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麦”来信了!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10-20 21:29 浏览量: 2672

编者按

目前,我省各地已陆续进入小麦适宜播种期,但7月以来的连续阴雨天气让不少农户忧心忡忡。这种天气条件对今年麦播有多大影响?小麦的播种期会推迟吗?晚播小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0月15日,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郭天财特意给农民朋友写了一封信来支招。

亲爱的农民朋友们:

  你们好!我是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从事小麦栽培研究已经40多年了。每年在小麦生长期间,我经常到全省各地考察调研学习,在基层开展技术培训,去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结识了许多农民朋友,你们都亲切地叫我“郭小麦”,这对我是最大的褒奖与鼓励,我十分感动、很受鼓舞,也感到非常荣幸与自豪。

  今年,自7月20日我省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以来,全省连续发生10多次大到暴雨降雨过程。而且,今年的多次降雨过程具有降水频次高、降水强度大、范围相对集中、强降水落区重叠度高等特点,导致我省部分地区田间积水严重,多数地区土壤水分饱和或偏湿,对秋作物适时收获腾茬和小麦适期整地播种带来极大困难。另据气象部门预报,到本月底全省还有4次降雨过程,并伴有两次较强降温天气。

10月13日,郭天财教授(左一)在方城县调研指导麦播工作

  农谚里提到“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今年10月23日“霜降”,也是我省小麦适宜播期的下限,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全省小麦大面积晚播已成定局。最近我先后到安阳、鹤壁、新乡、开封、南阳、平顶山、周口、许昌、焦作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并与许多农民朋友、种粮大户、基层领导干部和农技人员交谈,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和亲身感受到你们对种足、种好小麦都非常重视,非常渴望、十分期盼了解掌握应采取哪些关键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应对今年这种特殊不利气候条件,确保麦播面积不减少,麦播质量不降低,明年小麦不减产、能丰收。在此,我作为你们最信任的老专家、好朋友,借用你们最经常看、最喜爱看的《河南科技报》给你们支支招,指导并希望你们在大灾之年能依靠科技种足种好小麦,确保明年夏粮能有个好收成。

  一、虽然麦播时间推迟了,但一定要坚定和增强种足种好今年小麦的信心与决心。过去我经常给你们讲,小麦是分蘖作物,具有生育期长、自我调节能力强、管理回旋余地大的特点,是全世界公认的高产稳产作物。根据我40多年从事小麦栽培研究经验,小麦播种时底墒充足,并做到高质量整地播种,是实现小麦丰产高效的重要基础。多年生产实践也证明,哪一年麦播底墒好,来年多为丰收年。近年来,各地因为秋季降雨多或前茬作物晚收等因素影响,在11月下旬才播种的小麦,来年亩产七八百斤、八九百斤,甚至亩产超千斤的实例都很多。“麦种泥窝窝,来年吃馍馍”“要想吃好面,种麦泥里站”“麦收隔年墒”“麦怕胎里旱”等农谚都说明了麦播底墒的重要性。所以,对今年出现的小麦大面积晚播,只要我们科学决策应对,抢时趁墒抓好麦播,加强田间管理,争取明年小麦有个较好收成还是很有希望,也是很有可能的。对此,你们一定要坚定和增强种足种好今年小麦的信心与决心。

  二、针对今年麦播的复杂形势,一定要因地制宜,看墒分类施策,确保种足种好小麦。受连续降雨影响,今年我省的麦播形势十分严峻、非常复杂,困难也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全力抢收秋作物,确保颗粒归仓的同时,一定要因地制宜,看墒分类施策,加快腾茬整地进度,切实提高播种质量,努力把当前土壤墒情适宜或基本适宜地区的小麦种足种好,确保明年多增产;对于目前土壤湿度偏大、难以立即进行整地播种的麦田,要立足于“晚中求早,晚中求好”,因地施策、科学应对,力争明年保平产、少减产,最好能增产。

