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来读!河北大学这些专业不简单(二)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2021-06-20 20:01 浏览量: 3502

教育部于2019年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左右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截至目前,河北大学共有2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们制作了本科专业建设点介绍的系列推文,以期通过典型经验激励全校各单位、各学院(部)再接再厉,以勇创一流、再创佳绩的工作动力,持续强化专业内涵发展,全面推动我校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进程!

本期有:

1. 历史学2. 经济统计学3. 数学

4. 自动化

历史学

一、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历史学专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落实“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及新文科建设方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区域性与文化性为特色,以高水平历史文化研究和地方社会服务为支撑,以系所、基地建构为平台,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中心,本科和研究生贯通并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育为先、求是为本、学以致用的高素质复合型史学人才。

2.历史沿革

历史学专业始创于1945年天津工商学院史地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佳绩不断:

1984年,获得全国第二批、河北省第一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

1993年,中国古代史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1996年,历史学科被河北省政府确定为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2001年,建成河北省唯一的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宋史研究中心

2005年,历史学被评定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

2006年,获批中国近现代史博士点

2007年,获准设立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2010年,历史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011年,中国史获准设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世界史、考古学获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013年,参与建设教育部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宋史与中外文明”项目

2016年,中国史学科被河北省政府确立为建设国家一流学科序列

2019年,历史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 培养目标

历史学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强大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与发展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够胜任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师资团队

历史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人,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近年来,学院选送多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赴海外访学研修,极大地提升了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外语水平。

(历史学教学团队部分教师合影)

三、建设成效

2019年,历史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年,累计获批10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和1项教育部产学研项目立项;

2020年,课程思政建设获得重要成果,建成7门校级“课程思政”改革课程,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1项;

(2020年三门“课程思政”改革课程,获评河北大学“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课程思政”优秀课程)

2020年,依托专业优势和政策支持,由学院主导的华北历史文化遗存调查整理与开发项目启动。

(华北历史文化遗存调查整理与开发项目启动,副校长李金善向联合调研队授旗)

2020年,启动史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活动。“毓秀教研讲坛”先后邀请了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学名师”分别就拔尖人才培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教学教法等开展了线上线下的教学研讨活动。

2020年拔尖培养初见成效,先后有4名本科生的学术论文入选“双一流”高校高水平学术论坛,并做大会主题发言。

历史学专业和世界史专业两位本科生学术论文入选“南开大学第四届本研共建学术论坛暨京津冀高校历史学本科生论坛”,并做大会发言。

2020年9月,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李赵颖学术论文获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国故知新”全国大学生中国史论坛论文一等奖。

四、特色优势

一是课程思政元素丰厚。立足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根据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规划,以及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知识构成与行为模式,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致力于历史学“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搭建国学传统实践平台,开展田野考古实践,在课程教学中灌注文化自信因子,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集中于塑魂工作。

二是学科实力雄厚。“十三五”期间,学院学科建设成绩显著。2016年,中国史学科成功入选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序列,冲击国内一流学科建设目标。2018年,中国史学科纳入“燕赵文化学科群”,成为首要支撑学科,并且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学府的中国史学科开展对口合作建设。

五、培养质量/学生评价

历史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硕博研究生共570余人,招生已达优良标准,体现出学院良好的社会需求和生源潜力。学生毕业后有着较为广阔的就业前景。调查显示,近三年学院本科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3%以上,岗位包括公务员、教师、编辑、行政人员等。本科阶段结束后继续深造的同学大部分可进入国内一流院校或科研机构。除此之外,还拥有到境外学习深造的便利条件。

经济统计学

一、基本信息

河北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前身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的统计学专业,由原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老一辈专家加盟组建。1986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10年建成统计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18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数据与经济统计应用”方向开始招生;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定位:经济统计学专业立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大数据时代对信息处理人才的需求增长,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统计学基础,熟练应用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和软件工具,能够在各类企业及教育科研单位从事信息采集与咨询、市场调研与开发、经济分析与决策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培养目标:经济统计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浓郁的本土情怀和宽广的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的经济学、统计学知识基础和数量化思维方式,能运用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识别、分析复杂社会经济问题,并通过建立统计模型获得有效结论的复合型高素质统计人才。毕业生能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从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经济预测和其他管理工作,还可进一步攻读硕士学位。

