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共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节选四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02-14 19:19 浏览量: 3803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推动着高等教育发生重大转型,数字化已成为众多国家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必由之路,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共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通过汇聚全球专家、学者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提炼出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行动的九点共识:一是深化系统变革,塑造包容公平有韧性的教育生态;二是升级基础设施,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体系;三是创新教学模式,引领科技赋能的课堂革命;四是优化支持服务,满足个性化、终身化学习需求;五是提升数字能力,激发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潜能;六是完善保障机制,打造教育提质增效智能化助推器;七是直面学习危机,加强国际化、多元化教育场景供给;八是应对复杂形势,共筑安全可信的智慧化治理体系;九是推动开环建设,构建跨部门、跨区域数字化共同体。

关键词:高等教育数字化;全球行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全球共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3)01-0036-08

近年来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为应对数字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世界各国纷纷谋划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变革;各类国际组织积极行动,努力驱动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变革。从全球范围来看,数字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实现更加包容、公平、优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撬动和支撑力量,全世界在行动中不断反思、总结、前进。通过对高等教育数字化全球态势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化已成为众多国家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必由之路。尽管各国各有战略侧重、发展特点不一,但仍然可以从全球态势中感知出一系列的行动共识。

一、深化系统变革,塑造包容公平有韧性的教育生态

在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全球人才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目标,而数字化具有无限可能,将有力塑造高等教育新形态,深入推进教育理念、学校形态、育人方式、教学手段、管理与保障机制等多维度改革创新,为学习者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塑造价值等方面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促进教育公平。许多国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优势,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农村、偏远、贫困与民族地区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与资源,推进建立“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生态。中国2020年发布《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提出确保信息技术能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得到广泛应用;2021年实施“慕课西部行计划”2.0版,加强优质资源共享,缩小区域差距,有力推进了教育公平。巴基斯坦启动信息通信技术嵌入高等教育的行动战略,强调以智慧教育推进教育公平。

创新育人方式与教学手段。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了育人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进一步得到落实,发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体与虚拟相结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心。中国变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混合式教学模式。俄罗斯提出高校课程开发要“以学生为中心”,采取模块化与个性化形式的课程模式。新加坡教师尝试人机协同课堂教学的混合新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课程内容、学习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

推进新型办学模式构建。融合数字技术的新型办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校园、班级、课堂、学期等时空局限,为招生方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等带来根本性变化。许多国家开始探索实施无校区办学、多校区协同办学、开放式大学等新型办学模式。

加快推动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型。数字技术深度改变着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保障机制,管理与决策方式由流程为主的传统线性范式逐渐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扁平化范式转变;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立足大数据、人工智能, 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中国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加快形成现代化的教育管理与监测体系;建立国家层面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对全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常态监测与分析评估。德国实施“人工智能校园”项目,提出以人工智能技术强化数据监测与数据分析,实现有保障的数据使用与教学质量评估。俄罗斯2021年提出建立教育机构的数字管理系统,教育评估不再基于学校的报告,而是基于数字管理系统的数据。

二、升级基础设施,夯实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体系

数字技术应用依赖于坚实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教育数字化潮流下,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车道,信息网络、教学设备、公共服务平台、创新应用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是保障新时期高等教育韧性、推动教育数字化的底座。英国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七大战略行动,首先就是建设良好的数字基础设施。美国积极鼓励谷歌、微软、苹果等科技巨头企业进入教育市场,为教育数字化提供软硬件建设条件与技术支持。俄罗斯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改造,计划到2030年实现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数字成熟度”指标。

信息网络的连接是高校保障教育数字化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提出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并重点从优化网络基础设施与升级校园基础设施两大方面推进。全球学习委员会发布《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2021》,强调尽管当前个人互联网接入不平等,但高等教育机构可建立访问与平等机制,以改进互联网接入问题。

高性能、全覆盖的新型教学设备是高校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因素。亚欧会议成立数字教育专家组,出台《数字联通:促进数字时代欧亚教育合作》工作文件,提出所有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都需获得具有包容性的数字学习设备,以确保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获得数字资源。南非通过实验室翻新、设备升级与信息通信技术升级,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所需的信息工具,并在适宜的环境中学习。

稳定与可获取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了平等学习与研究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国家推出国家公共服务平台,如中国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埃及的埃及知识库、巴西的AVAMEC在线教育平台,等等。

科技与教育的双向赋能正在推进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德国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发智慧教育创新应用Stadt-Land-DatenFluss;韩国推出学习管理系统e-Hakseupteo;哥伦比亚建设了国家高等教育信息系统SNIES,等等。

