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河南高校“双一流”:河南农大作物学、兽医学联袂上榜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11-02 22:58 浏览量: 4319

编者按:

10月2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提出,要发展更加优质更加均衡教育,深化高校布局、学科学院、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扎实做好“双减”工作,建设教育强省。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加强‘双一流’大学建设”,“建设教育强省”的会议精神,力争更多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河南省教育厅新媒体平台开设“落实党代会 争创‘双一流’”专题栏目,全面聚焦高校“双一流”创建第二梯队,报道了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和兽医学。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和兽医学的自身优势、建设措施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建设成果?作物学和兽医学将来会瞄准何种领域、担负何种任务……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

01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自身优势、建设措施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建设成果?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始建于1912年,196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获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设立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作物学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后连续进入ESI全球前 1%,2015和2020年两次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骨干学科A 类学科(群)建设工程。

作物学学科发展历程

本学科建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9个省部级和1个国际合作平台。

国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 2018年通过教育部验收

获优秀等次

依托河南省高校的第一个小麦和玉米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省属农业高校第一个国家级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学科依据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和黄淮海主要农作物丰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重大科技问题,凝练形成了作物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杂种优势利用与新品种选育、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及作物生态与资源高效利用5个研究方向;在小麦玉米周年两熟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品质形成机制与栽培调控技术、小麦玉米花生基因组学及重要农艺性状解析与利用、玉米群体改良与籽粒机收品种培育、烟草优质高效栽培等方面特色明显、优势突出。

本学科首次提出作物异地培育理论与技术,开启了我国“南繁北育”育种先河,使育种效率提高一倍以上;育成的“豫农 704”“豫玉 22”成为我国玉米更新换代主导品种,“豫玉22”入选“荣誉殿堂”玉米品种;揭示河南小麦生长发育“两长一短”特性和“三大规律、五项技术经济指标”,出版《小麦的根》、《小麦的穗》等一批学术专著,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参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5 项;培养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一批优秀校友;牵头建设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首批国家“2011计划”,263所高校前来参观学习,2018年通过教育部验收获优秀等次;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共建“CIMMYT-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全球招聘2位杰出科学家全职到校工作,与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成功实施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与中国工程院、CIMMYT 等联合举办五届“黄河论坛”,获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4项,显著提升了学科国际化水平和国内外影响。

中国工程院、CIMMYT 等联合举办五届“黄河论坛”

2020年以来,在河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以及河南农业大学校党委的具体指导下,本学科制定了创建一流学科的规划、行动方案以及路线图。到2025年底,学科综合排名进入ESI前1‰,进入“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全国作物学学科评估位次明显提升。到2030年底,学科综合排名保持ESI前1‰并稳步提升,学科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到2035年底,成为高质量世界一流作物学科。为实现上述目标,学科围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国际合作5大方面,锻长板、补弱项、高标准、严要求、精准发力,制定并实施八大工程和十七个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

根据“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近期发布的信息,在被评比的25所大学的作物学学科中,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位居第6,较2020年的排名提高2个位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郭天财教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并受邀现场观礼“七一勋章”颁授仪式,李玉玲教授入选河南省中原学者,殷冬梅教授入选河南省优秀专家。在思想政治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方面,学科“弘农文化育人工程”荣获全省高校学生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硕士毕业生王灵光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博士生吕伟增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和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魏成雨获评全省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优秀大学生,其先进事迹受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大学生朱洁薇获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银奖。在科学研究方面,殷冬梅教授主持的“花生高产优质遗传基础解析与新品种研制及应用”项目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王道文研究员与合作团队构建了黑麦基因组精细物理图谱,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Genetics;汤继华、康国章、吴刘记、陈峰、王桂凤、姬祥、王道文等团队解析了小麦玉米多种农艺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论文发表于Trends in Plant Science、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等植物生物学主流刊物。