二、师资团队

本专业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8人(博士学位占比89%),其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宝钢优秀教师奖3人。近5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课题60余项,在《统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中国农村观察》《数理统计与管理》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0余项。教学团队以培养卓越统计分析人才作为目标,以教学为主导,以学术为基础,不断探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统计分析人才的新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济统计学专业负责人顾六宝教授

经济统计学专业部分教师合影

三、培养特色

1.多措并举,深化改革,培育构建一组优质高阶、体系完备的 专业课程群

首先,专业基础课中形成省级精品课5门(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正在争创国家级一流课程,为“厚基础”培养提供了课程支撑。以此为基础,将专业拓展课程分为学术研究方向、就业创业方向和大数据技术方向三个模块,“宽口径”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基于新文科发展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就业需求,积极开展“统计+”多学科交叉课程建设,增设人口统计学、金融统计学等选修课程。

其次,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和方式,形成线上与线下课程资源共建。积极推行慕课、SPOC、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国内外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教学应用,推动教学手段变革,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一方面,基于“学习通”、“雨课堂”、“云班课”等智慧教学平台开发了《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保险精算》、《数据挖掘》等多门“云端课”,打造优质的线上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引进国内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推进“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调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激发和鼓励。

2.注重创新,强化实践,形成“实验+实践+竞赛+实习+毕业论文”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一是在《统计学》等15门核心专业课程中开设实验环节,提升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二是增加社会调研实践和数据科学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最新专业前沿理论和研究热点问题,系统锻炼学生进行完整科研项目分析的步骤和研究能力,并聘请校内外相关专家作为外聘指导教师。基于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实习实践培养,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分别与河北省统计局及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签订实践基地协议。开设暑期社会实践体验式课程,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特长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等专业竞赛,以检验实践教学效果,并以此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使之有效衔接。

部分学生参赛获奖成果

学生到河北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学习

四、培养质量

依托于部省合建综合性大学的条件优势,积极培养符合国家需要、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经济统计分析人才。经过四十余年的积累和创新,逐步形成了以科研促教、协同育人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培养为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统计专门人才。

经济统计学本科生就业率在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近三年有92位同学进入国内或国外知名学府进行深造,占毕业生人数的38%,多名优秀毕业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继续攻读统计学或应用统计硕士学位。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包括统计系统、金融系统、高等院校、数据分析公司等,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京东集团、国家发改委、各省市统计局等单位均有我校经济统计学专业毕业生。

数学

一、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着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具有良好数学素质和数学思维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和雄安新区。

2.历史沿革

河北大学数学专业195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3.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及河北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需要,培养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研究型或应用型人才,能够在教学科研机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技术开发公司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及实际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4.培养模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在学院范围内实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研究制订数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班实施方案。

二、师资团队

1.专业负责人简介

王培光,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常微分方程、泛函微分方程等各类系统的定性与稳定性、控制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光信息处理与影像科学等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学习和研究工作

2000年7月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多次赴澳大利亚Curtin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泰国Mahidol大学做访问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澳大利亚CHESI 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等2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其中被SCI/EI检索100余篇(次),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部。

(2)获奖情况

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以及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2.专业团队主要成员简介

(1)高红亚,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破格提升为副教授,2004年破格提升为教授。美国数学会《Mathematical Reviews》评论员,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会员。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3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在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一部。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

(2)刘彦奎,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管优秀专家。研究领域包括广义测度论、鲁棒优化、最优控制、人工智能等。代表性著作包括《Credibility Measure Theory》、《参数可信性优化方法》等;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SSCI检索期刊论文60余篇。代表性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多次引用并加以应用,2014至2020年连续7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三、建设成效

出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教材,拓展3个实践基地,完成课程思政项目结项工作8项,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项、优秀课程3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项,教师发表思政教改论文6篇,进行思政课程专题培训2人,完成优秀校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教改项目6项,立项“实验室开放项目”2项。

