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念与祝愿流淌笔端,跨越山河,奔向华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10-14 22:48 浏览量: 4800

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70周年校庆

到来之际

曾经的教师、校友

纷纷拿起笔

回忆曾经在母校的点点滴滴

以及与母校发展有关的

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跟着华仔一起来看看

那些珍贵而难忘的“华水情缘”吧!

书法

全国美术家协会书记、驻会主席,我校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徐里为70周年校庆题写祝福。

学校原副校长曹兴霖《清平乐∙贺华水70华诞》

华北水电,七十庆华诞,培育栋梁数十万,四海五洲可见。立足中华复兴,劲鼓发展东风,特色骨干在手,再攀世界高峰。

94级校友侯强

无题

79级校友 李洪

情系水利七十载

桃李天下工程筑

自强不息守初心

厚德载物盛世逢

勤奋严谨绘蓝图

行川踏高水道成

求实创新巧用技

五湖四海赞功宏

对母校的挚爱

78级校友 刘沛清

我们从这里走出,

这里是我们的根。

曾经青涩的我们,

从这里走向成熟。

曾经懦弱的我们,

从这里走向坚毅。

曾经迷茫的我们,

从这里走向果敢。

不同年代的我们,

永记母校之恩情。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不会忘记在这里成长的记忆,这里是我们放飞梦想的圣地,从此我们生命中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华水。

我为成为华水人的一员而骄傲,我爱您母校,我要用毕生的努力为您的荣誉而奋斗,我就是死了也要让我的孩子在墓碑上刻上您的名字——我是华水的学生。

长歌牵梦

80级校友 刘汉超

华韵七十盛青春,

水坝涵洞傲机轮;

情系干支斗农毛,

缘圆震旦寒武论。

千溪纵横织金网,

秋硕仓廪定乾坤;

万方广厦欢颜聚,

世化风清抖丝云。

故事

向上滑动阅览

忆当年的篮球校队二三事

退休老教师 孙大风

作为一名华水退休老教师,每当我从学校篮球场旁走过,看到年轻的学子们在球场上龙腾虎跃,就不由想起当年我在男篮校队的日子和场景,虽已年代久远但仍历历在目。

我是1965年8月底考进母校华水的,当时的校名叫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报到的当天就因为我一米八五的身高被高年级学生孙毅发现,把我领到了当时校男篮队长王存义(农水64级学生)那里,当他知道我曾为高中篮球校队成员后当即就表示欢迎我加入男篮校队并让次日和他们一起训练。第二天下午我头一次踏上学校的蓝球场,那时学校的场地是三合土场,还算平坦浮土也不多,这种场地就是怕下雨积水,好处是造价低,弹性也比后来的混凝土场地強。在这里我见到了男篮教练和全体新老校队队员,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校队每一名成员的名字、相貌和他们的场上位置。教练员丁宗正老师是我校体育教研室教师,科班出身,四十岁左右的年龄,他主抓男篮男排校队的训练;男篮队员有农水64级的黄文杰、师民生、于钧,河川64级的杜铁山、机械64级的刘越飞、农水65级的何中之、河川65级的关堡、机械65级的张铜柱等,大家的个子都很高,多在一米八以上,队伍看上去挺齐整。本来球队还有62级63级的几个队员如黃启明、梅超武、陆汝坚等,但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当时要下到农村去搞“四清”运动,故当时在校训练的仅有64和65两个年级的队员。

那时学校规模小,全校仅有水工、机械两个系三个专业,在校生不过数百人。虽说学校小但运动队可不少,计有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游泳队、体操队等,有些项目还有女同学参加。除了各种体育代表队外学校还有各种文艺队,如交响乐、舞蹈队等,但考虑精力有限每人只能参加一项而不能兼项,其实学校这两个年级中还有几位篮球高手,如田径队的赵玉忠、排球队的谭惠平、足球队的门将赵静谷等,他们在所在的代表队中都是核心队员,只是打比赛时根据需要偶尔请他们客串帮忙一下。由于不久以后一年一度的北京巿高校篮球联赛即将到来,所以教练对男篮训练抓得很紧,我们这些新队员的到来无疑又加强了球队的力量。不久之后我因有一定篮球基础(中学时我曾参加过北京先农坛业余体校篮球队的集训),很快便跻身于主力阵容,司职前锋有时也打打中锋,我也很快地了解了每个人的技术特点,球队场上场下都挺团结。

记得那时校园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每天清晨五点半嘹亮的起床号声准时响起,全校学子们就像部队一样迅速起床冲出宿舍跑到各班指定的集合地点,各运动队安排自己的专门训练,其余同学都去操场上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排队跑步,晨练大约半个多小时再回宿舍梳洗,然后抓紧时间去各班专用教室上早自习,早自习一般都是花半小时朗读外语,然后再去学生食堂吃早餐,八点钟开始上课或正式活动,一年四季皆是如此。夏天天亮得早,晨练可以做有球训练的活动,冬天早晨五点多钟天还是黑洞洞的,只能进行跑步等身体基本素质的训练。北京的冬天清晨十分寒冷,但同学们不惧寒冷刻苦锻炼,远远望去但见微弱的灯光下一个个跃动的身影,听到的是整齐的脚步声和暸亮的口号声,一派热气腾腾的晨练景象让人至今难忘!