  具体来说,豫南、豫东、豫中等大多数地区目前土壤墒情基本适宜,要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抢时适墒耕翻整地,确保适期、适量、适深播种,切实提高整地播种质量;豫西丘陵旱区,要抓住目前土壤墒情充足的有利时机,趁墒适时整地播种,努力实现一播全苗,培育壮苗安全越冬;豫南稻茬麦区,应大力推广机械条匀播、随播镇压等关键技术,积极开发冬闲田,努力扩大麦播面积;豫北地区多数田块土壤偏湿,部分地势低洼地仍有积水,应抓紧采取疏通沟渠、挖沟排水和机械抽排相结合等措施,及早抢排农田明水;组织发动群众开挖深沟,适时深松旋地散墒晾墒,及时沥出耕层滞水,为农机尽快进地作业争取时间,为抢时播种创造条件。确保今年所有地块能种都种、应种尽种,高质量种足种好今年小麦。

  由于今年小麦播期拉长,晚播小麦面积增大,麦播时间紧、形势复杂,特别提醒农民朋友要避免一晚就着急、一晚就粗耕烂种。一定不要为了抢时间在土壤墒情不适宜时就机械进地粉碎秸秆、整地播种和进行镇压,以免“湿盘”破坏耕层土壤结构,影响小麦出苗和正常生长。而且,土壤过湿田块不合理抢时早播,还会因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差发生烂籽烂苗影响出苗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越是晚播麦田越应精细整地,越要提高播种质量,更要以促为主、科学管理,来年才有可能获得好收成。

  三、对于晚播麦田,要大力推广“四补”应变栽培技术措施,努力提高播种质量。对于超过当地适宜播期下限再进行整地播种的晚播小麦,应大力推广“四补”应变栽培技术措施。具体来说:一是以“种”补晚,晚播地块应及时更换选用耐迟播早熟、抗逆能力强、丰产潜力大的半冬偏春性或弱春性品种,以弥补播期推迟和积温不足影响;二是以“好”补晚,晚播地块要尽早腾茬,适墒抢时精细整地,切实提高整地质量,并注意适当浅播,播种深度要控制在3~4厘米,最好播前用温水浸种催芽,以利早出苗出齐苗;三是以“密”补晚,晚播麦田应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每晚播2天,亩播量可增加0.5公斤,播量控制原则是既能保证达到品种高产的适宜亩穗数,又要避免因播量过多造成群体过大而倒伏减产;四是以“肥”补晚,晚播小麦应施足底肥,适当增施磷肥,以促进根系发育和分蘖增长,提高分蘖成穗率,由于今年连阴雨天气多,降雨积水时间长,土壤耕层肥料淋溶流失多,更应注意施足底肥、科学合理施肥,确保晚播小麦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这里我还要特别强调,近年来我省小麦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发生危害呈逐渐加重趋势,特别是今年麦播土壤湿度大,更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因此,建议农民朋友一定要选用对路的杀菌剂、杀虫剂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压低苗期病虫基数,减轻春季和后期防控压力,确保小麦安全生产。

  农民朋友们,小麦是重要的口粮作物,河南是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小麦播种又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种足种好今年小麦,事关明年夏粮丰收基础,事关粮食安全大局。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指导时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和“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殷殷嘱托,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全力种足种好今年小麦,确保麦播面积不减少,麦播质量不降低,为明年夏粮有个好收成奠定坚实基础。

  预祝今年麦播顺利,期待听到你们明年小麦丰收的喜讯!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郭天财2021年10月15日

相关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与三位农业科学家的故事!其中一位是咱河南农大的!

河南日报丨“郭小麦”支招特殊年份小麦咋播种?

出彩农大人丨郭天财:为白面馍的梦想一直奋斗

出彩农大人丨郭天财:让田间更有希望 让大地更加出彩

出彩农大人丨8分钟,郭天财的1天,翻天覆地的71年!

榜样丨赞!农大人郭天财、王泽霖的勤俭观!

统筹 COORDINATOR周红飞监制

陈 玺 李洪振

责任编辑 EXECUTIVE EDITOR邢福祥校对 PROOFREADER吴宇凡 王贺贺

薛文超

来源 SOURCE

河南科技报

农大专家支招小麦播种!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