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女王”柴琇:在中国做第一的进击之路 | 校友故事 !
作者 | 长江商学院
编者按
“一直希望在中国这个14亿人口的国度里,找到一个赛道,做一个第一”。柴琇在无数次采访和演讲中坦承,从不刻意掩饰自己对第一的向往。自1997年从商以来,她做过各种行业,仍觉得不是最佳选择;直到2007年,她去法国参加世界奶酪博览会,看着眼前上千个品种的奶酪,震撼之余似乎也看到了梦想照进现实的希望:“我当时想,我是不是可以在奶酪这个领域做成中国第一呢?”这一次,柴琇选对了。2021年,妙可蓝多以30.8%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奶酪第一品牌,柴琇也被人称为“奶酪女王”。
柴琇是如何选中奶酪这一赛道的?妙可蓝多又是如何把奶酪这一典型的西方食品成功引入中国“寻常百姓家”的?长江EMBA6期、DBA8期、CEO8期校友柴琇讲述了她的故事,希望她的经验能够给你启发。
柴琇
妙可蓝多创始人
长江EMBA6期、DBA8期、CEO8期校友柴琇
发现蓝海赛道
引爆中国奶酪市场
从法国奶酪博览会回来后,柴琇花了几年的时间系统性地研究全球和中国奶酪行业。
她观察到,全球乳业基本遵循了“奶粉-液态奶-奶酪”的发展路径,这一规律不仅是在西方国家,而且与中国相邻的日本和韩国,也经历了类似阶段。
基于这样的规律,柴琇判断,即便对当时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奶酪仍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食品,市场需求也不大,但未来奶酪在中国一定会成为大趋势,而不是小风口。
“奶酪让乳制品变得丰富多彩,全世界有上千种的奶酪,千变万化的吃法,令人唇齿留香;而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国人也体现出了对美食求新、求异、求消费升级的时代特点,中国乳业发展应该进入奶酪新时代了,”柴琇说。
柴琇深知要改变成年人的饮食习惯是很难的。但她观察到,对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妈妈总是担心他们营养不够、长不高。而奶酪作为“牛奶精华”,能够更好更快地补充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的钙、蛋白质和维生素。
就这样,他们从一开始就把目标人群定位为儿童,推出适合儿童食用的奶酪棒,奶酪教育“从娃娃抓起”。
精准的人群定位、饱和式营销,加之其产品品质做到了“好吃、好玩、好营养”,使妙可蓝多问市后迅速引爆了中国奶酪市场。
据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如今奶酪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在25%左右,三四线城市增速已经超过200%。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9~2028年中国奶制品市场展望报告》,2028年人均奶酪消费量有望达到0.5千克,是目前消费水平的5倍。
对于如何找到奶酪这一蓝海赛道,柴琇的第一点经验是:先看全球,再看亚洲。“当时发现奶酪在中国是一个未被开垦的领域之后,我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去考察奶酪。然后是看亚洲、看日韩,他们走的路径,我觉得大概率也是未来中国会走的路径。”
“第二点,看这个赛道是不是大赛道。如果是大赛道,在中国还是蓝海,那就比较容易做了。我们从大赛道找到了儿童群体这个小切口切进去,快速把市场做开了,”柴琇总结道。
品牌建设的根本
是企业自律
很多消费者认识妙可蓝多,都是通过其让人印象深刻的广告。
从2019年起,不管是在写字楼电梯、超市还是电视上,由“两只老虎”改编的妙可蓝多广告曲仿佛一夜之间变得无处不在,熟悉的旋律搭配改编的广告词,让人久久不忘。
这种“饱和式营销”正是柴琇的传播策略:集中有限的资源聚焦以梯媒为主的分众传媒,同时补充央视少儿频道,高频、聚焦投放,快速占领消费者心中的第一品牌地位,做到让大家“一提起奶酪,就想到妙可蓝多”。
在柴琇看来,做第一品牌虽然很难,但有很多益处:
比如,会出现马太效应,第一品牌比第二、第三品牌更容易获得社会资源,很多时候第一品牌也会享有定价权;
再比如,第一品牌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毕竟消费者心中留存的品牌只能有一、两个。
后来事实证明,这一营销策略颇有成效。
在《2020年中国广告语盘点》评选出的Top10热门广告语中,“奶酪就选妙可蓝多”成为年度认知最高的前三名广告语之一。
同一年,妙可蓝多成为提及率第一的奶酪品牌,成功赢得消费者心智。
“我的观点是,当产品、渠道、团队都准备好的时候,在合适的时间一定要传播,”柴琇总结道,否则“一旦时间窗口错过了,可能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但柴琇也清楚地知道,“一夜爆红”并不意味着品牌常青。
“任何企业都希望把自己的品牌作为企业的护城河。但是,品牌作为护城河是一件非常非常难的事情,需要时间来沉淀。”
