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副总裁黄海清:如何乘数字经济之风完成企业转型,推动行业与区域发展?| 校友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2-07-07 14:15 浏览量: 3036

当前,世界正历经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化变革。数据已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资本活跃、经济增长的关键生产要素。坚定不移发展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数字经济也被认为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不变的方向之一。

近日,交大安泰EMBA2007春2班校友、EMBA校友会轮值会长、阿里巴巴副总裁、阿里云中国区总裁黄海清先生做客上海交通大学中银科技金融学院首期“浩然讲堂”系列课程讲座中带来《顺应数字经济新时代,贡献青春新力量》主题讲座,围绕数字经济的特征、应用与展望分享了精彩洞见。

数字经济:

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引擎

未来已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们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基本情况

什么是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其实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一样,是一种经济形态,只不过是更新型的经济形态。

目前为止,“数字经济”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通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和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有哪些特点?

01、核心生产要素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

02、核心驱动力

数字经济要发展,最核心的是要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这里的数据技术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IoT、区块链、移动互联网等,特别是人工智能的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从线性到几何级别的成长。

03、重要载体

数字经济需要快捷、安全、可靠的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5G时代来临,包括未来的6G,就成为了重要载体。

04、价值体现

数字经济需要体现价值,数字技术到底带来了什么价值?数字经济发展要好,就要解决工作、社会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必须要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即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 产业数字化,指传统行业如果应用新的数字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

➜ 数字产业化,指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企业,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企业,如何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即数字经济企业如何变强变大。

两者成为数字经济生产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高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而加速经济重构。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潜力有多大?

新冠疫情促进了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目前数字经济的发展最主要是中美两国之间的较量,中国和美国顺应了数字经济的发展。阿里、腾讯、百度、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公司,成为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虽然中美引领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但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中国数字经济的体量还不到美国的40%。要追赶美国依然任重道远。

从另一个方面看,我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据统计,到2025年,数字经济体量将达到60万亿元,预计占到GDP总值50%以上,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整个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生产要素:数据成为关键

在新的数字经济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怎样的?

生产要素:数据成为关键

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新的生产要素,不同于土地、资源等要素越用越少,数据是越用越有价值,从一个全量的散、乱数据变成重要的信息,进而变成重要的价值信息。数据发展迅猛,据统计,每年新产生的数据量是过去若干年数据量的总合,过去每两年产生的数据量是以前全世界数据量的总合。

生产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在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力主要体现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催生众多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公司,比如BAT、华为等。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几何级别提升了整个生产力水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生产关系:数字化治理

物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关系。在工业时代,“要想富,先铺路”,过去若干年里,我国高铁全球领先,高速公路四通五达,机场港口高度现代化。在数字经济时代,要发展新基建。什么是新基建?云计算就是整个数字经济时代新的基建。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新的基础设施,用云量成为数字经济关键指标。

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重要发展途径

数字化转型的四大方向

01、业务数据化

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主体转型第一步是让所有业务数据化。建立算力基础设施,并将业务数据在线化,融合成一体,汇聚在数据中台之上。

02、决策智能化

基于数据、算力、算法,推动智能生产经营和决策智能,实现数据价值比。充分利用数据要素实现在生产经营中的价值,通过数据治理使得数据可用可见。

03、应用服务化

数字技术一定要解决应用问题,和行业应用场景结合在一起,才会变得更加有意义。通过挖掘应用场景,提供内部运营的数字资产服务,降本增效,发现新问题,辅助数智化决策等。

04、组织敏捷化

数字化转型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导向和结果,就是能够让组织更加敏捷化。通过连接人、事、物,实现组织在线化以及跨组织系统,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与业务创新平台,打通组织职能壁垒,助力业务敏捷创新。

转型成功的五大要素

01、一把手推动

数字化转型是战略的转型,不仅仅靠技术部门实现,必须要最高管理者亲自主导并参与,形成整体共识。例如,上海市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实际上是以李强书记、龚正市长双组长来推动的;银行里怎么转型,一定是一把手行长推进的;保险公司一定是董事长或CEO推动的。

