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观点 | 傅强:借鉴博弈论策略思维解读政治经济事件!

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2022-03-11 15:41 浏览量: 4677

内容来源: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师说新语大师讲堂新春福利课“博弈论与策略性思维”问答环节精华整理。

Q1

傅老师刚才讲到的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的案例,好像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但是现实中人们往往不具备完全的理性,那么博弈论的分析还有用吗?如果是多次博弈,那么博弈双方有了惩罚的权利,所以破解囚徒困境是不是就是防止囚徒困境只博弈一次?是对的吗?

答:首先,我想告诉大家这样的一个事实,就是Von Neumann(冯·诺伊曼)在牌桌上表现不佳,他自己的总结就是他假定对手和他一样聪明,所以他以己度人,来揣测对手如何出牌,那就会犯错。那么,刚才说到理性人的问题,理性行为人不仅仅是博弈论分析的一个重要假定,也是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从几个维度来进行说明:

1

1

第一,我需要澄清一下什么是理性,经济学里的理性并不是指全知全能,而是利用所有可用的、可得到的信息,来做出能够最大化个人收益的决策。这个世界实际上是充满了很多随机性和噪音的,理性人并不是从来不犯错误,但是他不会系统性的犯错误,这就是理性的一个定义。那什么叫最大化个人收益?这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因为每个人对收益会有一个自己个人的评估方式,每个人的目标函数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人损人不利己,那是无法博弈的。我非常崇拜的一位经济学家他就举过一个例子:“红眼病”是不是理性?其实“红眼病”也是理性,他们最大化的目标函数跟我们不一样,他们最大化的是自己和别人之间的一个差距,他也是理性的,他也会利用自己所能够得到的所有信息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理性。

2

第二,我们必须承认,人的认知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在经济学模型里,有些人的决策未必是最优的,你并不能说他不理性,可能是信息不完备造成的。博弈论的精髓,就在于能够换位思考,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Von Neumann牌打的不好,就在于他无法想象,一个普通人如何思考,这就是他自己个人在信息获取上的一个缺陷,他没有做到他的最优,归根结底,Von Neumann也在面对一个信息不完备的问题。

所以我们的这个模型,任何时候都是抽象的,现实世界肯定比它更复杂。博弈的模型需要很多的假定,重要的是,博弈论的思维方式给我们指了一个方向,就是你做决策需要去依据情境,站在对手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我们掌握的信息更完备,对于对手了解的更多,你能做出的决策,就会对自己更有利。比如说打牌,你跟Von Neumann打,或者说你是跟我打,你出牌的策略不应该是一样的。你如果知道你打交道的是我,或者说你知道你打交道的是一个“红眼病”,你就要提醒自己,这个情境是不一样的,你去跟一个“红眼病”打交道,他可能会不惜伤害自己来打击你,那你就应该有所防备,你要去站在这样的一个人角度上去想问题,去想他可能会去做什么。

博弈论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博弈论是一个有关情境的知识, the knowledge of a situation。博弈论是通过模型来研究问题,这个模型不是真实的东西,它跟现实是有差距的,这就好比地图,它不可能是1:1的,在定量的角度上来讲,它不一定是精准的,但是在定性的角度,它是可以指明方向的,而且可以帮我们把一些细节和旁枝末节抹掉,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

回到刚才我们所说的,现实中个人的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都是有限的,比如说旅行者悖论的故事。我相信在现实中,无至于出现都写0这样的结果,同时都填100这样的事情大概率也不会发生,它可能处于中间。所以,博弈论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它指出的是一种方向。现在的行为经济学,行为博弈论,都在对这种传统的分析框架进行拓展,一些特定的决策行为特征,心理特征都被加入了决策模型,来提供更多的解释力,经济学和博弈论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那么接下来,我来回答刚才提出的另一个问题:

如果重复博弈,多次博弈的话会怎么样?

有限博弈

如果我们不是一锤子买卖,还有将来的话,他会对博弈的路径产生影响。在经济学博弈论的分析里,我们知道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就是你想让未来对今天产生影响,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博弈要一期一期的重复。如果是多期重复,要知道确切的终止日。比如10期、20期、或30期,我们确切的知道哪一天它会结束,那么博弈的未来就不会影响今天的决策,这就我们所说的:有限博弈。

什么样的博弈出现重复之后会影响今天的决策,来实现合作呢?要让博弈的重复不断进行下去,但到哪一天结束这个日期是不确定的。它不一定是无限的,不一定是永久的,你不知道一个确切的日子。这件事儿它会终结,你们之间的这种互动会最终结束,但这个日期是不能确定的,否则未来的博弈就不能对今天的行为产生影响。

Q2

傅老师,我还是想问一个关于宏观经济的问题,当美联储面对通胀和用工荒的巨大压力下,近期在议息会议上释放了三月加息的强烈信号,资本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担忧情绪更是逐渐升温,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剧烈,美股暴跌,傅老师您怎么看?美联储是不是在和市场、和大众博弈?