在社会服务方面,2020-2021期间审定小麦玉米新品种12个,新品种成果转化费用累计1700余万元,殷贵鸿团队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豫农908”百亩方实打验收平均亩产达到1517.4斤。在国际合作方面,CIMMYT-中国(河南)小麦玉米联合研究中心科学家Xiong Wei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小麦产量改良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植物生物学主流期刊Nature Plants。上述例证表明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学科全体成员正以昂扬奋发的斗志、敢于争先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干劲迈向一流学科。

毕业生王灵光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育成豫单9953、豫单132、豫单888等一批籽粒脱水快、高产的宜机收突破性玉米新品种

玉米新品种“豫单9953”实打验收现场测产

02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将来会瞄准何种领域、担负何种任务?对国家、区域、河南或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重大意义和作用?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国运民生的压舱石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定海神针”,也是大国博弈的制胜筹码和竞争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但确保中国粮食安全的重任时刻不能放松,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中国“大国小农”和资源约束趋紧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的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到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考察,郭天财教授向总书记介绍了小麦田间管理和河南小麦生产总体情况

河南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农产品加工大省,是全国5个重要商品粮调出省之一。2020年河南粮食总产为1365.16亿斤,并首次跨上1350亿斤台阶。河南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4的小麦,人均粮食占有量695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5公斤,不仅解决了本省1亿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外调原粮及制成品超过600亿斤,农产品出口遍及137个国家和地区,正从“国人粮仓”迈向“国人厨房”、丰富着“世人餐桌”,河南的粮食生产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一大优势、一张王牌”,并嘱托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但河南虽为粮食生产大省,却并非粮食生产强省,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作物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的指示,立志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主动承担重任,敢于作为和奋勇争先。瞄准作物科学国际前沿领域,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以创制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和突破性新品种为重大战略目标,通过学科交叉、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创新小麦、玉米等作物分子改良理论和高效安全生产规程,建设具有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智慧农业生产体系,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种质资源与新品种,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在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03

河南农业大学如何集中人才和资源优势,共同建设该学科?

学校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抢抓“双一流”创建历史性机遇,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育人、一切为了科研”的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一流学科为目标、以机制改革为牵引,探索建设作物学“学科特区”,以制度创新为作物学学科“双一流”创建提供根本保障。

加强战略谋划。成立“双一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校长为双组长,统筹规划、全面指导创建工作。组建发展改革战略咨询委员会,邀请院士、高等教育专家、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人士、知名校友等为作物学学科“双一流”创建出谋划策。以作物学学科为核心,推进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会聚。

加大学科自治。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权责相符、重心下移、关口前置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学科、学院自主权。在人员总额控制范围内,学科享有高度自主的人员聘用、薪酬确定、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权和人才培养倾斜政策、经费管理特殊政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及科学研究自主选择权,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学科活力。

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创新要素配置,实施非均衡发展,优先保障作物学学科需求。在平台建设、成果项目申报、评优评先、师资培训、国际交流等方面给与作物学学科优先支持、优先推荐、优先满足。实行研究生指标按需分配,加大硬件资源和发展空间配置精准保障力度。推动校内人才整合和跨学科团队建设,充分吸纳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现有优秀人才,打造一流学科团队。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一道,整合省内外优质资源,推动神农种业实验室争创国家实验室,打造种业创新国家科技战略核心力量。

强化开放融合。强力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三农融合,整合利用国内外优质科研资源,协同开展科技攻关、人才培育、学术交流、平台共建。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战略合作,加强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中亚五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加快绍骙南繁研究院,支撑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和“中原农谷”建设,推动学科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副主任玛丽安一行来校访问

深化评价改革。把作物学“学科特区”作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示范区,以教育评价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进基于学术水平、实际贡献、发展潜力和现实表现的人才评价,完善科研为主型、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开发服务型等职称分类评价,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科研评价,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激发师生内生动力、营造学科创新生态。

04

谈一谈对未来的学科建设的规划以及思考。

学科带头人王道文教授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建设的根本遵循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核心目标是为党为国育英才、顶天立地出成果、服务国家勇争先、面向世界创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是到2025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到2030 年学科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到 2035年建成高水平世界一流作物学科。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为王道文研究员。王道文博士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担任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全国政协农业界委员,现担任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和农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植物分子生物学和小麦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1991年以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Science、Nature Genetics、Science Advances、PNAS、Plant Cell等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