在柴琇看来,品牌建设的根本,在于企业的自律,这种自律体现在能够一如既往地对产品质量、消费者体验等方方面面保持重视。
从搭团队到买设备、挑选原材料,柴琇都以极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和企业。
在对比多种原材料后,他们发现低盐车达做出来的奶酪不仅口味好,而且车达经过发酵,更易被孩子吸收,因此他们便跟新西兰一家大乳企合作,定制了属于自己的奶酪原料。
“当企业完成从0到1之后,会不会为了降低成本不关注产品质量?会不会只顾发展而忽略对消费者的洞察?这其中,一个企业和品牌是否自律,非常重要。保持虚心的态度和自我约束,永远看到风险在哪,危机在哪,对产品和消费者负责,用工匠精神,做极致产品。这就是品牌自律,也是品牌建设的根本,”柴琇总结道。
柴琇也很看重员工的工作状态,“生产好产品,员工的状态很重要。无论设备多么先进,都是人操作的。”
因此她每次去工厂都要赶在饭点,跟工人一起吃饭,并观察他们的状态。“大家更热爱这个企业,才能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
人与人的差距并不大
勤奋可以补足很多短板
很多跟柴琇接触过的人,都觉得她是一个特别有激情的人。
“我总觉得我能成就点事业”,柴琇笑着说,这种底气不是源自柴琇觉得自己天资有多优秀,而是她认为,当一个人积极向上、用生命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情早晚能做成功。“说白了,我是很勤奋的,我可以跟很多企业家去比勤奋。我可能没有他们那么聪明,没有他们那么高的学历和见识。但是我很勤奋,勤奋能补足我身上的很多短板,所以我说人与人差距不大,只要你想干事,那就学嘛。”
柴琇也在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这种勤奋和自我要求:
她现在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乐此不疲地奔波在工厂、公司大大小小的会议和接待中。
“除了睡觉,其它时间几乎都在工作。甚至有时候做梦还在梦我今天的难题怎么解决,我这几年就是这样走下来的”。
柴琇学习的步伐也从未停止过,她觉得优秀企业家必须有优秀的学习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企业家学者项目已经是柴琇就读的第三个长江项目了。40岁时她来长江就读EMBA,“当时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同学,我上课都不敢发言,小地方来的,企业也不大。但是,当时我就想,有一天我可能也能像你们一样优秀,”柴琇回忆说。
50岁,她又来到长江读了CEO班;如今快60岁的她,再次汇入长江,成为企业家学者项目的同学,希望能在这里进一步扩大视野,也从同学身上汲取榜样的力量。
“
长江的老师们能把我们做企业需要的方方面面能力都涉及到。我能把妙可蓝多做成奶酪第一品牌,与在长江读书是分不开的……
未来我想做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品牌,是长江一路上给我成长的动力和营养,才能让我一路向上走,所以我特别感恩长江。
”
柴琇对长江一贯强调的企业家责任担当也深感认同。她希望能够带着团队、影响更多人:
“现在国家倡导共同富裕,我在我们内部说,让我们的员工和经销商富裕起来,让消费者因为吃奶酪变得更健康、生活更美好,我觉得这就是一件很有意义、创造社会价值的事情。”
参考文章:
奶酪女王柴琇:从绝境中创造第一
从“喝奶”向“吃奶”转型,百亿奶酪市场有望成中国奶业下一个拐点
“奶酪女王”柴琇:5年做成中国奶酪第一品牌靠的是什么
亲历者说 | 柴琇:乳品行业的逐梦人
◆拓展阅读◆
修炼未来格局,欢迎报考长江商学院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申请长江商学院EMBA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1/04 限时抢位 | 深度洞察:宏观经济热点新视角
- 01/11 新年首场公开课 | 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中国企业出海启示
- 01/11 香港公开课抢位|用新与用心:出海的故事与启示
- 01/11 【活动报名】香港城大MBA上海大师课暨招生宣讲会
- 01/12 2025年入学同济MF复试说明会,邀您来参加!
- 01/12 最后召集|北京站在职MBA(大湾区模式)招生宣讲暨学生分享会
- 01/19 活动报名 | 中欧Global EMBA大师课堂: 特朗普2.0时代中国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 01/21 “跨越国界 打破边界”2025中外合作办学免联考官方招生宣讲会即将开讲!
- 01/22 对话港中大 | 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 (FMBA) & MBA 2025级招生宣讲会火热报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