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经院人在鹤峰(下)

湖北经济学院
2021-04-27 20:00 浏览量: 3479

2011—2021经院与鹤峰县携手走过十年从“三万”到“精准扶贫”是人定胜天的奋斗或是相互扶持的温暖这些都凝聚成一个个故事铭刻在鹤峰人和经院人的心间一个队伍、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段改变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十年

5年时间

经院与鹤峰县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三万”活动逐渐收尾

“精准扶贫”新任务正式启动

在鹤峰的第二个五年

当地居民和经院干部们

一起看见了许多变化:

枞阳坡村光伏发电、中蜂养殖

银杏叶加工、油茶与青钱柳种植等产业日益兴起

鹤峰人民更富了,乡村更美了

每任工作队队长

也留下了更多让人感动的故事……

与一位老人的精神对话

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1月

工作队成员:姜璐付斌 万庆召

讲述人:姜璐

姜璐是我校第一任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也是第六任“三万”工作队队长。2015年10月—2017年1月在枞阳坡村横跨3个年头的工作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精准扶贫基础在精准,难在扶志。”姜璐深有感触地说。作为第一届扶贫工作队队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精准摸清枞阳坡村贫困现状、制定脱贫策略。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驻村工作队员走遍村里的每一个角落,为老百姓送政策、送信心、送温暖,将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起来,促使村民思想脱贫、观念脱贫、精神脱贫是扶贫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当时很多老百姓对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了解不多,认为精准扶贫就是修修路、挖几口井、送些油和米,一阵风就过去了,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块地,穷还是一样穷。经过几轮入户宣讲精准扶贫政策,村民逐渐感受到这次精准扶贫跟以前类似的活动不一样。“这位老爷爷不简单,觉悟高!”姜璐感叹道。这位老人名叫江国安,枞阳坡村6组村民,当年82岁,配偶李林英81岁,患有严重的佝偻病,无劳动能力。江国安夫妇育有三个儿子,均已分家立户,三个儿子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赡养老人的能力有限。江国安没上过学,也没什么文化,但却对党怀有极深的感情,在入户走访中,我们得知老人家通过收音机收听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对“精准识别、五个一批”等政策知之甚详。“现在习总书记、党中央出了这么多的好政策,为老百姓办实事,尽管年纪大了,但是我有脚有手,能动的时候动一下,也能减轻国家的负担,不能像有些人一样海吃山空。”老人家的一席话令人震撼,朴素的话语中饱含着老百姓对党的真情,折射出贫困山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年迈的江国安夫妇体弱多病,但是,老人家心存感恩之心,勤劳乐观,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积极发展生产,家里不仅养羊、养中蜂,还种苞谷和土豆等等,每天忙忙碌碌的,江老一家如期实现脱贫,是最早成功摘帽的一批贫困户。

变化

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枞阳坡村几乎没什么产业。姜璐与队员们一起广泛调研,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帮助枞阳坡村制定确立了“一主两翼”(以特色农产品种养为主,以银杏、乡村生态旅游为两翼)、“长短结合”(银杏油茶、旅游为长线,中蜂、土豆等为短线)的脱贫战略。近年来,村里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银杏加工、中蜂养殖等产业快速发展起来,村民们的观念有了极大的改变,村容村貌变化非常大,变得越来越好,整村脱贫摘帽,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希望有机会再回村里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去看看江国安老人”姜璐如是说。

从低迷颓废到充满希望

时间:2017年1月—2017年12月

工作队成员:王华 杨军 梁卫德

讲述人:王华

“当时他整个人的状态非常低迷,对一切提不起兴趣,对生活失去了热情。”王华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江子鹤的场景。

2017年,王华又一次以工作队队长的身份来到了枞阳坡村,他结对帮扶了五户贫困户,五十多岁的江子鹤是其中一户。

江子鹤有两儿一女,与妻子长期分居,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女儿嫁人成家了。江子鹤在当地一个木板加工厂做着临时的体力活,没活做时会去县城里打工或者回家休息。他的身体不好,有多种基础疾病。

了解到江子鹤的情况之后,王华和他通过几次电话并约时间去加工厂看望他。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二月底,那天狂风夹着雨裹着雪,无情地扫在王华的脸上。加工厂在国道转到山路的拐角处,王华独自走过去,鞋子早就湿透,“我问了下他的状况,鼓励他振作,有事随时来找我。”