王道文团队作为主要力量完成小麦A基因组测序与精细图谱绘制,研究论文分别于2013和2018年发表于Nature,领衔完成威宁黑麦基因组精细物理图谱构建,研究结果于2021年发表于Nature Genetics;建立了利用系列突变体解析并改良小麦品质的研究体系,相关论文发表于Molecular Plant等刊物;通过分子和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培育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科兴3302、营养强化功能小麦新品种豫州黑麦1号和2号、耐盐丰产小麦新品种豫州810和科兴789。“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并完成了两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的研究,现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农作物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的研究。

拓展阅读

探秘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五谷丰登”,在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这是每个研究者最愿意听到的词汇。他们希望,年年有丰收,样样都丰收。

为了这个愿景,他们不懈地破译着大地丰收的密码。这些年,32个小麦、玉米新品种从这里出生,带着全国甚至世界高品质高产纪录撒向田间地头,走上国人餐桌。

40000挑1,他们让玉米果穗越结越大

在河南农业大学校园里,有一栋建筑前,时常摊着不少正在“晒太阳”的玉米棒子和小麦粒,身上还都带着编号。这里,就是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都研究什么?用实验室主任汤继华的话说,“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找到让小麦玉米高产、优质并可持续发展的‘密码’”。走进实验室,记者见到了4个玉米果穗,依次由小到大排列。为何玉米果穗会变大?全得益于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一个果穗增加40粒,相当于增加10%的产量,每亩增加15%的产量”。汤继华在采访中说,从玉米的4万多个基因中,找到了1个高产基因,培育出的玉米穗才会明显变大。在玉米研究领域,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复杂,研究难度大,导致突破性玉米新品种选育困难,汤继华却瞄准这一方向,一头扎了进去。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他带领团队优化了杂种优势研究材料平台,将杂种优势复杂性状剖分为单个性状的单基因,鉴定出控制玉米穗部性状杂种优势的特异染色体片段,定位了玉米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位,为强优势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20216月,汤继华教授团队培育的玉米新品种“豫单888”收获了200万元价格转让费。为何一粒种子价值百万?原来,如今玉米籽粒机收成为玉米现代化趋势,“豫单888”作为籽粒机收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刘寨村示范种植中,曾创出亩产1205.1公斤的纪录,而河南玉米亩均产量为800多公斤。

调控基因,让小麦拥有更多属性

除了玉米,实验室里还有另外一个餐桌上的主角,就是小麦。从中国的包子到意大利的面,几乎所有面食,都有小麦的化身。作为小麦主产区,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居全国第一,小麦总产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还多,可以这么说,全国每4个馒头里就有一个产自河南。但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于小麦的要求,不再是吃上“白面馍馍”,而是更加优质的馒头、面条、面包、甜点……河南小麦能不能跟上脚步?实验室副主任康国章告诉记者:“能!”“小麦中含有70%淀粉和12%的蛋白质,找寻小麦品质的相关基因,调控淀粉和蛋白质的比例结构,就能让小麦不仅高产、抗病,还能拥有高筋、中筋、低筋等不同的属性。”康国章说,生活中,优质馒头来自中强筋小麦,点心需要弱筋小麦,而面包就得是强筋小麦。“小麦不仅不掉队,还能赶超走得快!”康国章透露,团队正在攻关彩粒小麦研究,未来,小麦不只是麦色,还可能是黑色、紫色、绿色,这样的小麦富含花青素、锌、铁、硒等微量元素,让老百姓吃起来更健康。除此之外,面对糖尿病、肥胖症多发的情况,康国章希望研究出抗淀粉小麦。“这样的小麦做出的馒头,饱腹感更好,平时2个馒头能吃饱的人吃1个就饱了。”在实验室里,记者在各式各样的小麦里还见到了价值不菲的“酿酒小麦”,顾名思义,这个新品种更适合酿酒。2018年,实验室殷贵鸿研究员与茅台集团签订协议,为其提高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成果经费高达594万元。目前,已选育出8个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已通过河南省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立项,正在主持制定河南省酿酒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守护农业“芯片”,这个实验室很硬核

