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会计未来访谈 | 杨川:会计未来是无限光明 有待我们去发现蓝海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2022-06-16 11:57 浏览量: 5261

编者按: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口号是“会计未来”,学院面向、探索、打造并融入会计未来。为了解在会计教育、会计实务和会计行业管理中的实践总结、观察思考和展望准备,并研究会计未来的内涵与路径,我们开展了系列的访谈。本文为在2022年1月26日我们对博世(中国)财务副总裁杨川访谈的精要摘录,经本人同意予以公开分享,这些个人看法供大家思考“会计未来”借鉴参考,并希望引发有关“会计未来”的更多讨论。他的部分精彩观点也已经用短视频的形式,通过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在视频号、抖音、微博等视频平台开设的账号进行分享。

如下为访谈摘录,采用口述的方式。

杨川

博世(中国)财务副总裁

截至2021年,我的工作年限正好超过30年了。虽然也做过市场、销售以及软件开发技术等领域,但是我主要还是聚焦在财务管理方向。其中主要的经历都发生在跨国公司,历练了不同国家的风格和文化,包括日式的、港资的、欧美的企业,目前是在博世中国地区总部担任财务副总裁。

会计工作的实践、创新与经验

1、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最体现我的职业价值

在博世公司我觉得还是做财务好,因为财务就像一个大的金矿,虽然有些时候不能保证你每次都能找到金子,但这个找的过程是特别让人开心的。

共享服务中心搭建之后的运营是最体现我职业价值的一件事情。共享听起来很容易,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最初我们只是简单地集成服务中心,把不同地区分散的财务团队、工作集中在一起,在一个成本低的城市去完成。但管理成本、沟通成本和双方的信任基础、团队氛围都很难平衡把握。那么还不如用最好的人力做顶层设计,先做出最好的自动化,再把不能自动化且必须要靠人的工作放在低成本城市做一个集成。

最初的做法是很多的隐性成本被掩盖了,人员流动率太高了。第一年我们是外包出去的没有自己管,离职率突破了60%,然后我们拿回来自己管,一年就降到了15%。企业如果在财务方面需要有突破和巨大的贡献价值就不能外包。我们不是纯粹的外包,我们是内包。因为财务人员培养周期长,你辛苦培养出来这些人,你付他的工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对公司的知识贡献。员工需要有归属感。

不断地总结和反思让我们慢慢把重点放成了必须走数字化,必须是在高成本地区通过高质量人才去完成顶层设计,两条腿必须同时走。共享服务中心一定要贴近客户,贴近问题的源头,贴近高质量素质的人才,让他们留住,留住以后创造出来的价值一定会远远高于我们通过一次性搬迁省掉的钱。

2、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投资回报期短但对人的替代率不高

我们采用了Automation Anywhere的RPA工具。实践下来,发现我们的RPA对人的替代率不高,现在只能做到某个点的加速,节省一部分的工作量,并不能替代整个岗位,因为他还有别的工作。只有把可重复工作这些活全部逐渐集中起来的时候,才可能慢慢地再替代。人员替代率一般是一年做到5%-10%。100个人的工作量第二年就是95个人就可以了。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个聊天机器人,一个月能回答供应商1万多条问题,原来这些问题是40个应付账款会计近20%的工作时间。

RPA应用后我们用三年时间大约减少15%的工作量。我们大致做过一次测算,用RPA的投资回报期一般不会超过18个月。快的来讲,譬如应付账款的机器人4个月就回本了,还是值得做的。

我们现在是在推行低代码甚至零代码平台,让一个没有IT背景的人通过去拽去拉去拼接,就能把整个流程弄出来,把中间的数据节点设好,不那么复杂,这也节省了成本。

3、先标准化,再数字化增值

我们的财务共享中心从2014年起步,现在是在第三个阶段,标准化的阶段。我们必须要标准化,只有做到标准化才能去做流程的自动化,才能做到全局工作的加速。我先把一个复杂流程分解,然后做成标准化,再逐渐最优化,最后再做数字化产生大量的增值效应。我们通过共享服务中心拉通了在中国接近40家企业的数据底层,拉通他们的标准模式以后会发现很多优秀的做法,只是简单地复制粘贴就可以对我们的用户和各个事业单位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他们也非常喜欢。

我们通过以数据中心提供的增值报告为条线,把这个增值的概念和报告传递给业务合作伙伴,再跟他们做对接和协同,把这条线串起来了。从会计工厂到数据报告中心,再到业务合作伙伴,这三个闭环一旦走通,客户满意度就上来。这个跟以往带一个单独团队不太一样,它的宏观性要强很多。

财务和会计是紧密相连的,只有前端的数据干净没有噪音,后面工作才可能变得简单,也没有什么大的偏差。而我们需要解决的偏差和问题,可以拿流程工具软件一测就发现看到瓶颈在哪,是不是人员安排少了?或者说流程不干净,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基本上是可以把业务流程数据链做镜像化处理,然后通过数据链镜像化进一步改善流程,这就是完成了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一个循环。

会计工作的观察与思考

1、财务人员最适合做制度体系建设

什么是价值?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终极的判断,也是一个灵魂拷问。如果认为价值就只是赚钱,那追求的是一种短期行为,忽视了长期价值主义,忽视利用时间作为朋友完成复利建设。

价值观不同,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也不同。比如有的企业更愿意去投新的设备、新的工厂和买很多的地,他们认为这些有形资产是一个核心竞争力。在外企的价值观中更相信体系建设,认为有一个很好的经营体系就不需要靠某一个英雄去管理、去实施。体系建设就是对无形资产的投资,会产生文化、领导力、不同的职责、规章制度等,有了体系以后管理是相对容易了,体系也变成了核心竞争力。