四、特色优势

河北大学数学学科经过近70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弹性理论、不确定优化理论与应用、非线性规划理论与应用、大数据处理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决策支持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优势。科研团队中刘彦奎教授连续七年(2014-2020)入选Elsevier发布的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其单篇成果论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近1300余次,体现了本学科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

五、培养质量/学生评价

1.培养质量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属于基础专业,以它为依托的相近专业比较多,在2018年的就业情况调查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全国就业排行榜上占据第六位,就业前景非常光明。近三年本专业保研和考研率合计均在45%以上,许多兄弟院校与我校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例如吉林大学和四川大学,保研率都是100%。

2.学生评价

麦克斯培养质量跟踪报告显示,2015届毕业生对学院教学满意度为90%,高于全校的平均水平87%;2016届毕业生对学院教学满意度为95%,在全校排名较高。近几年持续保持高位,学生总体满意度较高。

六、寄语

青年朋友们,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坚毅的品格,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为你们搭建起开启智慧、滋润心田和实现价值的三座桥梁,这将成为你们通往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

院系风采

图1 学术交流(校友杨立兴教授)

图2 名师面对面(校友国家级教学名师刘春凤教授)

图3 数学建模竞赛获奖

图4 数学竞赛获奖

图5数学文化节开幕式

图6 学生活动精彩纷呈

自动化

一、基本信息

1.专业定位

智能制造符合国家和河北省中长期发展规划,而自动化技术则是制造业的灵魂。本专业发挥河北大学“部省合建”综合性大学优势,依托河北省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瞄准智能制造领域,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京津冀地区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历史沿革

河北大学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92年,2000 年和2005 年分获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 年获批控制工程领域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 年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自动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自动化、智能制造及相关单位从事研究、设计、生产、维护、管理等工作的自动化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4.培养模式

本专业不断优化教学体系和管理模式, 2018年达到《华盛顿协议》各成员国间学位互认标准,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志着河北大学自动化专业进入工程教育“全球第一方阵”。同时,每年组建“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实施小班授课。

不断推进人才国际化人才培养。2020年起与法国ESTIA学院开展“3+1+2模式”工程师联合培养项目,成立“中法班”;与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开展课程互换授课,同时也资助本专业学生赴马开展免学费培养。

二、师资团队

1.专业负责人简介

肖金壮,男,博士,副教授。2003年至今在本专业工作,2012-2013年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制造工程学院博士后、访问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包括机器人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系统故障诊断、计算机控制系统。近年主持或主研国家、省部级项目10余项,包括“室内视觉车辆协调系统在制造工厂中的示范应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系统的开发及在保健机器马中的应用”等纵向科研项目,主持“石家庄某中心能源管控系统开发”等横向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余篇。

2.专业团队主要成员简介

晓萍,女,博士,教授。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自动控制原理”省级精品课负责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混合动态系统理论、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智能物流仓储协调控制。

王永清,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分析检测技术与仪器、太阳能电池检测与应用。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会委员等。

姜萍,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1992年7月本科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2015年赴美国研修。主持及主研多项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

王霞,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切换系统稳定性及切换律的设计方法,及其在机械臂、航空发动机系统中的应用。主持国家基金和多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三、建设成效

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优势特色专业;

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

2018年通过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验收;

2019年“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2019年“自动控制原理”被评为省级一流课程;

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18年和2021年本专业获“省级优秀班集体”。

近五年,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9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省级以上教育信息化竞赛成果奖4项。

四、特色优势

本专业以智能制造为行业背景培养高层次人才。现有11个专业实验室,“河北大学—罗克韦尔自动化联合实验室”、全国智能制造大赛“智能制造运动控制”和“智能制造工业网络”分赛项基地等校内实习基地,10余家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河北省机器视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省数字医疗工程重点实验室和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等提供学科支撑。

五、培养质量/学生评价

近五年,本专业学生在各类学生科技竞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励25项,省部级奖励80余项;创新创业项目获国家级立项11项、省级13项,其中获国家级创新项目优秀奖1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获授权专利6项。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

欢迎报考河北大学!

精彩推荐1.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来河北大学调研指导工作2.学党史 铭初心丨百年瞬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3.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4.学党史 铭初心丨百年瞬间: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信息来源 | 教务处 相关学院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