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周年院庆之论坛干货 2 | 工商管理论坛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21-10-13 21:24 浏览量: 2596

10月6日,数位知名教授、院长在工商管理学院B210与校友和在校师生进行了学术交流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张新民教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影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井润田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杨治教授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青原教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费显政教授

六位嘉宾在现场为大家分享了什么:

上半场由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栗继祖教授主持

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院长 栗继祖教授

张 新 民

用财务数据认知企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原副校长

张新民教授

张新民教授被称为“张报表”,他的分析框架“张氏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是与“杜邦分析体系”一起被广泛用于中国企业财报分析,框架内容为看战略、看经营资产管理与竞争力、看效益和质量、看成本与费用机制、看价值、看项目质量、看风险和看前景。

张新民教授以科大讯飞和紫光集团为案例,为大家精彩地演示了从企业财务报表看企业的过程。其中,他介绍了“三支柱”即根据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政府补助以及杂项收益(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看企业的利润表结构的方法。根据每部分占企业实现利润的比例,来判断其是否存在毛利率低下、费用化过多的情况,从而判断企业的价值和前景。在资产负债表方面,他将资产负债表的右边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和留存收益比喻成造血和输血,将资产负债表左边活动比喻成用血和放血。放血指“无用”的活动,比如商誉和开发支出等等。根据各部分的资金占比情况,判断其属于输血为主还是造血为主的企业。跟随张教授的讲述,我们可以透过企业看似完美的财务报表,看到了背后隐藏的问题。

针对“政府补贴”,张新民教授补充道,企业正常的早期研发经费,一般三年为一个周期,两周期为比较合理的时间,且在周期结束后,需要在市场份额、利润等方面表现出成效,如此才能判断其是有价值创造能力的企业,而不是主要靠“输血”的企业。

张 影

人口流动带来的身份冲突

及其行为影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副院长张影教授

我国农民工占到城市人口的40%,人口流动导致的身份冲突会引起农民工的长期焦虑,而这些焦虑会对其风险偏好和未来规划产生负面影响,如果这一批农民工能够将未来规划得更好,必将有利于社会的长期发展,这是张影教授团队进行研究的初衷。事实上,受到多重身份影响的远不止农民工团队,因此团队随后对快递员、跨境学童、大学生等不同群体都展开了调查。

张影教授团队对快递员的调查中,发放了一万份问卷,调查其是否为未来打算、是否愿意换一份工资更高但无养老保险的工资等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当身份冲突感越重时,快递员团队更关注当下,而并非未来;跨境学童是指20世纪90年代,“双非”政策的推行大陆夫妇赴港生子,在香港上学但居住在内陆的学童群体。这个群体面临着香港人和大陆人的身份冲突,研究发现这些孩子越觉得身份冲突时,其风险偏好更高,越愿意去尝试自己喜欢但可能不被父母允许的事情。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的结果也发现,当样本去感受冲突时,更加倾向于制定近期的目标,也就是说更加倾向于思考当下。张影教授的分享为我们研究流动性背景下的中国社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

井 润 田

组织成长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院长 井润田教授

井润田教授引入“形”和“势”的概念来研究企业是如何成长以及企业成长的内生因素是什么。

他认为,成长与变革密切相关。任何资源只要没有达到充分利用,就存在激发企业寻求一种更充分利用它的动力。企业的管理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

对于“势”的概念,他解释道:大多数组织总是在变化。但他们会偏向于他们的进化方向,所以他们通常推断过去的趋势。简单来说势就是组织在变化过程之间所持续的力量,当企业进入一个相对来说正向的循环的时候,会延续这个方向,这个观点结合了物理学的原理,与组织学者所认为的“企业成长中更多的是一个惰性,会阻碍企业变化”的观点不同。势的存在使得有一个力量向一个方向,因此机械的组织会更机械,有机的组织会变得更有机。而势的基础是“形”,“形”是指的在“势”发生之前所做的布局和构思。

井润田教授表示,组织成长是多因素且与资源相互匹配的结果,组织成长需要构建业务发展系统即“形”,这是组织成长的底层力量。另外,组织成长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积累的过程。

下半场由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童泽林教授主持

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副院长 童泽林教授

费 显 政

社会化媒体背景下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一点思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副院长 费显政教授

费显政教授从硬件变化的影响、前置场景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所嵌入场景的潜移默化三个方面展开演讲。

他认为,硬件变化的影响表现在现在消费者以指尖触摸的方式来链接时间,情感上占优的产品和理性上占优的产品之间的竞争以及品牌logo与消费者的交互方式变化。比如品牌logo的圆润或是尖锐的特征,会影响消费者偏好,目前很多品牌都开始尝试运用社会化媒体与消费者进行营销沟通。

在前置场景引发的蝴蝶效应部分,费显政教授分别讲述了人带来的影响、物带来的影响、事件带来的影响以及情绪带来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所嵌入场景的潜移默化与前置场景引发的蝴蝶效应的区别,如匿名性对于消费者行为的影响等内容。

杨 治

“中国”管理理论的真伪与未来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院长 杨治教授

杨治教授从什么是理论贡献、做什么层面的理论贡献以及如何做理论贡献三个方面,对理论研究提出了新思考。

杨治教授解释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和共识是力图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增加新的理解,在严谨和有用的原则上,通过规律进行总结预测未知。他认为理论贡献应该是我们对已知或者未知的管理问题增加积累性的知识,如对于已有解释范围的扩展、对已有概念联系的解释机制的澄清以及运用归纳法提出新的概念和关系。杨院长强调我们需要区分出中国特色和中国理论,相关理论是否只有中国有,别的国家是否也存在只是程度不同,需要我们思考。

在评价中国管理研究的贡献往往并不容易,是由于面对的层次不相同,对一个领域的贡献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指导性战略、个体理论和理论研究纲领。指导性战略为理论发展提供基本方向和视角,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个体理论层次指对特定的组织管理现象或问题作出解释的假定或因果关系模型,是对理论和事实的判断,往往可以被验证。而理论研究纲领是对理论与理论的关系。

杨治教授表示理论与理论之间有三种基本关系即详尽化关系、增殖化关系、竞争性关系;还有两种特殊关系:理论变异和理论整合,这五种关系共同形成了一个研究纲领的演变和发展,也预示我们所应该努力的方向。最后杨治教授呼吁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研究和作出中国贡献!

李 青 原

制度与会计财务研究——

本土与国际场景的思考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副院长 李青原教授

李青原教授是财政部领军人才(学术类)计划入选者,在会计学国际顶尖期刊《The Accounting Review》发表学术论文一篇,及在《金融研究》、《南开管理评论》、《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和《经济管理》等国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李青原教授从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结构、宏微观制度的分析层面、内生和外生制度的因果关系、互补性的相互依赖性以及制度有效和非有效的结果进行展开演讲。首先,提出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包括工具变量法、类似实验研究法、管理层认知的调查、聚类分析以及准自然实验等。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场景,以四篇文献为例,介绍了场景的边界改变的问题、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制度不一致问题、市场干预、选举的边界以及选举的不确定性和董事会改革等问题。

最后,他呼吁我们应该“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重塑中国高质量发展微观基础中的应用发挥应有的作用。

撰稿|罗山山

图片 | 沈琪轩

排版| 王星月

编辑 | 王宇佳

审核 | 彭璐珞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