不同企业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外企这边应该学的是灵活,而民企应该学的是体系建设。做体系建设没有谁比财务人员更合适了。因为财务人员天生是谨慎的,天生是好学的,天生是对其他的部门职能是有所了解的。

2、CFO要做价值守护者与价值创造者

作为一个CFO,我把企业成长的价值分成两层含义,一层是守护价值,我们要守护企业把控风险,并推动各部门去完成;一层是创造价值,更多是怎么样做投资,比如说除了有形资产的投资,我建议更应关注的是对无形资产做投资,怎么创新或去培养创新的土壤。

我知道体系建设中有不同国家文化中的优劣,就比较容易说“人话”,我不太会去用特别传统的财务语言跟同事们去沟通,更愿意去讲故事。通过询问的方式找到他的痛点和痒点,一旦找到了以后我们就能一起去做协同共事了。

有三点使我受益很大。第一是学会换位思考,第二是要学会沟通。第三是学会通过教学的方式来促进思考并得到更好的答案,说大家听得懂的故事和语言,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朋友和很多的灵感。

3、对财会人员的三条培养路线

现在管理团队很不容易,因为对未来看不清楚。我们就先建立一个基调,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就是VUCA(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我们要在不确定中找确定,比如说业财融合是一个方向,那就把技能向业务单元倾斜,把会计的广义角色拓展出来。我们引着大家去往业财融合的方向走,要学会沟通,要学会转型和跨界。我们强调每个人既是会计又是讲师,鼓励成为斜杠青年。

在方向确定后,我们给了大家三条发展路线选择。第一条是领军人物路线,以后是带团队、定方向、投资决策等。第二条是专家路线,专家也能升成很高的位置。第三条是项目路线,做项目能锻炼大家沟通的能力、社交的能力、展现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等这些财务人员最缺少的软技能。

我们会跟关键员工去谈,看他希望是走哪条路线并在三年之内做针对性地培养。有两种人才是我们特别喜欢的,一种是有自驱力的人。第二种是逆商很强的人,这样的人不怕打击不怕失败。

对未来会计发展的畅想

1、未来的会计是:衡量一切成就管理

对会计的未来畅想我说8个字“衡量一切成就管理”。衡量一切是全方位的概念,业务中间不应该有死角的,每个角落我们都要有探头把它做到量化,只有量化了以后才真正打开了会计的蓝海,然后才能成就管理。

中国的企业未来会更强调管理质量水平,对会计的重视会越来越高。5-10年来讲的话,像我要说到做到“衡量一切成就管理”还是有点难度的,但是10年之内做到50%还是有可能的。50%的衡量是什么呢?比如说结账的速度,是不是即时结账?如果把月报变成周报,从周报变成日报,从日报形成管理决策,就已经是一个特别大的变化了。

2、会计未来需要的能力

会计人的能力缺的是一横一竖,一横说的是知识的广度,一纵是对价值链的理解。首先是要尽可能搞事情,不能循规守旧,要不安分,我们尽可能的把变革体系化,把它放在工作中间就可以好很多。

影响会计未来的主要因素,我觉得是思维的模式。我们的思维模式不应该是封闭式,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完全是一个离散型的,然后是跳跃性的,也没有什么线性逻辑的,体系和流程是一个重要的点。自己的企业中间的流程体系没建起来时,想跟别人形成朋友圈,形成数字联盟不可能。

另外我觉得还需要数字化的一些技术,会让工作效率、呈现水平差别很多。比如说对爬虫的使用能力,对Power BI的集成能力,低代码的设计能力,还有对流程的改善能力。

3、未来可能不会有CFO 会计工作未来会三化

我个人的观点是觉得不会有CFO了,CFO这个角色会演化为3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他变成了这个公司的最主要的领导人;另一个方向, CFO的知识体系变成了一种通识教育,有点像外语是必须要学的,你必须要学会财商和价值是什么,投资是怎么投资,这些是一些硬的技术,是只要你上班就必须要掌握的;第三个方向是CFO代表的一种品格价值扩散开去。在CFO角色中往往有公司治理和合规管理的职责,有一种以身作则,守护企业价值的品格操守。尤其是在这个复杂的时代,这种品格就越需要去珍惜、去坚守。不管是巴菲特、芒格,包括高瓴资本的张磊,他们是有些东西一直在坚守。我是工作了很久以后才发现,不仅是财务人员而是所有的职场的人,都应该把品格价值变成职业操守。

中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上千万,每年的会计和相关专业毕业生大约有七八十万规模。我个人认为会计工作会存在三个化,第一个是集中化,大型企业或集团企业建共享服务中心的时候,一定会去二三线城市建,有比较多的大学会计专业、在成本洼地完成集中化。第二个是云端化,对一些小企业不用建共享服务中心,更多的是通过SAAS或PAAS走,流程比较简单,有大量的云端化的中小企业应该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第三个独立化,现在市场上最缺的不是学会计的人,最缺的是学会计的人愿意去做独立的自由职业者,在未来30年到50年会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当我们梳理了共享服务中心,当我们把业务流程数字镜像化之后,所有的运营场景全部是在网上,为什么还需要一个独立的会计团队?也许只需要在关键时刻需要不同专业的人,自由职业者加入到这个项目团队就可以了。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投资的人,有些时候是需要做咨询的人,有些时候需要做审计的人等等,所以这种独立化是从就业角度来讲的,应该尽早建立自己的口碑。

我还是坚信会计的未来是光明和伟大的,而且不仅仅是光明,我们更需要的是创造伟大的会计,完成管理的全方位赋能。

(供稿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会计信息调查中心 整理人:吕晓雷 尹成彦)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