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MBA职场人语 | 高竞:996、007不是企业成功的根本解,战略才是

上海外国语大学MBA
2021-12-14 16:08 浏览量: 2803

“职场人语”栏目开设前言

栏目是应参与上外管院首期“心有梦 行无疆”企业导师辅导项目的部分导师代表的倡议而设。学院职业发展与校友会办公室计划邀请有意愿的导师总结分享自己的职场经验和人生感悟,定期整理发布,给管院学子同学们连续、系统的职业指导。感谢导师们的热情和奉献。敬请大家期待。

作者:高竞(上海汰胜管理咨询工作室CEO、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首期“心有梦 行无疆”辅导项目企业导师。连续创业者,蚂蚁集团网商银行创始人、阿里小贷公司董事,前天猫市场部、规则部总监。围绕“让商业学习变得更简单高效”的使命,在组织变革、战略制定与执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有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产生996甚至007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点是:战略不清晰。

讲解战略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企业管理者不容易认识到自己的战略制定有问题。

看战略讲解也许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理论太多,结构庞杂,看不进去也看不懂。

所以我尽量用案例和比喻把道理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避免枯燥。

一、避免沉没成本

人们经常说,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科技型公司,是通过不断试错才找到正确的道路。

不少以上公司的共性之一是,只有目标、模糊的憧憬、大致的方向,但是没有具体的路径。

于是只能试错。

如果有100条路,只有一条是对的,那么最糟糕的情况要试错99次,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路径。

那么,倒霉的是负责试错的那群人。

运气不好的,比如阿里曾经创办的中国最早的SAAS公司之一“阿里软件”。2007年成立,两年以后就偃旗息鼓了。阿里软件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道路,虽然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没法落地。只能黯然离场。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当年他求职阿里软件被录取,入职的第一天,被告知公司已经解散。还好,接着他就在其他BU找到了新的岗位,算不幸中的万幸,我们也因此成为了阿里校友。阿里软件没有找到路的原因,可能是早了十年。2007年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并没有对SAAS软件有迫切的需求。阿里的判断是对的,未来一定有市场,只是早了10年。看看现在的SAAS市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二、只有目标不叫战略

指出一个有待开发的市场,就叫战略吗?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指标,就叫战略吗?不是!

战略应该包括路径图。它告诉团队应如何推进。

战略还需要有里程碑。它检查推进的进度、方向、成果,告诉我们战略是否经得起检验。

战略必须区分战场、战役、战斗,这是不同颗粒度的作战内容。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假设有次演习,红方要从北京出发,打下蓝方所在广州,解放华南。在选择路径的时候,红方可以从天津出发、出渤海、黄海经过东海南下南海,南下打下广州。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路径,但是风险太大难度太高,被否决了。——这就是路径,尽管不靠谱。正确的方法是红方沿着京广线往南打。

红方打下郑州、武汉、衡阳,广州的屏障就解决了。

战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

战役:例如,郑州会战,歼灭蓝方在河南境内的有生力量。以此类推。

战斗:例如,争夺武汉火车站的战斗。以此类推。

里程碑:拿下京广线北京段的控制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意味着我们正式开始执行这个战略。以此类推。

仅仅给红方部队说,我们要打下广州,然后开会喊口号,许诺各种奖励,各种打鸡血……这不叫战略。

三、给出“策略”才可能是合格的战略

现在,你明白了?只有目标,不叫战略。给出“策略”,才可能是合格的战略。马云说过:“战斗的时候,士兵不需要望远镜,需要的是地图。”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如果没有策略、路径图,分不清战场战役战斗,应该怎么打?瞎打呗:加班!996!007!(注:996,指一周工作6天,每天从早9点至晚9点;007,指一周工作7天,从早上0点至晚上0点。)

四、试错也需要方法论

很多时候如果你觉得各种各样的加班毫无意义,可能是各级主管没有把策略想清楚,设计明白。

也有可能是,他们需要试错。

试错也需要方法论。

你可以试着去问一下,当前的策略是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不换个方式等等。再策划出一条更加正确的道路,可能会完善我们的战略、策略。

加班,也许就可以避免了。

在战略制定与落地方面,有几个核心的要点。

(1)战略制定讲究“443”

从客户需求的结构上看,是4种相关的客户需求:

战略指标主抓4组核心指标:

1、客户指标

2、财务指标

3、效率指标

4、创新指标

战略主要内容是3组关键模块:

1、推进路线、方式方法

2、里程碑、阶段、节奏

3、策略、攻守变化

(2)战略的管理是一个闭环

在不同的阶段,组织(企业)需要调配不同的资源,按各阶段的主要方向和机制手段,完成战略的不同任务。

(3)战略管理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

从组织治理的维度看,战略管理过程离不开这三个要素的不断调用——节奏、视角、颗粒度。根据阶段需要,变换节奏、角度和执行单位颗粒度,保证战略的有效执行。

企业对战略管理的状态还要讲究“快、准、稳“:

1、战略迭代的速度要快,快速呼应时代的变化,一拖再拖,时间窗口就过去了。企业需要合理的流程和制度以拥抱变化而不是盲目摇摆。

2、战略制定的内容要准,兼顾长期与短期的利益,调动内部的所有资源适应外部的环境变化。

3、战略落地的方式要稳,再好的战略,如果落地执行打折扣就没有价值了,所谓“战略三分靠看,七分靠干”。

所以,只有目标+策略,才可能是合格的战略。有了好的战略,还要通过动态管理,快速准确稳妥地执行完成,成就企业的战略目标。

编辑:媒体小编

(本文转载自上海外国语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