三、创新教学模式,引领科技赋能的课堂革命

数字技术赋能教与学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应用场景。传统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数字时代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随着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催生了多种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交互式、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相结合,促进学习者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逐渐成为常态。巴基斯坦为推进混合式教学,致力于建设智慧教室,支持多媒体教学、本土化课件制作、跨校区资源共享、学情智能分析、教学综合管理等,以满足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基本需求。

人工智能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型“教师”,助力形成一种新的人机协同课堂教学模式。新加坡要求教师认清自身角色转变,尝试人机协同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课程内容、学习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为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推荐个性化作业,实现不同水平学生的均衡发展。

沉浸式虚拟教学创设情境性、趣味化的教学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全新课堂交互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有效学习发生。世界银行指出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拓宽了学校与实验室范围,学生可通过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 沉浸于真实的学习情境。

四、优化支持服务,满足个性化、终身化学习需求

教育数字化带来的变革和无限可能,为学习者开展个性化、终身化学习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同时也对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供给、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学习成果质量认证等带来新的需求与挑战。

建设高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平台。教学模式的变革、个性化学习与终身学习的需求,迫切需要更加优质的在线教育资源与在线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学习内容与更多元的选择空间。中国提出打造300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目标,推出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成为全球课程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用户最多的公共服务平台。美国布局在线课程建设,相继建立edX、Coursera与Udacity三大慕课平台。德国自2021年起着手建立国家教育平台NEP,推进已有平台与新建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建成一个面向全国的国家级平台。韩国推出国家官方慕课平台K-MOOC,为学习者提供由一流高校推出的高质量慕课学习机会。

建立适应数字化学习的质量认证与学分互认体系。数字化教学模式可以解除学生学校地域、层级等标签,实现选课和学习自由,但也对传统学习评价体系带来新挑战。为此,各国纷纷推出微认证、微证书等新模式,以满足学习者对学习质量认可的需求。中国2022年发布《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的若干意见》,针对在线开放课程质量、学分认定等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新西兰2018年正式认可微证书成为其规范教育和培训体系的一部分,是最早将微证书纳入其资历框架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制定出台《慕课学分转换指南》,承认学习者通过慕课学习获得学分学位的机制。

五、提升数字能力,激发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潜能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驱动人类社会快速进入以数字化应用为基础的智能时代。为适应数字化改革,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以数字能力为核心的师生能力培养是全球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目标。

提升学习者数字能力。帮助学习者了解数字化学习方式、使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形成数字化学习思维成为重要的学习需求。世界各国政府部门与高校对学生数字能力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布局政策、资源配置与提升培训、课程改革与建立学生数字能力评估体系。中国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等政策文件,多措并举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欧盟2022年更新“公民数字能力框架”,旨在更好地推进数字技术在终身学习中的应用与创新。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联合E-language开发了一套数字素养在线测评工具,基于Web 2.0技术,以在线互动的方式指导实施数字素养测评。

夯实高校教师及管理者数字能力。世界各国与国际组织对教师数字能力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一系列教师数字能力标准与框架。高校教师与管理者通过掌握数字化教学、管理与科研工具,推动高等教育变革。虽然世界各国与国际组织对教师数字能力的关注点不同,但总体来说,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探索技术支持的研修模式是着力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发布的“利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进行教师能力建设:教师电子图书馆”推动了全球教师能力建设,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先进的数字资源与基于人工智能的能力提升解决方案。俄罗斯为推进教师数字能力提升培训,鼓励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建设,通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国家创新项目,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创新。

六、完善保障机制,打造教育提质增效智能化助推器

教学评价与教育质量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核心落脚点。各国紧紧围绕高等教育数字化特征,通过多种方式为持续提升数字化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构筑多维度新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英国慕课平台FutureLeam与学习平台OpenLeam,从战略管理、开放资源开发、课程设计、课程运行、教师支持、学习支持等阶段,对开放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评估。

重视教学质量数据监测与分析,建立国家、区域、地市、学校等多层次质量数据监测与分析平台,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强调数据对支持学生个性化体验、衡量高校的决策敏捷性至关重要。

打破传统模式屏障,开展多模式在线认证评估。俄罗斯高校建立支持 “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者互相沟通的电子平台,任何人皆可访问平台的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评价。

开展课程与专业微认证,实施多元化激励机制,鼓励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形式实现个性化学习。美国高等教育微认证类型主要包括数字徽章、可堆叠证书、慕课结课证书、行业认可证书,学习者在完成定制学习内容、提交符合认证标准的学习成果后,可获得代表所学技能的数字徽章等认证,认证成果可转换为学分并用来申请学位。