河南不只产小麦,还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在全国重要粮食生产核心区布局一个以“小麦玉米”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可见这个实验室之重要。五谷生长,从种子而来,因此,种子也被喻为农业的“芯片”。但培育一个新品种,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个新品种,通常需要上万次组合试验,而且都要在田间进行。有学生统计过,在小麦生长期的240多天里,科研人员有180多天都在田间地头度过。“如果没在实验室,那就是在田里。”康国章说,培育过程中,经常需要下到田间鉴定和考察性状,工作时间长、工作条件差、天气炎热、多地奔波成为大家公认的苦,但是对于从事育种工作的人,在田间发现一个优良选系或者优异组合的兴奋和快乐足以弥补这些“苦”。正因为有了这些不知苦的科研人,这些年,实验室共走出32个国审和省审小麦、玉米新品种,推广的新品种面积以“亿亩”来计算,产生的经济效益以“十亿元”来计算,而产生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算。离开实验室时,天色已经擦黑,多个窗台晕出黄色的灯光,像极了丰收的金黄麦田,那些忙碌的守护者,心里装着的,正是让河南粮食连续突破1000亿、1200亿、1300亿斤大关的承诺。据了解,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12月19日,在河南省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基础上经科技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成立。实验室依托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省部共建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河南省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通过整合资源、集成优势建设而成。

01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自身优势、建设措施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建设成果?

(1)学科优势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学科始建于1927年,具有完整的本、硕、博全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生、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2007年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获批兽医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入选河南省首批A类优势学科、2019年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验收,2020年以全省第1名入选首批河南省A类特色骨干学科。2016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兽医学科位居B类档次。兽医学学科支撑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3.8‰,且排名位次逐年提升;2020年软科国内兽医学科排名第7,国际一流学科排名位列前51-75名。在张改平院士带领下,在我省强大的养殖业和肉食品加工业的背景下,学科聚焦畜禽重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等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检测诊断和免疫防控等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在重大动物疫病诊断、食品安全技术体系升级和示范推广、新型高效疫苗研发和产业创新等方面形成综合性优势,为有效保障我国生物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科发展历史

(2)建设措施

兽医学学科坚持一流目标,汇聚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1. 建设兽医学科高端研发平台。建设省部共建动物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填补我省大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空白,建成符合国家认证标准的药品研发实验室。2. 引育优秀创新梯队。

优化岗位设置,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形成领军人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等为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学科梯队。大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国家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名师等为核心的教学队伍。3.构建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宽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良好人文素养、较强实践能力的兽医学科创新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合理规划本科生招生人数,增加研究生培养规模,实现绍骙实验班、牧原班本硕博贯通、定制化学研一体的培养模式,打破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壁垒,切实改善研究生生源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成效。4.实现一流成果突破。针对非洲猪瘟、新冠病毒、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和养殖业健康发展战略需求,凝练一流课题、集聚优势力量,在新型兽药、新概念疫苗、新型添加剂等领域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产出与转化,实现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突破。

通过新产品、新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推动我省动物生物制品科技创新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地位,加速我省养殖业和生物制品企业转型升级。5.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中亚五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建成国内著名的“一带一路”国际农牧合作基地或国家“一带一路”联合重点实验室,推动学科建设上台阶、上水平。

(3)建设成果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145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5.8%,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其他国家级人才8人、中原学者3人,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11个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平台,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已被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将成为河南高校唯一的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

人兽共患病教学科研教师团队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科获批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学科在动物重要疫病和人兽共患病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先后研制成功家禽多联多价疫苗、猪亚单位疫苗和新冠肺炎疫苗,在新概念疫苗及检测方法的创、动物免疫学分子机制、隐孢子虫遗传特征及致病机理等研究领域居于国际领先水平。近五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3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学科带头人张改平院士,在分子免疫检测技术和新型疫苗研发领域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王泽霖教授,获批新兽药证书 11个,成果转化率100%,并将成果转化所得8208万元无偿捐赠给学校;中原学者康相涛教授,完成了664个地方鸡种质资源收集鉴定,构建了国际首个鸡泛基因组,为解决家禽育种卡脖子问题提出最新的路径,主持获国家奖2项。学科还培养了牧原集团董事长秦英林、普莱柯生物董事长张许科、上海申联生物董事长聂东升等一批上市企业家。

02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将来会瞄准何种领域、担负何种任务?对国家、区域、河南或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哪些重大意义和作用?

