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百校讲述 | 梦想青春终将嘹亮,听河南大学讲述校友马可在烽火硝烟中的青春故事

河南大学商学院
2021-03-30 23:11 浏览量: 3635

全文共1508字,视频时长4分20秒

阅读时间约为7分钟~

马可(1918年-1976年)

也许很多人并不熟悉马可,但一定听过他创作的歌曲《南泥湾》《咱们工人有力量》和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这个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的人民音乐家,在40多年的音乐生涯中,一共创作了600余首各类声乐作品,用旋律催生革命激情,用歌声礼赞伟大时代。

在河南大学读书时的马可

1935年

17岁的马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他对自己最初的青春规划是成为一名化学家。然而,面对日寇入侵、四郊多垒的社会现实,马可意识到,民族危难之时,音乐的救亡效果也许更加直接。

马可日记

于是,他毅然放下手中的试管和烧杯,参加开封万名学生“卧轨请愿”活动,投身革命歌曲创作,并带领河南大学众多爱国学子建立起了一支名为“怒吼”的抗战救亡歌咏队,为中原地区的抗战救亡运动唱响了最嘹亮的歌声。就在那个时候,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马可,在河南大学的校园里,遇到了前来开封宣传抗日的音乐家冼星海,并结下了一段影响深远的师生情缘。

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前排左五为马可

1937年

坚持“敌前办学”“运动办学”“抗战办学”。从鲁艺、到内蒙、到东北,再到北京,马可与更多的革命挚友一道,用脚步丈量祖国的万水千山,一路战斗、一路高歌,创作出大批反映人民生活、激励民族觉醒、讴歌时代洪流的音乐作品。

马可创作手稿

一边是连天烽火,一边是弦歌不辍。抗战八年里,在豫南、豫西,乃至千里之外的宝鸡、汉中,手无寸铁的河大师生,不畏生死、五次迁徙,将课堂作为战场、把读书当成战斗,以血肉之躯守护着千年积淀的文化命脉。在西南更远的昆明,同样,在抗战的烽火中,西南联合大学的仁人志士、进步青年,热血殷红、弦诵不绝。他们,以一场旷世“文人长征”,创造了中国教育史、革命史上的奇迹。

抗战办学中的河南大学师生

西南联大的茅草屋与图书馆

2013年

在马可诞辰95周年之际,河南大学历时两年精心打造的《人民音乐家——马可作品音乐会》在河南大学百年礼堂进行了首演,百余讲师生怀着对马可的敬仰,在马可曾经“怒吼”过的舞台上,用歌声缅怀这位优秀的校友、这位伟大的革命战士。

时至今日,又一个八年。作为河南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创新课程,马可作品音乐会复排了7次,先后有700余讲师生参与排演,并走进全国20多所高校、面向40余万名学子讲述马可故事、弘扬马可精神。

2013年12月24日,人民音乐家——马可作品音乐会在河南大学首演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是总有人正在年轻。血与火的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但那段烽火岁月中的坚守,还有那些离我们远去的人、留下的精神,我们不应该忘记,也不会忘记,我们还要讲给更多的人听。因为——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

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商学有思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