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海外课程 | 以科创思维聚焦前沿,领略顶级课堂全新视角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2022-08-19 11:54 浏览量: 4302

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的大浪潮中,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学科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无科创,无未来。”复旦管院坚持“以管理赋能科创”的理念,致力于将管理教育与科创实践紧密结合,开启以科创驱动增长的“新引擎”。

多年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MIT斯隆管理学院构建了全面深入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两所全球顶级的知名商学院在课程开发、商业实践项目、第二学位、教授互访和校友网络共享等方面,开展了紧密深入的合作。两院强强联合,注重知行合一,以全新视野打开了管理实践与教育的新空间。

2022年8月,复旦MBA培养体系进行了全方位升级与更新,核心内容聚焦于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变革,通过整合世界领先的商学院资源,进一步深化与国际顶尖商学院的课程合作。除了在课堂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项目还通过iLab商业挑战赛、iLab商业咨询项目、“聚劲杯”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全方位地提升综合能力,深度聚焦“科创管理”。

作为复旦MBA国际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暑期海外课程同样进行了调整和升级。在创新领变的基础上,两院再度合作,以“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同学们带来《何为数字化战略?》《气候解决方案工作坊》《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商务》等丰富课程。其中既涵盖了有关数字化战略、创新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化战略的内容,也讲述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商务和社交媒体管理技巧。除了理论学习之外,同学们更能实地参访国内知名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商汤科技,了解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

通过这一场丰富而前沿的思想探索之旅,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课后感言”,分享他们的课堂笔记吧!

循序渐进,在实践中检验转型思路

关键词:技术创新 系统化思维

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议题,我所在的医疗器械行业也面临着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各种问题,而MIT斯隆管理学院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深入前沿,给我带来非常重要的启发。

通过此次课程学习,我了解到了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研究及案例的实证分析,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地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印象最深的是Phil Budden教授对于创新理念的讲解,他认为创新不只是对研发的投入和对基础科学进行研究,而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其中有五位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它们分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大学、风险投资基金、政府,以及企业。这给中国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的借鉴意义:如果想要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不妨加入到一个具备完整利益相关者,以及涵盖上下游配套企业的生态系统中。

可持续发展让我了解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不应只关注利润和增长等财务指标,同时也要兼顾环境、社会、公司治理层面非财务指标,践行ESG的发展理念,重视环境保护并优化效率,从而创造长期的竞争优势和价值。

两周里的每一门课程都很精彩,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Stephanie Woerner讲授的《数字化转型》课程。Woerner教授启发大家去思考企业的业务构成、经营现状,分析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可能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以及转型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并对制造业、服务业、医疗、金融等行业面对的不同状况做了系统性的分析,使得每一位同学都收获到对自身所处行业具有针对意义的知识与启发。此外,我也加深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一家有为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从产业层面引领可持续性发展,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同时,企业也能通过ESG管理收获更好的企业文化、员工认同、品牌价值,以及商业回报。

Ben Shields 教授的《社交媒体管理》课程也令我受益匪浅。我由此意识到,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制造一个热点话题并将产品/服务带入讨论,还是通过社交媒体塑造企业的品牌形象进行文化输出,都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的传统模式。各行各业都应该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为自身创造更多的“隐形收入”。

去商汤科技实地参访的经历令我大开眼界。这是一家以“坚持原创,让人工智能引领人类进步”为使命的优秀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壮举。企业以人工智能为沟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给人们带来了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无论是智慧商业、智慧城市,还是智慧生活、智能汽车等板块,都让我震惊不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商汤科技刘志毅老师对数字化、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概念的解读,不仅令人印象深刻,也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

我在本次暑期课程中收获了许多不期而遇的惊喜。“动态”系统和“动态”环境的概念在课堂里的出镜率很高,让我重新审视了自身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认知和判断。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转变不仅存在于技术方向上,它其实也是一种组织意识形态上的变革,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在设计变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现在、当下和未来的情况,从而有效、充分地提高转型的成功率。