我国是养殖业大国,2020年畜牧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养殖业已成为农业第一大产业。伴随畜牧业快速发展,动物疫病已经成为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大省和食品加工基地,涌现出以牧原、双汇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畜牧养殖和肉食品加工企业。河南省牛、羊、猪、禽产业分别排全国第一、二、二和四位,畜牧业总产值位居全国前列,为保障全国肉类供应和食品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动物疫病发生风险不断加剧。2018年以来突发的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灾难性打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2万亿元,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近年来,人兽共患病已成为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突出问题。过去30年,人群中发现的40多种新病原体,75%源于动物,60%人类传染病属于人兽共患病。特别是2003年以来,在我国新出现的SARS冠状病毒、H5N1人禽流感、H7N9人禽流感、2009/H1N1甲型流感、猪链球菌病、新型布尼亚病毒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等均与动物有关,每次疫情暴发无不引起全国震动。近十年全球人兽共患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已经给全球经济造成8.8万亿美元损失。因此,加强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研究,对于我国养殖业及公共卫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宠物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宠物行业规模快速扩张。2020年我国城镇宠物行业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3年预计将达到4500亿元。目前,宠物传染病频繁发生,宠物-人交互传播疫病风险较大,宠物肿瘤病、自身免疫病等疑难杂症不断增多,亟需研制宠物专用诊疗产品。宠物疫病诊疗和城市公共卫生并将催生巨大的行业需求。

养殖业、兽医公共卫生和宠物疾病诊疗是兽医学学科今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和驱动力量。因此,学科聚焦畜禽重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等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检测诊断和免疫防控等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在重大动物疫病诊断、食品安全技术体系升级和示范推广、新型高效疫苗研发和产业创新等方面形成综合性优势,有效保障动物和人类健康。

兽医学科支撑的主要产业需求

03

河南农业大学如何集中人才和资源优势,共同建设该学科?

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提出了“聚焦农、小综合、大特色、创一流”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建设以农为优势特色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将作物学、兽医学学科作为学校学科建设的战略突破口,锻长板、拓领域、攻难关,建设“学科特区”,创新体制机制,集聚优势资源,构筑作物学、兽医学学科高峰,带动学科的整体、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

加强顶层设计。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双一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院士、高等教育专家、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界人士、知名校友等组成的发展改革战略咨询委员会,前瞻谋划、科学统筹兽医学学科“双一流”创建。

坚持优先发展。实施兽医学学科高级职称自主评审和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建立评聘分离、竞争有序的岗位聘任机制,充分激发教师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实行平台建设、成果项目申报、评优评先、国际交流等优先支持、优先推荐、优先满足。

引进培养并重。坚持人才是学科建设第一资源,持续加强青年人才、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畅通校内人才流动和成长渠道,实施“高层次人才精准培育工程”和“青年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投入专项资金全球揽才,为兽医学进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提供人才支撑。

推进集群建设。以兽医学学科为核心,协同推进畜牧学、水产等学科集群发展。以平台为载体,以项目为牵引,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有利于建设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学科集群发展体系。开展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交叉型高层次人才。

深化资源统筹。优化学校空间资源配置,优先保障兽医学学科硬件资源和发展空间需求。大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行建设经费预拨,简化财务审批流程,推进财权与事权的同步下放。明确各协同单位任务分工和责任主体,突出创新服务效能和考核。

04

谈一谈对未来的学科建设的规划以及思考。

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科带头人张改平院士

(1)建设思路

围绕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按照“突出特色、争创一流”的总体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瞄准兽医学科发展前沿,以非洲猪瘟、新型冠状病毒等畜禽重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免疫机理等基础理论和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为重点,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强化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质量,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学科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社会服务力度,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发展水平,使兽医学科达到世界一流。