答:刚才我也看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博弈论在股市是否适用?

全局博弈

在传统上来讲,博弈论的传统情境与股市,或者说资本市场,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什么叫博弈?A small side of individual ,一个小范围的互动。所以我的决策,我的行动可以影响到别人。但是在股市,有千千万万的投资者,这两者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我们说的博弈论这个工具,这种思维方式,在这样的一种特定的问题上是会起到这种决策力,在央行这个资本市场,这种博弈是博弈论的一个分支,叫做GlobalGame(全局博弈)。实际上,他是借用了这种博弈论工具把它延展到了这种大的市场,美联储和市场就是在博弈

正好借这个机会,我把大家经常听我讲的宏观经济和博弈论做一个结合,来讲这样一个故事:

2020年的三月,美国的疫情发生之后,美国的公司债市场(corporate bond market)一下崩盘,所以债券收益率,企业的融资成本出现了一个急剧的大幅度上涨,美联储不能容忍这件事发生,因为融资成本上升,企业还不起债,公司债市场冻结是会出现债务危机的。所以美联储宣布要设立一个机制,他要去购买公司债,他以前只买国债和政府机构债,但这次他要买公司债。债市反应非常快,公司债的收益率就大幅度下降,市场迅速回归了稳定。但是回过头大家再去看,美联储喊的那么凶,他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就发现,美联储其实只买了几百亿的公司债,美联储其实在告诉市场,他们不容忍债券收益率的大幅度上升,所以他们要表现出一个决心,保持市场的稳定,要去救市。

公司债市场为什么会崩盘呢?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上的投资者出现了恐慌,大家都囤积现金来防备这种流动性的枯竭。如果我去买了债券把钱给了别人,那我需要钱的时候怎么办?我再去买债券的时候没有人接盘,怎么办?美联储的举动告诉我,我可以放心大胆的去买公司债,如果我需要钱我要去卖,但是卖不出去的话,美联储在二级市场上随时入场接盘,你有一个接盘侠在这等着,所以你就放心大胆的去买,市场就自动稳定了,不需要美联储直接出场,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市场回归了平静。这个案例告诉我什么呢?美联储的成功之处,在于引导市场预期,给大家吃了一个定心丸,这就是美联储与市场之间的博弈。

处在博弈之中的重要的一点是,市场要去对政策的走向产生预期,以此来决定自己的交易。你如何做交易,要去想央行打算做什么。那么央行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引导市场预期。

那我现在就可以介绍一下经济学的思想史,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性预期学派的开山宗师Robert Lucas(罗伯特•卢卡斯)。

卢卡斯批判

他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卢卡斯批判”,他说,传统上对经济政策的评估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政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预期变了行为就会变,那么政策就会面对不同的环境,政策的效果也就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个政策它面对的是人,打的是个移动靶,不是固定靶。

Robert Lucas(罗伯特•卢卡斯)给我们上的这一课有几重的意义。首先,如果央行要政策到位,达到你自己的目的的话,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市场的预期。

央行绝不要“try to catch the market by surprise”,不要给市场带来surprise,重要的是要建立信誉。因为你可以在某一个时间去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去欺骗某一个人,但是不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人。你的这个 “所有人” 在市场上都在盯着你,你的那点小心思大家都猜得到,与其让大家胡思乱想,不如去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建立声誉,与市场开诚布公的沟通,引导市场形成统一的预期,来帮助你实现你想要的政策效果。

所以我们去看看美联储是怎么跟市场沟通的,他们会拿出一个点阵图,政策模型都拿出来让大家自己算,什么时候加息都能算得出来。反过来我们去看中国央行的风格,喜欢“catch the market by surprise”,以前的重大决策都是周五的傍晚下班之后公布,811会改之后市场的混乱,就是缺少政策沟通透明度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反面教材。

那么回到当前美联储眼下关于通胀的问题,我做一个大胆的猜测,最终美联储实际加息的次数不会达到像美银预测的那么多,重要的是把通胀预期压住,告诉市场,美联储不会容忍通胀失控,这就足够了。我们要知道,通胀是可以自我实现的,如果市场上每个人都觉得物价要涨、通胀要失控的话,那我现在手上拿着现金我要去做什么?可能对我来说最理性的一个选择,就是赶紧把我的现金变成实物,甚至我要借入现金来买入实物。

那么大家如果都这么想,即使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因为预期都去买东西,把货币变成实物,需求就会飙升,物价就必然上涨,通胀就会自我实现。所以现在美联储摆出这样一种对通胀的态度,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努力的引导市场预期。当然,市场是不是相信可能是要存疑的。从历史上来看,应该说美联储在建立声誉方面,跟市场沟通方面都做的非常好,但是当前的这个复杂形式,应该说是给鲍威尔带来了非常重大的挑战。

Q3

感谢傅老师今晚的分享,受益良多,我想请教一下孙子兵法是不是博弈论的雏形?理解博弈论是不是应该学习孙子兵法?傅老师怎么看?

