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管理学院EMBA“河西走廊-敦煌” 移动课堂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2021-07-31 17:10 浏览量: 2311

初始篇

2021年7月19日,北京时间上午7时。一群兰大2020级EMBA的学子,在万红波副教授、李志远副教授、牛琬婕博士以及杨治会等四位老师带领下,迎着日出,向西而行,踏上了“河西走廊”移动课堂学习之路。

历经2个多小时的车程,师生们抵达移动课堂第一站藜麦之都——天祝县,参访当地知名企业甘肃纯洁高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接待人员热情地给献上哈达,企业负责人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发展现状、藜麦的营养价值和生产工艺,分享了西部现代农业企业经营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挑战。借助鲜活而又极富特色的案例,大家通过讨论交流,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融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又多了一层理解。

参观完藜麦之都,研学团驱车赶往世界第一大军马场——山丹马场。山丹军马场地势平坦,水草丰茂,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121年,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是国家第一批认可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山丹军马场于1949年9月建场,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军马繁育基地。参观学习之余,同学们也体验了一把大草原骑马的乐趣。

结束了第一天的参观学习到达酒店已是深夜11点,但这丝毫不影响同学们第二天的学习热情。一大早研学团参观了张掖市大数据中心,与智慧城市PPP项目公司进行深入交流。张掖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方面科学决策,为城市治理和产业拓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观完大数据中心,研学团来到了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初入丹霞,大家被神奇而又波澜壮阔的景色所震撼!大自然将这幅厚重、恢宏的美慢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正如诗中所描述的“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佩丹霞羽化。”在历经亿年演变过程中,大自然舒缓地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成长历史,我们在欣赏和阅读她的同时不仅应该怀着敬畏之情,更应怀着感恩和呵护之心。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享受着安居乐业,感恩祖国的庇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之际,研学团第二天下午来到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致敬先驱,缅怀先烈。大家在英雄纪念碑前默哀,敬献鲜花,重温了当年的入党誓词。随后,跟着工作人员员的讲解,了解到那段艰苦奋斗的革命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必将引领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属于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

中篇

7月21日清晨,EMBA研学团离开高台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前往中国著名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酒泉。

按照既定行程,第一站参观大禹节水集团。大禹节水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于2009年在创业板上市。通过参观和座谈,大家了解到大禹节水在20年的时间里,从小型工程民营企业发展到有八大业务版块的集团公司,于2009年。在节水灌溉领域,从零开始,拥有300多项专利,制定行业标准,成为一家综合农业服务供应商,产品行销50多个国家,开创了三农三水三张网的服务新模式。企业创史人王栋更是中国西部创业者的代表,在“缺资金、没技术”的艰难条件下,硬是凭借刻苦和执着,一步步带领大于节水走出困境,成为滴灌设备行业标准制定者。时代在变,但创业者的精神永存。

中午时分,研学团来到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体验和学习河西走廊长城、关隘历史文化。雄伟的嘉峪关不仅是明代西北边防上重要的军事关隘,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关口。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峪关长城视察时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脉生生不息。回顾这段话,大家在城墙上远眺,体验到了古代将士御敌于外、保卫疆土信仰的敬畏,对“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守望和平”的长城精神多了一层理解。

7月22,研学团抵达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及敦煌博物馆。通过敦煌研究院专业讲解师的介绍,大家沉浸在美轮美奂的敦煌文化艺术形象当中。莫高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寺遗址,也是世界上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较完整、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石窟艺术遗存,是古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结晶。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 回顾历史,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莫高窟的参观,彷佛行走在时间的长廊里,穿越古今,思索着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

在下午休息时间,大家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城南五公里,沙泉共处,妙造天成,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延绵起伏的沙山,乘搭骆驼游行沙山之间,感受一望无际的大漠风光;开着越野卡丁车攀上沙山至高处,俯瞰月牙泉,感受沙漠绿洲的独特魅力;坐上滑板从沙坡滑下,感受沙漠里的速度与激情。浩瀚大漠,留下了同学们欢欣雀跃的身影,也在每个人的心里镌刻留下了美好的独家记忆。

同学们纷纷表示为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所惊叹,增强了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在自身社会活动中积极实践社会主义文化价值。

终篇

7月23日上午,在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由王惠民博士主讲的《敦煌石窟与一带一路》主题课程开班。王惠民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现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已刊著述110余篇(部),对敦煌文献学、佛教图像学及佛教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和了解。

《敦煌石窟与一带一路》主题讲座主要分为“古代丝绸之路”和“敦煌石窟与丝路文明”两个部分。“古代丝绸之路”这一部分,王惠民博士主要围绕着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敦煌在古丝绸之路上作为贸易中转站及宗教、战略和文化交汇点的重要性、莫高窟的雕像和壁画对千年佛教文化艺术的传承以及新时代下,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及沿线国家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而“敦煌石窟与丝路文明”这一部分,王惠民博士则通过对历史文献、出土文物、石窟雕像和壁画的展示向学员们介绍了敦煌石窟为后世了解古中原文化,唐代艺术风格及古印度艺术风格带来的重要历史价值。

在课间大家参观了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通过对历史文物的近距离欣赏,对主题讲座的内容有了更加形象的理解。

讲座结束后,王惠民博士亲自为每位学员颁发了“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莫高窟之旅”的研学证书。

在敦煌研究院用餐完毕,兰州大学管理学院EMBA“河西走廊-敦煌”移动课堂活动也画上了圆满句号。离别的时刻总是充满了伤感,万红波副教授、李志远副教授、牛琬婕博士和杨治会老师等四位老师在机场大巴前与每位学员依依不舍的握手道别。

通过这次EMBA“河西走廊-敦煌”移动课堂活动,大家参访了甘肃本地极具代表性的企业,聆听了西路军战士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游历了七彩丹霞这大自然为我们留下的鬼斧神工,欣赏了古人历经千年完成的敦煌莫高窟这座历史文化遗迹,学习了丝路文明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更深刻的体悟到由习近平主席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给所有沿线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一和重大经济影响。

除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以外,精心的安排和悉心照料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兰州大学管理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以及老师们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在同学们心底,由衷的感激和庆幸选择了兰大,成为了管理学院的一员。沿途参访企业及兰大历届校友们对本次活动的倾力支持和重视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母校兰州大学在西北地区的卓越影响力。

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加大投入,不断探索创新产教融合的内容与形式,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文化移动课堂”、“走进西部名企”、“走进校友企业”等系列活动,实现系统的理论学习与丰富的管理实践相融合,持续提升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

来源 |管理学院2020级EMBA学生

审核 |张若勇

编辑|李思思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