每一门课的收获都很多,我更关注的是《全球战略》课程中Stuart Krusell教授提出的非常现实甚至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正是这些没有正确答案、无法绕过的话题,可以让人深思商业的目的究竟何在?作为商业领袖、企业领导如何平衡商业发展和社会责任?我拿课堂上的案例与同事们讨论后发现,只有以开放的姿态去倾听别人的看法,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才能理解事情更全面的模样。我想在未来的商业社会中,只有真正保持同理心的精英们,才能在全球商业竞争中实现“成人达己”的目标。

以终为始,在反思中洞见教学深意

关键词:数字化方案 破框思维

本次课程学习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首先,不能盲目地推崇数字化转型,而是要多去思考数字化的目的是更侧重于面向客户端还是技术端,然后再思考具体的实现途径。

其次,针对如何在数字推广领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这一话题,我们需要对战略目标有全盘的思考,明确目的:是为了推广品牌、文化、优化内部流程还是创造更多的收益?不同的战略目标决定了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推广平台,决定该使用何种指标来衡量推广活动。基于内容进行创作时,决不能毫无头绪、天马行空地展开,需要以终为始、全盘考量。

我非常喜欢关于人工智能这部分的教学,作为一个没有相关技术背景知识的人,我能够很快切入并且加深对该领域的理解,说明课程非常深入浅出。它教会我的不仅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和定义,而是赋予我一个全景式的框架,让我可以利用这样的工具进行挖掘,并且结合自身专业有的放矢。

通过学习课程,我深刻认识到智力是情境性的,也具有不同的形式。我们应该避免不断试图通过人类的视角来理解它们。只有打破思维惯性,才能避免对人工智能的误解,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技术创新。

在全球气候解决方案上,MIT课程提供了一些独特的视角和思考角度。比如,通过类似模拟联合国的形式来重塑整个大环境。各小组成员们分别代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传统行业和新能源行业等,在共同制定全球战略的过程中,大家携手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

本次课程让我在数字化、创新发展和ESG几个维度上产生了全新的认识。未来,我会在工作的时候多多思考企业ESG文化能够发挥的作用,在消费购物的时候,也会努力为解决全球的气候问题贡献微薄之力。

本次暑期海外课程的系统思维和互动教学方式让我感触很深,严密的课程逻辑让我对教授们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惊叹不已。比如《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商务》课程,内容覆盖了人工智能的历史、发展及风险,也讲述了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和投资机会,知识点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加深了我对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全面认识,也越发了解人工智能的局限性。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数据和应用上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关注商业模式的迭代更新和实际场景下的运用,将会是未来发展的核心。

一起来“旁听”教授金句

✍Phil Budden “Innovation and Ecosystems”

Innovationisa process of taking ideas from inception to impact.

创新是想法从诞生到产生影响力的过程。

✍卫田教授 “FinalGroupPresentation”

▪ Small aim is a crime;have great aim. ——By A. P. J. Abdul Kalam

小目标令人羞耻,不妨树立远大目标。

▪ 数字化是赋能,前提条件是有能力可赋。优秀的企业本来就是优秀的,数字化只是让他更优秀。但如果企业是负能的,那数字化只能加重负的影响。

✍Stephanie L. Woerner “Digital Strategy & Pathwa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s not about technology— it’s about change. A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if, but a question of when and how.

数字化转型实际上并不是关于技术,而是关于变革。企业并没有是否要转型的选择,有的仅仅是时间和路径的选择。

✍Jonathan Ruane“The Global Businessof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t\'s not you are being replaced by robot, you\'re being replaced by somebody who understands robots.”

“你不会被机器人取代,却会被懂机器人之人取代。”

在连续两个星期周五至周日密集式的高强度学习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深度交流、开阔视野的宝贵机会,也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人工智能时代数字化转型议题的认识和了解。在MIT海外课程学以致用的课堂里,大家聚焦行业前沿,开拓国际视野,获得了勇敢探索科创未来的信心与思路。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