五月份,江子鹤因病住院了,王华那天正要回武汉休息,听到江子鹤病了,他连忙把订好的车票退了,买了水果去慰问江子鹤。“当时病房里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家人在旁边陪护。”王华的到来让江子鹤感到很意外,独自住院的他仿佛看到亲人一般,拉着王华的手就再也不放开。已经年过半百的汉子放声痛哭,边哭边诉说着他的病痛、挣扎、委屈与无奈。王华耐心地陪着他,听他诉说多年故事,等他情绪平复了,才缓缓劝慰。

半个月之后,江子鹤病好出院,整个人都变得很有精气神,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王华想让他的工作稳定下来,便跟加工厂老板商量好,让江子鹤做厂里的长期工。各种政策性的待遇和补贴也给江子鹤落实到位,还花了一万多将他的房子进行了修缮。之后王华每次进山或出山路过加工厂,都会进去看一看江子鹤。厂里的老板和民工都反映江子鹤的变化很明显,整个人很努力。到年底盘账的时候,他的年收入远远超出了当年脱贫标准。

变化

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水、路、网、电、气通了。对当地产业进行规划,形成蜂蜜养殖、金钱柳和银杏叶的加工几项新经济增长点。

精准扶贫通过国家第三方考核验收

时间:2017年9月—2019年2月

工作队成员:刘新平 李鹏 李杨

讲述人:刘新平

“我们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2019年元月就通过了国家脱贫验收考核!”刘新平笑着眯起眼睛,自豪地说道,“你知道吗,我们还重启了银杏叶加工厂,对银杏叶进行加工。我们团队的责任就是完成验收,更要让当地产业进一步发展。”

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是在前期脱贫基础上不断积累,成功破茧的一个结点。

2017年9月,刘新平前往鹤峰县枞阳坡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最主要的问题是当地村民有了工作有了收入,村里的整体经济没有发展起来。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脱贫的标准很高。刘新平数人全面落实了八个“到村到户”,进一步弥补“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完善地解决了“村出列九有问题”。他们参与指导三个合作社的工作:银杏树合作社、蜂蜜合作社、养猪合作社。

一项项举措让当地人荷包鼓起来。平均到每一家每一人年收入13500元,贫困户共有131户421个人,全部顺利脱贫,这个数据是非常可观的,工作是非常有成效的。

最后,扶贫工作队补齐了贫困户全面脱贫短板,帮助贫困户找准致富增收路径,通过了国家的考核,成功助力鹤峰县脱贫摘帽!“我们走的时候,那边银杏林长大了一些,到了深秋也冒出了金灿灿的颜色,这让我们很有成就感。”刘新平欣慰地说。

变化

学校帮扶的枞阳坡村通过了国家扶贫考核验收,成功助力鹤峰县脱贫摘帽,是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精准指导、持续投入的结果,也是全体经院扶贫人不懈奋斗的结果。

刘新平等人按照战区指挥部的要求,彻底解决了贫困人口吃水问题、住房问题,帮助贫困户找到了致富增收的路径,平均每家每人年收入13500元, 131户贫困户421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时,多措并举有效地帮助枞阳坡村实现了“村出列”九有标准。

“枞林冷暖系千里,阳关几度为扶贫。”

时间:2019年2月12日—2020年5月14日

工作队成员:王友刚 李鹏 郭峰

讲述人:王友刚

“那里是真的冷!”王友刚到枞阳坡村时就不由得感叹。五月的武汉都已经开始接受太阳地烤灼,在海拔高达一千三百米的枞阳坡村工作的扶贫工作队队员们却还需取暖,更不用说他们是在寒冬二月到达村里的。