当时正值1965年秋,当年春天周恩来总理亲自请来了曾任日本女排主教练的大松博文帮助训练中国女排,这位大松教练曾将日本女排练成了“东洋魔女”,几次获得了世界冠军,他的训练方法以严苛、高強度而著称,人称魔鬼训练法,他的到来为后来中国女排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国内很多教练都去学习甚至现场观摩,丁先生也深受此影响并在对我们的训练中着力效仿。我曾不止一次地看到他在训练我校男排时像大松博文那样站在高处亲自扣球,将排球一个个狠狠地砸向地面让队员们在地上翻滚扑救,队员们都戴着护膝,运动服上粘满了尘土。面对这种训练男排队员和我们不禁背地里给他起了个善意的外号叫“丁大松”。

他在男篮训练中总说我们体力不行,这个在比赛中只能打15分钟、那个只能打20分钟,因此在训练中不断给我们加码,其中一项就是每天晨练时要长跑爬楼梯。

当时母校大门左右对称有两座教学楼,东边一座叫水工楼,西边的叫机电楼,皆为五层,我们每天清晨即由队长带队排成一队从一楼沿楼梯跑到五楼再跑下来奔向另一座楼做重复同样的动作,如此周而复始地跑上跑下好几圈,有时小腿部还要绑上沙袋以增加难度,当时全体队员没有叫苦,都很听话自觉地完成这种训练任务,从无偷懒掉队偷工减量现像。还有一种训练叫走鸭子步,即训练结束之前排成一队绕着篮球场深蹲行走转圈,有时真让我们练得呲牙裂嘴。

我们校队的训练除了每天早晨之外每周下午课后还有两三次,丁先生一般都在场,他常常亲自站在中圈附近直接将球准确地传出去,让我们不运球直接三步上篮将球投进,那时讲究打快攻,尽量少运球和时下流行的美式风格打法有所不同。在这样的一个集体里通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我感到自己的个人技术和身体素质以及整个球队的实力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一年一度的首都高校篮球联赛开始了。当时北京拥有60多所大学且大多为本科院校,居全国第一位,由于高校众多需根据高校所在的地域划分成若干片区,每个片区一般不超过十所院校、各大学先在片区内比赛,片区第一名再去参加决赛阶段的比赛。

学校地处北京西郊,和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等重点大学划在一起,这些学校学生人数动辄几千人,校队实力自然不会差。

我校虽小但也积极参战,当时提倡的口号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经过小组赛多轮鏖战,尽管队员十分努力,但比那些重点大学实力上还是有点儿差距,加之队员未能全部到位,故遗憾地负于中科大、北京师院等強队,小组未能出线。但我们通过拼搏也战胜了和我校实力相当的北京铁道学院、北京商学院、华侨大学等多支劲旅,让各校队对我们也是刮目相看,当时球队实力正处于上升期。后来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首都高校联赛未能继续下去,我校男篮再无机会争取更好的成绩。

我校男篮后来还取得过一次令人称道的佳绩,即在1967年春曾在一场别开生面的“性別大战”中战胜了当时国内的女篮劲旅北京女子篮球队。北京女篮曾数次获全国冠军、队中还拥有数名国手,文革中要求专业运动队深入工农兵群众为基层群众表演,北京男女篮等专业队即按此要求来到首都各大专院校表演或比赛,在来我院之前,北京女篮巳经去过了北京地质学院、铁道学院等多所大学并战胜了多支大学的男篮校队。来我校表演的那天上午,由于专业队到我校来还是破天荒头一次,故吸引了全校师生倾巢出动,观众把篮球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来观看我们的比赛。

我们校队的小伙子也很珍惜这样难得的比赛学习机会,加之本校观众的加油鼓劲儿,打起球来格外卖力,比赛进行得紧张激烈精彩纷呈,双方基本势均力敌。

那时的女篮个子和我们差不多高,尽管她们技术和配合比我们好,尤其是远距离双手投篮很准,但她们的速度、弹跳和力量不如我们,加之是遭遇战彼此不了解每个队员的特点,没有针对性的防守,终场锣响她们竟然输给了我们好几分!事后听说北京女篮不大服气还想约我们再战一场但也未能成行。此次比赛多年后一直成为我校篮球爱好者津津乐道的美谈。

虽然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占去了我们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并未影响我们的学业而是使我们有了健康的体魄,学习和工作更加精力充沛。球队中我和黄文杰先后考取了母校研究生,其它队友后来也都成为各自工作岗位的骨干。我还在1978年考入母校研究生后再次加入母校男篮校队参加了当年秋天在石家庄举行的河北省大学生篮球联赛并获得第四名的好成绩。此后我校校队在河北省高校联赛中屡获冠军等佳绩,教工男篮也长期在邯郸文教事业单位中称雄,学校南迁郑州后男篮校队也曾几次夺冠。

我校篮球运动有着长期的光荣传统,唯望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把这一光荣传统传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我本人也算是篮球运动基本伴随了我的一生,尤其自豪的是自己基本实现了当年蒋南翔部长“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从这一点来看我也要感谢当年的校队生涯,感谢当年在一起摔打的老师和伙伴们!

我和我的同学们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系

农田水利建筑工程专业642班

1969年2月,春节过后,我们将搬迁到岳城水库了,留个纪念照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了……

这样的聚会很难得,2014年入校50周年聚会,回母校老校园看了看。

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校园——我们的校园不大,但很温馨。我们的老师不多,但很亲切。我们的同学来自各地,都很淳朴。

王真琛,笔名浪花,山西省交城县人。院排球队二传手,水利老兵。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省保德县暖泉公社,后调至保德县水利局,山西省水工局,山西省水利厅,北京市水利(务)局,曾任农水处副处长、办公室主任、助理巡视员。中国水利学会城市水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

七十年建校史

七十载华水情

无数校友在这里写下了他们的“华水故事”

真情实感令人动容

相信身处华水校园的我们

也会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监制  龙腾云    

责编  刘     

编辑  韩嘉琪(管经)

校对  栗浩洋(电力)

审核  陈 璐(水利)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报第457期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