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来了!张劲帆教授解读试点提速

MBAChina
2021-01-15 14:42 浏览量: 12053

数字人民币“上榜”央行今年“工作单”,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称今年将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继去年10月首次在深圳地区公测数字人民币,近日福田区又推出10万个金额为200元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进一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与此同时,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助推本地经济高质量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副教授、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宏观金融稳定与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张劲帆在接受CGTN(央视英语频道)和凤凰卫视采访时表示,民众的接受度是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的试点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未来应联合第三方支付平台、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构建支付网络,促进支付市场的良性竞争,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数字人民币试点在深加速推进

消费场景覆盖提升

“什么是数字化货币?”张劲帆教授用通俗易懂地方式回答说,数字化货币即在数字化生活中使用的人民币,不需要携带纸币,只需要一台手机或其他电子终端就能够完成所有的支付活动。据悉,此次数字人民币红包具有总金额高、中签率高、有效期长、全市各区可用、超市、便利店、连锁餐饮、百姓药房等全方位消费场景覆盖的特色和优点。张劲帆教授表示,深圳相继在罗湖区和福田区进行两轮数字人民币试点,并且规模和金额都在扩大, 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凸显出很多的亮点和创新点。而其中一个重要的亮点和明显进步就是商户的接入量在增多,目前已经有超过上万家终端机构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他认为未来还将会接入更多的支付场景,在试点过程中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民众愿意尝试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消费。

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场景运用和试点工作。张劲帆教授认为,这能够反映出中国对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意识和了解到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对于长期推动中国国际竞争力具有的重要作用。他还表示,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工作在大湾区,特别是在深圳的推动速度很快,这与大湾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有关,也和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有很大关系。面对一项新的技术,就是要“敢为人先”,同时积累更多的经验,“把好的经验向全国辐射,甚至向全世界辐射”。

联合多方力量

构建支付网络

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和普及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数字化货币的场景运用和民众的接受度等。张劲帆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大多数老百姓已经习惯了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民众对数字人民币的使用意愿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这就需要让大家都知道数字人民币的存在,即加大对数字人民币的宣传推广工作,并且让普通民众认识到数字人民币的好处所在。张劲帆教授指出,数字人民币相较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消费者信息安全度的把控。因为数字人民币用户的信息交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民众的信息隐私问题,提供一个更加安全稳固的支付市场。但还需要不断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运用场景,创造出更好的支付生态和更便捷的支付体验。而此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的牵头,同时也更需要社会各界,包括金融机构,零售商,互联网平台等的共同努力,在全国形成一个更加完善的支付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出有利于数字化人民币运用和推广的生态环境。

领先全球

助力扶贫与反洗钱

张劲帆教授认为,对于数字化货币的运用,中国目前已经遥遥领先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在绝大多数国家中,数字化货币还只是一个概念,处于一种对未来发展的设想当中,但是中国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开始落地推广和试验,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

数字化货币的全程可追踪特点能够给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很大帮助。张劲帆教授以扶贫和反洗钱为例指出,对于扶贫来说,过去政府的扶贫款项需要各级政府的银行账户一层一层拨款,这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导致效率较低,而数字化货币能够使得款项更加精准、高效地到达弱势群体的手中,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而对于反洗钱来说,数字人民币的可追溯性使得洗钱等犯罪问题更易发现和侦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犯罪率,同时,所有与数字化货币相关的活动都将在“阳光下透明地展开和进行”,这有利于促进中国市场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

促进支付市场良性竞争

使消费者受益

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将由央行负责,这是否会导致其他商业银行市场盈利机会的流失,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利益受损呢?张劲帆教授认为,数字人民币必然会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商业银行形成竞争关系,但这并不会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性,反而对消费者而言是件十分有益的事情。竞争的增强能够给民众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有效促进各支付平台的服务质量,保障用户权益,为中国支付市场的长远发展带来帮助。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管理学硕士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