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敬畏生命,拥抱生活】健康的人需要有健康的心

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
2020-04-13 20:25 浏览量: 3146

3.25-5.25

公政青协

“善爱我”系列活动

健康的人需要有健康的心

3.25,善爱我,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由于内在遗传的和学习、就业、情感、社交生活等各方面的外部环境的压力,促使许多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负荷,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甚至引发自杀、他杀等极端惨案。由此,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和重视,相关的精神卫生等法律法规也在积极调整此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

本次推送将通过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介绍、对相关极端真实事例的分析、社会在法律方面的重视,联系现实新冠疫情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这四个方向,来谈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简单思考。

一、认识理解——知己知彼

心理健康,是指正常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情绪是比较稳定的;二是认知是比较合理的,是与现实的周围环境比较协调的;三是遇到问题或者挫折时,即使有情绪的波动也能够恢复过来,然后去主动应对压力或者打击;四是生理上的正常的睡眠。

二、惨案教训——育人先育心

“病从口入、病由心生“,心理的疾病往往比身体的疾病数量更多、危害更大。生活中许多极端的案例,血淋淋而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当年轰动全国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为寝室室友,何来你死我活的深仇大恨?虽然林森浩一直辩解自己只是“开玩笑”,但是作为一个医学高材生明知将剧毒投入饮用水中意味着什么。尽管传言是由于“嫉妒”受害者考得好成绩而下黑手,但由此折射出的作为受过高等素质教育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又例如马加爵,由于家境贫困、性格自卑自闭、孤僻暴躁,哪怕一件小事也深深记仇,随着时间的发酵拥有了极度扭曲的心理,发生了一个成绩优异的好学生设计加害宿舍同学并畏罪潜逃的极端惨案。

心智与年龄

从年龄上来说,大学生已经成年、步入社会,但是仅仅只是学业上相对成熟并不是完全心智上的成熟。拥有高智商但心理已经极度扭曲的高材生对公共社会的危害是极大的。

心理与教育

在每个人的教育与成长环境中,心理健康的教育必不可少。“心理不健康,容易成为易碎品、危险品。”每年的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心理不健康引起的“自杀”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一些小问题而残忍陷害或杀害他人的事例屡见不鲜。

三、关注重视——立法与指导

精神卫生问题在中国十分突出,对心理健康的促进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已经刻不容缓。2012年10月26日,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该法在2013年5月1日起实施,在2018年4月27日修正。通过对该法的制定、实施与不断修正,足以看出国家社会对心理问题的重视。

在该法中专门有一章来对心理健康问题等提出措施。例如,对于学校等教育机构提出了: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对幼儿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当学习和了解相关的精神卫生知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教师心理健康。

学校和教师应当与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近亲属沟通学生心理健康情况。

除了法律规定之外,国家卫健委于2016年12月会同其他21个国家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这是我国首个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宏观指导性意见。其内容包括了各类心理健康服务、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心理健康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

四、疫情之下——适度焦虑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焦虑”作为一个高频词,连同“紧张”、“害怕”、“担心”、“神经衰弱”等词汇,让我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心理健康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蔓延,担心染病、担心学业、担心就业等问题也频频凸显。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开学复工后时刻担心预防不慎、染上病毒或者病毒卷土重来。居家已久,习惯了在家学习、办公,开学复工就意味着又要打破之前形成的习惯和规律,由此引发的心理上的不稳定感、缺乏安全感让我们焦虑甚至暴躁。

人与人相处往往产生摩擦与矛盾,宅在家与至亲的家人朝夕相处同样不能避免,家人带来的麻烦、唠叨等不美好感受在时间的累积中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脾气变坏、心理不安时,应当积极接受它们的存在,正面应对、警惕过度和极端,同时主动寻求积极暗示,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适度的焦虑让我们对环境更加警觉、反应速度更快。

五、修复途径——好心态自己造

最重要的当然是及时接受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专科医生的积极治疗啦,按时进行心理咨询,积极按时服药,其次还有以下这些方法:

1、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体质

2、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哲学、培养并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3、发展人际关系,参与各种活动,转移对不良情绪的注意

4、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主动接受积极的开导

最后,借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楚。”如果我们能关注心理健康,直面心理问题,那么我们的健康已经成功了一半。

编辑:刘晔

(本文转载自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