(2)发展规划

以2021年为基础,“十四五”时期计划设置2023年和2025年两个节点,预计“十四五”末,学校兽医学科在教育部第六轮学科评估中位居A类,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在国际主流学科排名中进入全球兽医学学科排名前30,在国内兽医学科排名位居第4-5名,支撑“植物学与动物学”ESI排名进入全球1‰序列;实现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突破,并获得2-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或技术发明奖。全面提升兽医学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社会贡献力和国际影响力。

(3)学科带头人简介

张改平,男 ,1960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科带头人。1994年毕业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获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博士学位,同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主攻分子病毒学研究方向。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2020年任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兼任第十二至十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兽医学科评议组专家兼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专家兼兽医学科专家组组长、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首届中原学者等荣誉。张改平院士创建的核酸和抗体快速检测方法和研发的新型亚单位疫苗,成为新冠疫情防控“利器”,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张改平院士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拓展阅读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

加快推进新型高效新冠病毒疫苗产业化

从基因测序看,目前在我国传播的新冠病毒大部分是传染性超强的变异株德尔塔病毒。德尔塔毒株感染的潜伏期短,患者病毒载量高,必须严加防范,以免大规模传播带来更为严重的疫情。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8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协副主席、河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张改平呼吁,要加快推进新型高效新冠病毒疫苗产业化。

张改平表示,全球上市的新冠疫苗已有多种,它们在防控新冠病毒流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冠状病毒易于突变,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突变更为快速、多样,一年多来,已有多型突变株流行,给疫苗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尤以德尔塔突变株为甚,感染能力是经典毒株的1200倍,而且对现有疫苗的突破能力很强。目前,现有疫苗仍然可以发挥一定的防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下降,但不能完全切断德尔塔病毒株传播。鉴于新冠疫情变异毒株的全球蔓延,高效、安全、广谱、低成本、量产高、保存运输方便的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最有效、最经济、最根本的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疫苗的最高境界是我们团队一直以来的追求。实现这一追求的核心是设计的疫苗要精准,也就是以精准的结构精准启动免疫反应。精准了就可以微量,就可以实现我们提出的另外一个观点,未来疫苗不浪费机体免疫潜力。”张改平说。

去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按照这个理念,张改平院士团队立即全面投入科研攻关,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020年2月8日团队赴许昌基地免疫,2月18日获得管控部门批准再赴许昌基地采血并进行二次免疫。经测试一次免疫动物血清RBD结合抗体效价达到3000以上,两次免疫的效价达到数十万。

在去年2月的新冠疫情讨论会议上,张改平院士大胆预测了中国疫情的拐点,实践证明,预测的比较准确。“随后,由于美国和西方的防控不力,我预测说,新冠病毒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与人类较量。作为病毒学研究科技工作者,我们知道冠状病毒变异快是个严峻问题,德尔塔突变株突破了现有疫苗的防线!”张改平院士说。

可喜的是,作为国家疫苗检定最高机构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知道张改平院士团队的结果后,对团队的五个疫苗进行了检定。检定结果比团队自己测定的结果还要好数十倍,抗体结合效价达数百万。

新冠病毒还在全球肆虐,而且在继续变异,新的疫情可能还会发生。要么所有国家都能和中国一样采取坚决、果断和彻底的防控措施,甚至付出沉重代价来控制疫情。要么就必须使用一种真正安全、高效、低成本、易分发、高产量的疫苗。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中国要为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疫情防控帮助,并庄严承诺中国疫苗是全球公共产品。希望让这一成果尽快应用于我国和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事业,让中原更加出彩,让我们能过上平安日子,让我们都能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时淡定、坦然,去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张改平院士呼吁。

统筹 COORDINATOR

周红飞

监制

陈 玺 李洪振

责任编辑 EXECUTIVE EDITOR

邢福祥校对 PROOFREADER

涂 悦 李雨芯

柳越青

来源 SOURCE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日报

大河报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