答: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也很乐于讨论,但是我的回答就比较直接。

首先我想重申,博弈论是对策略思维的一个系统化,是一门有着充分发展的科学。策略性思维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智慧,我刚才举了很多的例子。孙子兵法博大精深,它教给我们是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古人对策略思维的一个高度总结,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策略性思维并不是孙武子的专利,就比如我刚才给大家举过古希腊瑟洛芬和休斯比得这样的例子,但是我没有听说有哪位博弈论专家,谈博弈论之前必须先去谈希腊。

所以打仗打的好,靠的不是教条,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思想,需要的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方法和工具。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一点是, 我们要有一个发展的眼光,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自然会看的比他们更高更远,有更宽的视野和深度。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它是一种涵盖了很朴素的策略思维的智慧,但是现代的博弈论是精密的科学工具,这两者不太具备可比性。我们要充分尊重古人的智慧,但是更应该尊重和敬畏人类知识的进步和发展。就好比说,咱们要是去学这个经典力学,现在可能没有人去读牛顿的原著,我们要学几何,不需要再去读欧基里得的几何原理,这两个比喻在我看起来其实都不那么贴切,我觉得更贴切的比喻应该是,我们要练搏击,要去打USC,打K1,你要想在擂台上获胜应该怎么做?不是去找古人的武功秘籍,而是要相信科学,现代搏击的训练方法。

Q4

站在市场领头羊角度绥靖竞争对手进入这个决策上,都是相对“短视”的决定,更多是有短期KPI要求的职业经理人的“合理”选择。如果考虑对方能够“挺”多久,承受损失,其决定将会不一样。傅老师怎么看?

答:首先,我们讨论的是一个高度简化的模型,它脱胎于一个经典案例,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个模型我们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它,解读它。刚才有朋友说到,如果说考虑到时间因素,我们可以先把它赶走,将来可以再回到垄断,而且还要看撑多久的问题。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去理解,这里面的收益值是一个未来的现金流,未来的利润贴现到今天,这是一种理解的方式。它可能是一个动态模型的静态化,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多期模型的简版,你的技术每年都有更迭,每一期都可能再出现一个新的潜在竞争者,可能这个问题是重复发生的。

所以,即使我们去换这样的情境,我们仍然可以用这样的模型去对它做一个分析,那么回到这个问题,在这里职业经理人和企业主考虑的是不一样的,企业主他想的问题可能更长远。如果考虑的是能“挺”多久,肯定会有不同的想法,比如说我们看到最近这些年的次贷危机后,僵尸企业越来越多。像是石油油气产业,包括我们所说的小黄车等等都是这样。亏损企业就是不死,大家都“挺”着。要胜者为王,就要把别人都挤走,别人撑不下去,我最后剩下我就是王,亏损也要撑下去。而且次贷危机之后还有廉价融资可以给企业调命,所以这一定会影响决策。我们肯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市场结构、收益结构、潜在竞争,或者说决策者的特性可能都会给这个模型带来不一样。但一个企业亏损为什么要撑下去,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未来的盈利。所以,如果用刚才我们所说的方式,把模型理解成这是一个未来收益的体现,或者说是多期模型,这个模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帮助。

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博弈论就是一个情境的知识,重要的不在几何数,重要是不管情境如何改变,你都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分析的方法。可能情境变了,但是我们用这样的工具和建模方式,我们仍然可以在复杂局面下,给自己带来决策的指引。这就是我对有关市场介入模型问题的解答,非常感谢大家。

傅强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

策略与政策系

中文EMBA学术主任

傅强教授于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并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自2005年起执教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讲授管理经济学、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等课程,被评为新国大商学院EMBA最佳教师,现任中文EMBA项目学术主任。

傅强教授曾两次当选新加坡最具影响力40岁以下商科教授,为众多金融机构与大型企业高管授课、咨询,或担任董事、监事等职务。傅强教授从事应用对策论的理论研究,曾担任德国巴伐利亚州财政部Max Planck公共税收与法律研究所、加拿大CIREQ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其学术论文广泛发表于诸如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Theoretical Economic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联系方式

电话:

+65 6516 8352+65 6601 7753

+65 6516 8656 +65 6601 4911

招生老师微信

识别二维码添加好友

邮件:embac@nus.edu.sg

地址:

商学院中文EMBA招生办公室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NUS Business School,15 Kent Ridge Drive,

Singapore 119245

网站:embac.nus.edu.sg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申请新国大中文EMBA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