枞阳坡村虽然地理位置偏僻,但是自然环境好,林地面积2万多亩,植被丰富、山清水秀,适宜发展生态农业。

村民的“口袋”和“脑袋”都富起来,是摆在工作队面前的问题。为拓宽所在村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经院直通车”应势开通,将经院的需求直接与村里的农产品连接。工作队队员们不仅会参与农产品的生产和包装还甚至参与运输和派送。见证农产品如何从田间地头到每一位老师的手上,队员们觉得特别的幸福,这不仅是在帮助枞阳坡村的村民,也是在服务经院的老师们。按年度统计,2019年经院共组织采购了一百多万元当地土豆和蜂蜜等农产品,极大地拓宽了村民的收入来源。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村里产出的老树兜茶叶销售情况不佳。这茶树生长在海拔1800多米的地方,并且茶树都是自然生长的,无人工施肥、不喷洒农药。扶贫工作队根据政策要求和学校需求,与学校工会、组织部、招标办等部门一起组织采购了二十多万元的野茶,极大缓解了所在村茶叶滞销的情况。

“枞林冷暖系千里,阳关几度为扶贫。坡陡弯急韧前行,村院同心乡振兴。”这是农产品包装盒上的诗句。在枞阳坡村扶贫的457天里,扶贫工作队切切实实为村民谋福利,勤勤恳恳为村民干实事。“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这是习总书记总结的扶贫精神。“你只有参与扶贫工作之后才会理解‘扶贫精神’每一字背后的含义,才会懂得这背后的心酸苦楚和幸福。”王友刚情真意切地说

变化

扶贫工作队为巩固提升枞阳坡村脱贫成果,打出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消费扶贫”四位一体的组合拳,增加集体收入,富了村民的“口袋”,更富了“脑袋”。

在产业扶贫方面,工作队为枞阳坡村援建银杏叶加工厂。2019年,该厂共收购村民银杏叶5万余斤,增收5万元,并带动银杏种植业发展。学校采用订单式种植养殖模式,激发村民养殖中蜂和种植土豆的动力,增加村民收入30万元。

“我们终于把这件实事办成了”

时间:2019年11月16号—至今

人员:严俊华 杨晓龙 王光明

讲述人:严俊华

“在那里虽然艰苦,但是有幸能参加三大战役之一的脱贫攻坚战,是我们人生阅历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严俊华说起在枞阳坡村的经历时,眼睛里总是闪着光芒。

说起驻村期间最难忘的事,严俊华神情激动起来,娓娓道来一个关于“经院直通车”的故事。2020年6月,驻村工作队依托学校工会采购一批枞阳坡村村民种植的马尔科土豆用于教职工的福利,将优质的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送到教职工的餐桌上。

但是这个充满温情的计划,进行的却并不顺利。由于枞阳坡村的海拔较高,土豆生长期长、成熟晚,六月底才能采收,加上当时天气恶劣、阴雨连绵,直接影响土豆的采收进程。在采收的同时,由于长时间雨水侵蚀,土豆运送出去的唯一通道被冲垮出了一百多米的塌方这可把村民和工作队愁坏了。

想到村民们的殷切期盼和老师们的焦急等待,工作队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克服困难,将土豆按期送达。幸运的是,端午节期间天气终于转晴了,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精心组织采收和筛选工作,然后晾晒、清洁、打包,最后如期完成工作。为解决道路塌方带来的运输困难,工作队决定采取两头接的办法:先把土豆用车运到豁口处,然后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村民们肩挑手扛把两万多斤的土豆一趟又一趟地搬到了豁口另一端的“经院直通车”上,随后土豆被星夜兼程、赶在学校放假前送达。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为了能够切实增加村民收入,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尖刀班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这件实事办成了。

变化

“最大的感受是村容村貌变美了!”严俊华说。以前一到晚上山里就都是黑漆漆的,出行很不方便也很危险。为了解决村民出行安全问题,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商议决定利用学校专项帮扶资金12万元为村里安装55盏太阳能路灯,覆盖枞阳坡村四五六组村民,共百余户受益。“第二个感受就是村民脸上的笑容变多了”,在每次入户的过程中,老百姓们都由衷地感叹:国家的政策好,党的干部好。党和国家的关怀,让他们觉得生活有了盼头,干劲更足了。

2019年2月

枞阳坡村如期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

2020年12月

枞阳坡村入选鹤峰县9个“最美乡村”

枞阳坡村的成绩里也有经院的助力

习总书记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十年帮扶、两地情谊

从“精准扶贫”转向“乡村振兴”

从“脱贫攻坚”走向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愿景鹤峰

与经院继续携手共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谱写好人民幸福的乐章!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湖北经济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