七、直面学习危机,加强国际化、多元化教育场景供给

疫情凸显并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教育供给不足、不均衡、应急状态下保障持续性学习供给能力薄弱等问题。疫情期间,累计16亿学生受到学校停课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难以应对,这也对各国加强多元场景下的教育供给能力,特别是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与资源共建共享等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开展大规模在线教学实践,应对疫情等公共危机。疫情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数字革命”,加速了各国对在线教学的普及、实践与创新。各国在开展多样化在线教学实践中,共建共享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为适应后疫情时代教学模式变革、保障多元场景下的教育教学秩序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疫情期间全国各类学校实行“停课不停学”的紧急应对政策,学生通过多种类型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学习,2020年共开设在线课程110万门,服务学生35亿人次,基本实现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印度在疫情期间发展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在线教育,实现现代化教育产品供给。欧盟强调在后疫情时期加速建设以在线学习为主的新学习模式,促进高等教育数字化。马来西亚指出疫情导致马来西亚教学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高校应尽快适应开展在线教学新常态。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深化开发援助。全球气候变化、乌克兰危机等风险因素持续加剧,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要求世界各国以更紧密的团结协作提升高等教育的抗冲击能力,保障稳定的教育供给。数字教育为全球高等教育的国际合作开拓了新渠道,已成为各国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致力于拓展国际合作交流,贡献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疫情期间, 中国在学堂在线、爱课程等国际慕课平台上线覆盖8个领域、近700门英文在线课程,服务于数以亿计的全球大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并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为赞比亚等非洲国家免费提供优质在线教育平台资源,支持非洲教师能力建设与人才培养。欧盟委员会创建欧洲数字教育中心,加强欧盟成员国在数字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旨在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且适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的欧洲教育。德国基隆开放高等教育课程,为战乱、贫困国家与地区的难民提供免费在线学习机会,通过建立开放在线教育平台,共享教育资源与在线课程。

八、应对复杂形势,共筑安全可信的智慧化治理体系

教育数字化在带来好处的同时,并非没有任何技术风险与成本,任何网络恶意攻击都可能威胁教育网络的稳定与个人信息的安全,破坏关键基础设施,甚至威胁到更广泛的安全利益。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高度重视教育网络、数据与隐私安全,围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与治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伦理等方面出台各项政策措施,以规避、防范各类潜在风险。

出台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中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提出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以更好地平衡数据使用的便捷性与数据防护的安全性,促进数据安全体系建设降本增效;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提出6项基本伦理要求及人工智能特定活动应遵守的管理规范、研发规范、供应规范、使用规范,旨在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美国出台《州和地方政府网络安全法(2021)》,澳大利亚出台《在线安全法(2021)》,等等。

加强网络安全战略关切。巴西颁布《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提出将基础网络安全教学纳入巴西教育课程,并鼓励创建与网络安全相关的大学项目和该领域的初创企业。

提供数据安全防护指南。英国出台《面向教育机构的数据保护指南》, 提出教育机构应采取风险自审、积极咨询法律意见、确保有效遵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规定、使用ICO免费网络资源步骤保障数据安全等措施进行下一步决策。欧盟发布《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伦理准则》,从基本条件、基础伦理准则与关键要素三方面分析可信赖的人工智能伦理,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部署与使用提供指导。

九、推动开环建设,构建跨部门、跨区域数字化共同体

近年来,国际社会将跨部门、跨区域协同与国际交流合作视为高等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在多个领域积极探索,搭建以数字化推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深化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多样文明互鉴的桥梁纽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教育联盟与资源共享,既能推动全球国家、地区、高校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协同,又能促进全球优质资源均衡共享。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汇聚60所顶尖高校,为全球学习者提供联结机会,学习知识与技能,交流思想与文化。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建立的国际在线协作学习中心推动国际跨文化交流,促进全球教育教学经验共享。

多边学历学位互认联通在疫情的推动下加速转化落地,全球高校之间教育数字学分、学历与学位国际互认已逐步探索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会员国密切合作,推动亚太地区有关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与学位公约的更新,建立全球范围学历互认机制。

校企与跨部门合作提供数字设备与技术、协助培养未来人才等,有助于促进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数字化建设。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中国企业为亚非等国家高校无偿捐赠软硬件设备,并提供技术支持, 为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院校建设数字学习环境。韩国高校通过与地方政府建立交流合作平台,发现潜在业务,培养未来领导者,同时与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等保持密切合作。

科研合作是知识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促进经验交流,攻克教育改革发展难题。中国重视加强中外教育科研交流合作与国际比较研究,吸收世界先进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积极拓展与国外教育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空间。俄罗斯提出建立科研统一服务平台,推进相同科研偏好主体之间的交互合作,通过建立个人数字档案与“虚拟学者助手”,为不同科研需求的师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

(说明:本文节选自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秘书处于2022年12月8-9日召开的2022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发布的《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第一部分“全球在行动”。)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信息化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