问题和挑战,如产品的工艺化放大生产、成本优化控制等技术层面问题,还面临资金和人才短缺、市场竞争等挑战。项目转化落地需要资本、人才、平台等多方协作,未来我们会不断地朝着产业化这个方向努力。

  本次获奖肯定了我们技术的优越性,也让我了解到科学研究和产业化的不同,一个注重解决科学问题,一个关注市场的需求。但两者也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如大赛所倡导的“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我们低头脚踏实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挑战未知的科学对于人类发展很重要,但将科学转化为生产力,使其具有社会价值和效益,对于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这也是我作为新一代科学人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Q4.疫情有没有给你的研究增加难度,你是如何应对的?未来有何目标,会在什么方向发力?

  A:疫情确实对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生物试剂的价格上涨、货期增加等,尤其是国外的生物试剂,这也让我意识到国内自主产品研发的重要性。

  未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继续自己目前的研究方向,将Dorimer技术进一步地优化,扩展其应用领域。如果能有幸获得资金的支持,可以朝着转化落地发展,当然这个想法比较“天真”和“稚嫩”,我可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其二的想法是能够进入成熟的生物公司工作学习,深入了解产品的产业化流程,不断积攒力量,积蓄能量。

来源|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文、采访|戴琪 编辑|吴潇岚 于洋 编审|郭文君 吕安琪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专业学位教育中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