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为“赢”:硕士阶段整体规划

首先祝贺各位学弟学妹在漫长学业之路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即将开启人生的另一段奇妙之旅。四年前,我拿到了四川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或许和大家现在的心情一样,既拥有顺利“上岸”的快乐,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又夹杂着一丝对未知挑战的担忧和焦虑。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一谈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应当如何规划好这宝贵的三年。
研一:心无旁骛,积累沉淀
2018 年 9月,研一入学,作为一个活蹦乱跳的“小萌新”,我对学校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对硕士三年规划满满,希望能够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也希望能够多多参加各种活动,在这个阶段拥有值得回味的难忘经历。于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了自己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也竞选了学院的学生干部,参加了学院的迎新晚会等活动。然而,入学的新鲜感很快就过去了,紧接而来的就是学业压力。
在学习方面,于我而言最大的挑战便是课堂模式和考核形式的改变。在课堂模式上,相较于本科的概论类课程强调以教师授课为主,硕士课程的最大不同点在于翻转式课堂,许多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阅读老师分配的文献材料,然后轮流进行课堂汇报,所有同学都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在期末考核上,硕士阶段的考核形式多数为提交课程小论文,这不仅要求充分掌握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还需要树立问题意识,并尝试通过创新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同时提升自己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学习形式的改变让我不能迅速适应,阅读老师分配的文献时,我常常因为满篇晦涩的专业术语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常常因为熬夜准备汇报 PPT 而苦恼脱发。到了期末季,四五门专业课平均每门五千字的结课小论文蜂拥而至,更是让人痛苦不堪。
其实,顺利度过了第一学年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在学术积累和阅读速度方面会有显著提升。因此,第一学年的重心是基本完成硕士阶段的学分要求,心无杂念,搞好基本的课程学习,切忌过度担忧未来的发展方向。修学分并非只是一项功利性的学业任务,而是一个在学术方面积累和沉淀、提高理论素养的过程。即便毕业直接就业,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代表性科研成果也会为择业锦上添花,确保你在越来越强调论文质量的当下顺利通过毕业答辩。此外,学习过程中要合理分配时间,尽可能去阅读老师安排的文献,提前构思期末课程论文并着手撰写,防止期末季任务堆积而无所适从。
这一阶段的重要性在于,基本完成了硕士毕业所要求的学分,为硕士期间的阅读以及学术成果产出奠定良好基础。
研二:思考规划,明确目标
因为第一学年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学分要求,第二学年的时间安排便相对比较自由了,但这也不等于可以放飞自我。
在学业上,第二学年主要任务就是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和学术期刊论文的发表。我所在的师门历年来的传统就是开题时间相对较早,在研二开学不久就要进行选题汇报,这样便可以留下充足的时间反复打磨修改。同时,大家也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对未来方向进行思考。
研二上学期,我也利用假期参加了一些大型社会活动,比如担任了“2019 中外大学生四川感知行”活动的带队志愿者,参加了“放飞梦想”四川大学青春歌会等活动,结识了许多小伙伴,为硕士生活增添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然而,2019 年年底至 2020 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这突如其来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让每个人的未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学校不能按时开学复课,连续几个月的小区封闭式管理使原先的实习计划落空。我的内心感到惶恐不安,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迫于形势压力,我决定居家学习,提高和充实自己。
在居家隔离的几个月,我通过慕课平台观看了很多感兴趣的网课,阅读了大量感兴趣的文献,同时将研一的课程作业进行修改,尝试投稿,并不断完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整体框架,通过电子邮件与导师进行沟通。在这一年中,投稿被拒成为生活的常态,但我根据期刊编辑部和导师的反馈意见不断修改完善,最终成功将部分课程作业发表到学术期刊上,成为硕士阶段的学术成果。
有了第一学年的学习基础,在第二学年中,大家基本可以对自己未来的方向有一个初步的规划了。决定学术深造的同学,应当尽快确定研究兴趣与方向,更加聚焦地进行阅读,并且在导师指导下,将第一年的课程论文进行修改后尝试投稿发表,使其转化为自己的学术成果;决定就业或者考公务员的同学,可以尝试联系实习单位或者关注考公相关信息,提前做好准备。但是别忘了花时间思考学位论文选题,因为第二年的重要任务是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
研三:升学就业,顺利答辩
2020 年 9 月,研三开学之初,我在一位学姐的鼓励下,整理好个人简历和学术成果,抱着勇敢试错的心态,报名参加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凭借前两年的学术积累,顺利完成了严格的笔试和面试。在等待考试结果的漫长过程中,我为了转移注意力,开始投身于学位论文的写作。在前期对开题报告和论文框架进行大量准备和修改的基础之上,基本完成了学位论文初稿。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在完成学位论文初稿之后的两天,我通过了学院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答辩,又过了三天,收到了被清华大学拟录取为 2021级博士研究生的消息。之后我合理安排时间,对学位论文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继续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献,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在2021 年 6 月完成了论文的最终答辩,顺利地度过了硕士阶段的最后一年。
在第三年开学之后,各大高校纷纷开始进行下一届博士生的招生工作,各单位的“秋招”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所以,大家应提前关注高校招生简章信息和企事业单位的“秋招”信息,准备好相关材料。在准备这些的同时,学业上的主要任务是撰写学位论文和完成答辩。从眼前讲,学位论文关系到你能否顺利毕业;往远处讲,学位论文将会成为你的学术生涯名片。因此,一定要分清主次,第一要义是顺利毕业,切忌因为过度投入升学和就业准备工作,或是沉浸于上岸的喜悦之中,而忽视了学位论文的质量。在越来越重视论文质量的当下,若学位论文不达标,严格的盲审制度可能会使你“上岸”的快乐付诸东流,空欢喜一场。
硕士三年转瞬即逝,就我个人而言,合理的规划是迈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也许会因为看不懂复杂的文献而苦恼,会因为即将到来的课堂汇报而紧张到彻夜难安,会因为论文投稿一直被拒而丧失动力,但在这三年中,你有足够多的机会去挑战。当丰收的季节来临之时,这一切付出便都是值得的。祝所有的学弟学妹都能够在这三年中学有所成,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一道光。
(本文转载自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 24招生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3-10-12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核的通知 2023-02-22
- 202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管理类综合考试(MBA)考研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2023-02-10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