02、以数据为驱动

数据是整个数字经济新的生产要素,要以数据为基础来推动。从传统的BI转向大数据应用,通过数据实现决策智能和优化,产生业务价值。

03、以客户为中心

必须要以客户为中心,客户不仅是内部客户,也包括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外部客户等。随时与客户互动,获取用户真实的感受和需求。

04、以生态来赋能

要想真正做好一个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需要生态赋能,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从基础架构层、到大数据层、到应用层等没有一家企业什么都懂。在数字经济时代,资源整合、跨界合作将成为未来常态。

05、要打造敏捷组织

数字化组织的一大特点就是按照用户的需求变化,快速动态地调整企业组织,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当下竞争激烈,打造敏捷组织、降本增效非常重要。

数据应用与数据安全:

迈向数字化治理新时代

政府是最大的数据拥有者

也是最大的数据应用需求方

数据最大的拥有者是政府,全社会的80%数据都在政府机构,比如上海,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就是最大的数据拥有者,还包括金融银行。这对于数据云及相关技术公司发展而言,既有很大的挖掘潜力,也带来一定的约束和规范。

一方面,政府目前数字化转型发展快,特别是为市民和企业服务的“一网通办”,以及城市精细运营化管理的“一网统管”等,为国内相关企业提供了很多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关于政府云的构建,基于安全合规等考虑,有时候政府会优先选择国企提供服务,也会出于行业健康和数据安全考虑,出台相应的行业准则,对于民营企业也是一种规范。

上海抗疫:健康码、核酸码、场所码

疫情防控关键技术

疫情期间,上海全员核酸的时候,健康云出现系统崩溃,在上海市大数据中心的领导下,阿里云团队3天把整个健康云系统搬到随申办的核酸码系统中,更加稳定可靠。健康码、核酸码、场所码多码合一,这就是数据技术。

上海“一网通办”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市,上海“随申办”也是一样,集成了非常多的功能,让市民很方便就在线上办理各种业务,包括复工复产的审批等等。这其中也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让数据在云端自由且安全地“流动”

关于数据流通的问题,我们的政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政策之中,探索怎么能够令数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技术可能发展更快一些,而政策可能稍微滞后一点,但我相信政策总是向着让人民更便利,让产业更健康的方向在发展。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数据如何确权,关于所有权确认,国家法律上还没有明确。只有数据交易起来,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情况下,数据共享才能够更上一层楼。很多互联网公司也在不违反《隐私法》等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正在探索一些分析和运用,相信“众治、共治、智治”的数字化治理新时代一定会到来!

乘数字经济之风

推动行业与区域发展

在未来数字化转型中,哪些行业领域存在更多机遇?哪些城市和区域潜力更大?

在行业发展方面

01、金融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依然会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

02、制造业领域,特别是国企和央企为主的工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更加迫切,例如建立智能化工厂等提高生产效率。

03、政府自身,主要涉及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方面的政府数字化升级,要建立服务型政府,应用需求非常多。

04、零售业,虽然近几年线下零售受到很大打击,但衣食住行等未来还是有很大空间。

05、交通运输业,如航空公司、机场、地铁、公交、高速公路、物流等。

06、农业,一定是数字化转型最后一个阵地。

在区域发展方面

目前,结合阿里云自身的区域发展规划来看,上海、北京、广东、浙江被我们认定为4个A级省市,市场大、发展快。市场空间大、有潜力的B类省市也有几个:江苏第一,山东第二,四川第三,河南第四,湖北第五,辽宁第六。

这个分类标准是依据我们自身的业务指标和战略布局,考虑的维度较多,并非唯GDP至上或是单一参数考量,比如江苏是GDP第二大省,但它的企业集群相对而言数字化转型较慢,因此具有非常大的数字化升级潜力。

顺数字经济之势,

创数智青春之力。

在当今形势下,各行各业甚至每一个个体,都必须要紧紧抓住机遇,顺应数字经济大潮。我们要有数据思维,拒绝成为新世界的“新文盲”。

*本文根据黄海清讲座实录及与学生互动内容整理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大安泰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